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人物之潘鳳

潘鳳

中國歷史人物之潘鳳

潘鳳,字無雙。青州泰安人,高九尺,腰大十二圍,使一百八十斤開山大斧。自幼熟讀詩書,暢嘵兵法。有經天緯地之才,包藏宇宙之志.每自比於姜尚,張良,許邵評價為:“亂世之能臣,治世之英雄”,眾人莫能解。時黃巾暴亂,御史中丞韓馥受任招兵平叛,知其大名七顧其宅,欲聘為軍師。途中為賊所劫,鄉人報之潘鳳,頃之鳳至,大喝一聲,賊皆逃散。馥大奇異之,言”此吾樊噲也。”乃拜為上將。鳳於敵百萬軍中自來自去,取敵頭目首級如探囊取物。馥屢立大功,為冀州牧,此皆潘鳳之力也。馥與鳳食則同器,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韓馥帳下謀士皆不悅,深妒之。鳳感大恩,為馥謀劃大事。冀州民人殷盛,兵糧優足。袁紹有意取之,鳳常勸韓馥戒防。紹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馥亦願助之,鳳曰:“不可,廢帝非可行之事,袁紹非共謀之人。”謀士劉三私下進言:俗語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潘將軍既勇武無敵,奇謀必短,不可盡賴之。馥信,不納鳳之智謀。袁紹嘗請韓馥至大營,命顏良文丑宴前舞劍,欲殺馥。鳳怒,奪顏良劍,一拳打翻在地,一把抓文丑在手,如提童稚。袁紹兵將皆驚,無敢前,紹告饒,痛哭流涕。後馥與袁術等共推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顏良文丑深懼潘鳳,不敢同行。鳳見紹等各懷異心,料終不能成事,數勸韓馥早回冀州,以謀大計。馥曰:“吾欲賴君於十八路諸侯之中樹立威望,今寸功未立,怎好回師?”鳳答曰“來日某必斬將立功,主公須依吾言,早做良圖。”馥應之。袁紹欲除韓馥以奪其地,終不死心,謀士逢紀曰“韓馥所可畏者,唯潘鳳耳,可設計除之。”許攸獻計:“主公可選病馬一匹,贈於潘鳳,令其出戰,鳳必被敵將所殺。”田豐曰“此意雖妙,尚未足致潘鳳死,鳳為人謹慎多謀,主公贈馬,必不會輕易騎之,可委韓馥換之。”紹從其計,連夜奔往韓馥營,泣曰:“前日之事,實為誤會,絕非鴻門,奈何潘將軍不諒?今大敵當前,眾公須上下一心。紹願獻千里馬一匹,贈於潘將軍,權當賠罪。”馥曰:“善。”紹又曰:“潘將軍知吾所贈,恐不接受,願韓公私為之換,待其乘吾寶馬,立了大功,再告之,使其驚喜。”馥複稱“善”。 次日,董卓都督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堅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 紹曰:“誰敢出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出營,手下牽來昨日袁紹所送灰毛病馬,鳳心中納悶,卻顧不得許多,飛身上馬出戰。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韓馥聞之大哭曰:“無雙死,乃天喪吾也!”。唯袁紹竊喜。關羽騎馬出戰,見潘鳳將軍臥於地上,身中數箭,面含微笑。再看華雄,已死於馬上,口流鮮血不止,狼狽不堪。乃暗自嘆道:“潘將軍真大力神人,華雄與其過招,五臟振碎,吾不及也。”便割華雄之首,還於帳內,曹操所贈之酒尚溫,眾皆傳言關公"溫酒斬華雄"。後人有詩嘆曰:“轅門畫鼓響鼕鼕,墜馬無雙斬華雄。敵將若能下馬死,何來美髯建奇功?”聯盟即散,次年,袁紹奪取冀州,韓馥曰:“若潘無雙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捶胸大哭:“哀哉,潘鳳! 痛哉,潘鳳!惜哉!潘鳳!悔哉,潘鳳!”遂自盡而亡。

呂布與潘鳳齊名是真的嗎?

 潘鳳,字無雙,時人稱其為“無雙上將”,生的虎背熊腰,一把一百八十斤開山大斧被他舞得如同玩具一般,是當時冀州的棟樑。潘鳳比呂布年長,出名的時候,呂布在給丁原當主簿呢,不能算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中國歷史人物之潘鳳

為什麼潘鳳死於華雄之手?其實啊,韓馥與袁紹交惡已久,袁紹多次想要暗算韓馥都被潘上將一一化解。於是袁紹對潘鳳恨得牙癢癢。當俞涉很快陣亡的消息傳到袁紹處,袁紹就知道這個華雄是個速度流,正好剋制潘鳳這樣的力量流。本來,就算碰上速度流,潘鳳靠拿滴水不漏的斧技也是能贏的,奈何上陣之前喝了袁紹的一壺酒,結果陣前藥發。即使這樣,依然撐了些時候,但還是慘死於華雄刀下。關羽後來明白了,所以上陣之前沒有喝那酒,溫酒斬了華雄。

中國歷史人物之潘鳳

潘鳳死後沒多久,韓馥也就被袁紹收拾了,吞掉了冀州。故而如果沒有 小人暗算,就算碰上年輕的呂布,也未必誰輸誰贏。

東漢末年最有名的兩大武將,東潘鳳西呂布。呂布字奉先,是手持方天畫戟,速度力量兼備,強悍的綜合型武將。

而潘鳳字元霸,是手持開山巨斧,標準的力量型武將,關於他的傳說有很多。當年潘鳳剛入伍的時候喝醉了酒,按軍法要懲處他,但百夫長又想戲弄一下喝醉酒的潘鳳,就指著一株楊樹對他說:吾素聞元霸力能扛鼎,堪比古之項羽,今元霸若能拔出此楊樹,吾便代汝受罰。。然後潘鳳二話沒說,直接一個俯身,氣運丹田,一聲大呼,把那楊樹連根拔了出來。

還有一次是韓馥坐馬車過城門,潘鳳恰好是守門將,韓馥的馬突然受了驚狂奔不止,潘鳳一個箭步上去單手拉住車後把,硬是把馬車停了下來。

潘鳳的戰績就更不用提了,什麼徐州百人斬,冀州百人殺,斬顏優誅文帥,過三關斬七將,都是傳奇。

中國歷史人物之潘鳳

也有網友表示,在正史上,華雄是被孫堅斬殺的。而且在正史上也沒有鬥將一說,如果每次開戰前都鬥將,那麼要兵幹啥,將一失敗了,就全軍逃亡。而且潘鳳在正史上用的也不是開山斧。三國時期,用的兵器只有兩種,環首刀。馬槊。士兵用的是矛和戈。正史上更沒有武力一說,簡單的比喻下今天你和同事打架了,你把他打敗了,你敢確定你每次都能打敗他麼?

在正史裡,沒有三英戰呂布,也沒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說法。虎牢關也不是呂布在守,董卓進京只帶了三千西涼騎兵,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而已,呂布也沒走單獨帶兵。一直都是董卓的保鏢而已。而潘鳳確實是上將。要說齊名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不相信,可以查閱真正的史學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