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4名年輕人住進養老院,月租300元,需每月助老服務20小時,你覺得怎麼樣?


很酷,但是有點心酸的模式,引發輿論熱議,針扎時代痛點,包括“蟻族”壓力、廉租房配置、養老院資源配置不均,老人精神空虛缺少陪伴等問題。此創意一舉兩得,減輕了年輕人大城市的高房租成本,又讓給養老院的老人帶來精神慰藉。

而有人也質疑和擔心,年輕人的真正動機是什麼?所謂的志願服務會不會成了形式主義,無人監管?

杭州濱江綠康陽光家園介紹,志願者歷經層層篩選才獲得“入住”資格。要求大學本科畢業7年內,或持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單身青年,且要在濱江工作滿一年以上、在市區沒有住房。每月300元租金只是象徵性地收取,更深層次的考慮是要服務於老人,給老人的生活帶來樂趣。

南瓜來從以下方面分析:

一、“蟻族”租房成本高 呼喚廉租房配置

北上廣杭等大城市一直是大學畢業生青睞的地點,資源豐富,機會偏多,但是生活成本也相對高昂,尤其是房價問題,是收入消費的大頭。

《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了“蟻族”。“蟻族”一詞最早因為北京唐家嶺地區新聞得到關注指畢業打拼、經濟狀況不好的年輕人。在北京五環外,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了省錢,住進很多村民私搭亂建的違章房子。生活條件艱苦,交通時間成本增高,但是面對大城市生活成本,他們不得不如此選擇。唐家嶺搬遷後,北京北四村成了新“蟻族”聚集地,本地人六千,外來人口高達8萬,很多都是“蟻族”。

一方面是巨大的低廉租房需求,另一方面北京地下室、房屋打隔板等省錢做法,雖然能節約資源,但是因為安全消防等問題,被先關部門不斷查處。便宜的租房,對於辛苦拼搏的年輕人來說,可望而不可即。

相比之嫌,杭州月租300元的標間,的確是便宜至極。所以杭州這個新聞吸引眼球背後,是公眾關於政府能提供更多低廉租房低選擇的焦慮和呼聲。在互聯網共享服務不斷面世的當下,新的資源配置如何能普惠租房,此事也給人提供了新的思維啟蒙。

二、養老院冰火兩重天 如何更好配置資源?

在中國人口生育率下降,老齡化危機壓力增大的當下,如何創新養老模式是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養老院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地方在成本高服務差的惡性循環下,養老院發展緩慢。一些養老院的床位空置,也造成了極大浪費。

在這種背景下,一些老人自創了抱團養老的方法。媒體報道,杭州13位老人,在200多方的三層農家小別墅,有魚塘、有菜地、有果樹、有雞鴨的地方共同生活近半年,入夥要房東面試,他們的《結伴養老協議書》對衛生綠化、不打聽個人隱私、房屋租金、伙食費、值日等方面做了規定,但事實上,由於一些老人生活習慣差異較大,不得不“和平分手”。

現實已經有了很多新路徑,例如,很多企業和社會組織已經投入力量,在社區組織居家養老服務點。老人們也有夕陽紅的激情和夢想,在考慮安全的前提下,應該支持他們選擇自己樂哉其中的養老方式。

杭州此次新聞裡的陽光家園,是杭州市最大的公建民營養老機構,集養老、護理、醫療、康復等服務為一體,共有2000張床位,其中養老部分有800張,目前有600餘位老人入住。也就是說,這裡的床位有空餘但不多,容納有限。志願者合同六個月一簽,有相關考核。

杭州的這種有限的模式,雖然是局部試點,但是也可以作為一個實驗樣本,多觀察老人們的反應,從而考察此事的真正效果。

三、“蟻族”陪伴老人 可以推廣嗎?

養老院老人常面臨孤獨空虛等心理問題,真正要讓老有所依,不僅要從硬件設施上攻關,更要在心靈世界開闢出一條新路。

杭州濱江的這種新模式,體現了現代“情感共籌”的分享精神。對於老人,年輕人的活力和陪伴是生命的有機養分,但是不排除一些年輕人來的真正動機是為了省錢,這樣的話,不純粹的志願也會讓老人情感受到傷害。

怎樣科學而有人文情懷地讓資源合理互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人提出德國早的“在居住中提供幫助”,這種模式和杭州很累次,也是大學生在養老院或是老人家中廉價居住,作為回報,大學生需幫著老年人做家務且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顧服務。

美國也有一種叫做“代際學習中心”的養老模式,將養老院和幼兒園開在一起,並在全美進行推廣。紀錄片《現在完成時( PresentPerfect )》將代際學習中心推到了大眾的視野中。在代際學習中心裡,老人重新發現自我價值,從與孩子的接觸中獲得了快樂和歡笑。孩子從老人那裡收穫了無條件付出的愛,也逐漸意識到“大人有時也是需要幫助的”。

中國也開始借鑑此模式,首份針對代際學習中心的研究報告——《老幼搭配新氣象-代際學習中心創新模式報告》也已經出臺,探索老幼搭配的養老新模式。

綜上所述,“陪伴是最長情告白”,杭州的這個項目值得點贊,但並不是至善至美,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考量。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值得肯定的是,老少結合、老幼結合的心靈互助養老新模式,可以借鑑國外摸索的經驗,結合中國的現實國情進一步研討,“蟻族”的租房貴問題,也需要更多靈活統籌的新思路,彼此互助,相攜前行,不是嗎?

喜歡南瓜的觀點嗎,與其相忘江湖,不如一鍵關注:)


南瓜博士劉楠


非常好!

古時候,在狩獵時代,族中的老人是非常受尊敬的,因為富有狩獵經驗,他們一般在族中被供奉起來,即使身體殘疾,年輕的獵人們也會經常去請教關於氣候,獵物習性,和水草,甚至於解毒方面的經驗。但是到了農耕文明時代,或者北方到了遊牧階段,這種尊老開始減少,原因很簡單,由於農耕和遊牧對於經驗和學識的要求在下降,當年輕的農人已經學會了秋收冬藏,其需要的更多的是體力,而不是智慧。

而今社會呢?個人認為年輕人應該去學習一些智慧,知識會過時,而智慧大體不變。如今的社會分工也越來越細化,很多的職業重新趨於多元化。比如有些老人沒有學習過宏觀經濟學,但是對於經濟的起落,卻比一般年輕人獨到得多。

而對於老人呢?實際上人生最大的苦楚,是衰老的氣息。在養老院裡面,沒有年輕人,你目力所及都是正在衰老的人,那種恐懼感並不好受,所以,年輕人陪伴,還能保持和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聯繫是十分重要的。

剛進入社會的時候每個人都遇到了很多的坑和坎,有大學生一出校門就被騙了生活費,有些被傳銷騙。可以說,任何地方都需要人生閱歷和經驗。不是每一個老人都有,但是在這方面老人整體認識水平比年輕人好。而老人最怕的是脫離社會,有一根鏈接社會的紐帶,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還有,有一些工作留給年輕人也是很好的,目力所及大多數年輕人家庭現在連打火做飯都不會,外賣業興旺發達,更不要說未來爸媽衰老服侍老人了。這的確是一個人生的缺憾,在養老院學點這方面的生活能力是很不錯的事情。


凱恩斯


年輕人住進養老院每月交300元租金,估計相對於需在外租房的花費要低得多,他們覺得很花算所以才心甘情願住進去,且答應下了每月20個小時的義務工。

另外一方面也說明此地養老院有多餘的房子和床位,且正欠缺護理工,畢竟多請一個護工的費用不會太低。這樣一來雙方實現了雙贏。只是不知道住進養老院的老人,是否能得到應有的照顧和護理?

如果三者兼顧到都你情我願的話,未嘗不可!


靜心依然A


個人感覺挺好的,但服務20小時太少,不然後期比較麻煩(本人不喜歡把人想得太壞,但後期可能會有一些不是以照顧老人、關懷老人為目的“蹭”房的人)。養老院,特別是福利性質的養老院,老人缺少關愛,養老院暮氣沉沉,多一些年輕人會更有活力,同時年輕人可以照顧老人,減輕養老院的負擔,另一方面年輕人同老人一起可以增強年輕人的責任感和愛心,一舉多得。以上為個人看法,不喜勿噴,謝謝!


阿廖173636728


長情告白項目,是有意義的項目。

現在養老的基本問題是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再提升就是有尊嚴的養老,這樣就有了不同層次的養老機構及不同細分領域的養老機構。

養老機構的運營人員涉及到機構團隊,社區,街道,民政相關人員,社工(專業的),義工(業餘的),還有像長情告白項目裡的有償服務人員。

現在,養老行業正在興起,各類專業人才都缺乏,尤以專業護理人員為甚,很多養老院只好招收家政類的阿姨加以短期培訓,充當護理人員。這些年青人的加入,會帶來很多好處,羅列如下。

一,刺激內需,房租少交很多,其它開支自然會增加。二,可以幫忙幹些重活。三,豐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如果用心去做,這一點尤其重要。四,提升部分護理人員的基本素質。五,可能改變,提升自己的職業規劃。年青人接觸一線,萬一有心入行,很容易成為好的管理人員。六,非常有利於養老院的營銷,年青人對流量的理解超強,肯定能出很多主意。七,增加養老院的收益與社會影響力,比如過節組織同事來慰問什麼的。等等。

養老院利用部分閒置資源,既實現了部分收益,又找到幫忙的人,為社會培養了養老人才,提升了影響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