茅台七次取酒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酱香型白酒的用料极为讲究,一定要用仁怀本地产的高粱。

这种高粱被称为糯高粱,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经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那么要完成七次取酒的过程中,需要哪些步骤呢?下面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整个生产工艺历时一年,最终形成七个轮次的基酒,七次取酒缺一不可,否则无法我们引用的酱香茅台酒的合格标准。

那么,到底是哪七次取酒呢?

答案:一轮次、二轮次、三轮次、四轮次、五轮次、六轮次、七轮次。是的,酿酒工人们就是这样称呼的。一粒几乎整粒的高粱,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就这样反复折腾,才有这七次绽放。

茅台七次取酒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第一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尾微苦

酒精度数:≥57%

第二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味甜,后尾干净,略有酸涩味。

酒精度数:≥54.5%

第三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

酒精度数:≥53.5%

第四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

酒精度数:≥52.5%

第五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焦香味

酒精度数:≥52.5%

第六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香味

酒精度数:≥52%

第七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焦香味重

酒精度数:≥52%

茅台七次取酒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如果您认为这样就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每个轮次还根据每次出酒的特性,分为三种典型酒体,分别是:酱香、醇甜、窖底

最后根据品质进行一等、二等、三等评级。就这样分轮次、分酒体、分等级,装在酒坛里贮存3年以上。最后由茅台首席勾兑师坐镇,经过茅台酒复杂的勾兑工艺,勾调出具备“幽雅细腻”风格的茅台酒。

茅台七次取酒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有部分不了解茅台的人们宣传“原浆酒是好酒”。但专家指出:原浆难有好酒,好酒都是勾兑的。有观点认为:原浆酒不宜过分炒作,不然一旦泛滥成灾,对白酒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伤害,也最终造成对消费者的伤害。反正茅台酒没有原浆一说。如果不经过勾兑茅台原浆酒的口味也难以取悦于消费者,达到今天白酒行业领头羊的成就。

那,粮食酒是好酒了吧。又错!食用酒精勾兑的酒,也是粮食酒,只是先用粮食发酵成纯酒精而已。他们的区别,一个是固态发酵,传统白酒工艺;一个是液态发酵,现代新工艺。但如果是工业酒精勾兑的白酒,那就是假酒无疑了,水平好的勾兑酒者虽然也能达到挂杯的效果,香味也有一定的高度,但是喝了这种酒是会出事的。食用酒精里不含有对人体有毒的苯类和甲醇。

茅台七次取酒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如果您认为茅台酒仅仅是七个轮次的基酒随意组合而成,那就小瞧茅台的勾兑艺术了。依据不同轮次、不同酒龄、不同典型体、不同酒度可以分为100种基酒组合。最后由茅台首席勾兑师坐镇,经过复杂的勾兑工艺,勾调出具备“幽雅细腻”风格的茅台酒。

茅台七次取酒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如此匠心繁复,茅台酒方有1000种香味香气物质,可谓是浑然天成。这一切的基础,就在于“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可谓之七次精酿。天若不爱酒,又为什么会有茅台呢?

茅台七次取酒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更多茅台资讯请关注头条号 国 酒 鉴 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