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德國空軍的“叛逆”:施坦因霍夫

「人物」德國空軍的“叛逆”:施坦因霍夫

在為數眾多的德國二戰王牌飛行員之中,約翰尼斯·施坦因霍夫算得上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位。他從二戰爆發的1939年一直堅持作戰到二戰將近結束時的1945年4月,這份漫長的空戰履歷在德國空軍中並不多見;在戰爭末期,他因公開對抗自己的總司令戈林而被後者怒斥為德國空軍的“叛逆”,而就是這個“叛逆”,又在戰後的聯邦德國空軍新生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物」德國空軍的“叛逆”:施坦因霍夫

德國空軍的“叛逆”:施坦因霍夫

投筆從戎

施坦因霍夫1913年9月15日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兄弟姐妹共五人。由於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老施坦因霍夫希望自己的子女中至少有一兩個能夠學有所成,於是小施坦因霍夫就被送進了當地的一所教會學校,成為家裡的重點培養對象。小施坦因霍夫在教會學校學到了英語、法語、拉丁語和希臘語等多個語種,這為他以後在外語方面的高素質打下了最初的基礎。從教會學校畢業後,父親又把他送進了耶拿大學學習語言學。很可惜,由於大學學費逐漸成為這個家庭沉重的負擔,施坦因霍夫不得不在大三那年中途輟學,結束了求學生涯。

1934年,正值納粹黨掌權後開始全面重新武裝德國之際,自然地,施坦因霍夫和許多年輕人一樣,選擇到軍營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去德國海軍的兵站報了名,並順利通過體檢正式入伍。和他一同加入海軍的還有他的好朋友迪特里希·哈拉巴克,此人後來也成為了一名王牌飛行員。有好友相伴一同出操訓練多少令施坦因霍夫感到安慰,畢竟,他原來的人生理想——當一名教師—看來是要落空了。

經過有針對性的篩選,施坦因霍夫和哈拉巴克一道成了海軍航空兵士官生,開始接受一些與航空有關的基礎培訓。這番基訓為兩人隨後的崗位變動打下了基礎—在海軍待了一年之後,施坦因霍夫和哈拉巴克於1935年雙雙轉入新生的德國空軍。在加入空軍之後,施坦因霍夫順利通過各種測試和訓練,於二戰爆發前夕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

「人物」德國空軍的“叛逆”:施坦因霍夫

德國空軍戰鬥機總監加蘭德將軍(左)在視察部隊時與施坦因霍夫(右)交談

值得一提的是,和施坦因霍夫在同一所飛行學校接受培訓的,除了哈拉巴克,還有特勞洛夫特、呂佐和阿道夫·加蘭德等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德國空軍中赫赫有名的人物,而他們彼此之間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和英國人的較量

施坦因霍夫所屬的JG26“施拉格特”聯隊當時駐紮在德國西境,負責防禦可能來自英法空軍的襲擾。但在整個波蘭戰役期間,敵人的影子都沒有出現過,雖然英法在波蘭遭受入侵後即向德國宣戰,卻是“宣而不戰”。

直到1939年年底,施坦因霍夫等人才真正和敵人交上手,而他們所面對的敵人來自英國皇家空軍。

第一次同英國人過招,施坦因霍夫就感到英國皇家空軍這個對手極難對付。不過他仍然有個良好的開局:尾隨攻擊一個“威靈頓”式轟炸機小隊,取得生平的第一個空戰戰果。後來,在德國重要軍港威廉港上空,施坦因霍夫又先後打下了2架“威靈頓”。由於以後的空中行動密度不高,施坦因霍夫也就無從獲得更多的勝利。

當戰爭的重心從東線移向西線時,施坦因霍夫也從JG26聯隊轉調到了JG52 聯隊第4中隊,當時是1940年2月,他和他的中隊即將迎來在法國的大戰。一個忙碌的空戰季節隨後來到,先是在法國上空,後來是在英國上空,施坦因霍夫持續出擊,終於使自己的戰果達到6個而成為一名王牌飛行員。

「人物」德國空軍的“叛逆”:施坦因霍夫

戰後,作為西德空軍高層領導的施坦因霍夫(右)於北約高官進行交流,他的面容在戰時事故中被毀

這期間,作為主要對手的英國人進一步給施坦因霍夫留下深刻的印象。施坦因霍夫後來這樣評價英國的戰鬥機飛行員們:“他們強硬、訓練良好、勇敢、充滿活力,他們是天生的空中鬥士,我在整個戰爭中再也沒有遇到過比他們更加出色的戰鬥機飛行員。”

不論是在法國戰役中,還是在不列顛之戰中,德國戰鬥機和英國戰鬥機頻繁展開機會對等的決鬥,這種戰鬥機之間的直接對話被看作是真正的纏鬥、騎士般的對抗。當在戰後憶及不列顛之戰時,施坦因霍夫仍記憶猶新地評價道:“這是對人和飛行器的真正考驗,只有最強的人才能獲勝。作為一名新人,你要麼在空戰中迅速成長,要麼就根本回不來。”

伯樂識馬

雖然施坦因霍夫在不列顛之戰中的成績並不算太突出,不過時任第4中隊長的他展示出了自己的一項長處,那就是樂於將自己的所學所知教授給一些極具天賦的新人,不僅幫助他們在激烈的空戰中生存下來,還幫他們快速成長為出類拔萃的人。

這其中的一個突出例子,就是後來被盟軍方面稱作“非洲之星”的著名王牌飛行員漢斯·約阿希姆·馬爾賽尤,駐法國期間,他是施坦因霍夫的一名部下。在施坦因霍夫看來,馬爾賽尤極具空戰才華,他“非常聰明,反應迅速,樂於接受挑戰”,但他在個人生活方面過於隨性,在施坦因霍夫看來影響很不好。

「人物」德國空軍的“叛逆”:施坦因霍夫

這幅彩繪表現了德國空軍JG 73“施坦因霍夫”聯隊的“颱風”戰鬥機,注意飛機垂尾上繪有施坦因霍夫頭像

那段時間,馬爾賽尤主要考慮的似乎並不是如何克敵制勝,而是“追求當地的女孩子”。除了是個花花公子之外,馬爾賽尤在空戰中顯得獨立性太強,不太適應團隊合作,雖然身為僚機飛行員,但他對僚機應盡的義務並不清楚。馬爾賽尤雖然取得了7個戰果,但在此期間自己也被打下4次,而且許多飛行員都不願讓這個“獨狼”擔任僚機。

眼看一顆新星就要向歧路發展,施坦因霍夫看不下去了。他果斷地向馬爾賽尤指出了其問題所在,並通過幾次親自和其一同飛行逐漸讓其找準空戰的節奏。施坦因霍夫明確告訴馬爾賽尤:“你是一個具有典型的一戰飛行員氣質的人,但我們畢竟不是生活在一戰中。”

至於“追求女孩子”一事,施坦因霍夫也想到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向上級建議將其調離法國戰場。於是,馬爾賽尤被派往非洲戰場。馬爾賽尤在新環境中脫胎換骨,成為一個令英國沙漠空軍頭痛不已的厲害角色,並以158個戰果寫就一段北非天空的傳奇。

在東線天空的成功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JG52聯隊全員自此投入東線作戰。

「人物」德國空軍的“叛逆”:施坦因霍夫

施坦因霍夫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王牌飛行員之一

擺脫了需要為轟炸機護航的不列顛戰場,再加上德軍是不宣而戰,使得進入蘇聯作戰的德國戰鬥機部隊普遍在短時間內獲得了重大勝利,施坦因霍夫自然也不例外。赴蘇參戰的頭一個月,施坦因霍夫就擊落了28架敵機。到1941年8月,他便以總計35次空戰勝利而獲得了騎士鐵十字勳章。1942年2月,施坦因霍夫被晉升為上尉,並被任命為JG52聯隊第2大隊大隊長。同年的8月31日,他的空戰勝利次數衝破百架大關,而到1943年2月2日,又達到了150次。在進入德國空軍擊落數的“百架俱樂部”之後,施坦因霍夫相繼在克里米亞和高加索地區作戰,他在那裡和一些蘇聯空軍帶有“紅旗”榮譽的航空團交手,並經歷了和幾位“快槍手”的苦戰,他本人也在這種高強度的對抗中不斷提升空戰技藝。

1943年初,施坦因霍夫的好朋友、JG77聯隊的聯隊長、有“大理石人”之稱的繆岑堡在地中海空戰中身亡,施坦因霍夫接到調令離開東線,於3月23日前往地中海接手JG77聯隊。

就是在地中海戰場上,施坦因霍夫第一次看到了來自美國的龐然大物:B-17四引擎重型轟炸機。“在與‘噴火’式戰鬥機進行了一場混戰後,我們正準備著陸。突然天空中出現了一支閃閃發光的轟炸機‘艦隊’,那種型號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他們在正午的陽光下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這次遭遇給施坦因霍夫一種強烈的印象:這場戰爭將會越來越難打了。

從那時起直到1944年底,施坦因霍夫的主要精力就用於對抗盟軍的重轟炸機群,德國人形象地將這種作戰稱作“四引擎工作”。和數量龐大的轟炸機以及同樣數量龐大的護航戰鬥機的交戰極其辛苦,也極其血腥。那種和英國或蘇聯戰鬥機的充滿技巧的格鬥一去不復返,代之以無情的飛機損耗和人員傷亡。

「人物」德國空軍的“叛逆”:施坦因霍夫

1942年在東線戰場作戰的施坦因霍夫,此時他已經是JG 52聯隊的一流王牌,並獲得了騎士十字勳章

“叛變”

身為一名建立過殊勳的戰鬥機聯隊隊長,施坦因霍夫有機會直接面見獨裁者希特勒,但這幾次見面非但沒有給施坦因霍夫留下好印象,反而加劇了他對德國前途命運的擔憂。

施坦因霍夫第一次見到希特勒,是在1942年9月3日獲得橡葉勳獎的授勳儀式上,希特勒的“向東擴張”之類的想法,以及第二次會面時希特勒“現在我佔有了俄羅斯,佔有了高加索,只要跨過伏爾加河,俄羅斯剩餘的部分也就不在話下了”的論述,令施坦因霍夫對希特勒的感覺是,“眼前的這個人盡是在說胡話”。

1944年7月28日,施坦因霍夫第三次面見希特勒,當時是他獲得佩劍勳獎的授勳儀式。一週之前,希特勒剛剛經歷了一次針對他的暗殺未遂事件。該事件之後,希特勒像是變了一個人,給施坦因霍夫留下了“更加偏執和妄想”的印象。

對獨裁者的惡劣印象、戰場上逐步加劇的無謂犧牲,以及看不到盡頭的戰爭前景,令施坦因霍夫等人對自己的頂頭上司、德國空軍司令戈林的無能感到忍無可忍,終於發展到公開對抗的地步。

在施坦因霍夫的眼中,帝國元帥戈林在戰爭爆發前曾是一位出色的領導者,對德國空軍重建貢獻重大,但他在不列顛之戰期間開始變懶,對於藝術品、珠寶和美食的關注明顯超過了對空軍的關注,“戰爭末期的戈林變成了一個討厭鬼,我本人非常憎惡他”。

「人物」德國空軍的“叛逆”:施坦因霍夫

這幅畫作表現了1943年夏季,施坦因霍夫帶領JG 77聯隊的Bf 109戰鬥機與美軍激戰的場面

1945年1月,在戰鬥機部隊總監阿道夫·加蘭德的指點下,施坦因霍夫、呂佐、特勞洛夫特等王牌飛行員齊聚柏林,密會另一位空軍高官羅伯特·馮·格萊姆將軍,希望迫使戈林交出空軍指揮權。這次行動無疾而終,格萊姆對施坦因霍夫等人說:“現在做這個太遲了,而且希特勒是不會動他的老夥計的。”

不難想象,戈林對此大發雷霆,他把這次行動定性為“飛行員譁變”和“戰鬥機部隊叛變”,威脅著要把施坦因霍夫送上軍事法庭,要把呂佐槍斃掉。後來,在希特勒的直接干預下,加蘭德被解職,施坦因霍夫和呂佐被“發配”回意大利戰場,特勞洛夫特則重回東線。

大難不死 貢獻餘熱

在意大利短暫停留後,施坦因霍夫重回西線。他的好朋友加蘭德籌組了一支由尖子飛行員駕駛Me262噴氣式戰鬥機參戰的JV44“專家中隊”,施坦因霍夫欣然前去報到。

「人物」德國空軍的“叛逆”:施坦因霍夫

雖然駕駛Me262也有所獲,但其時畢竟已接近二戰尾聲,任何新奇武器都不可能改變德國失敗的命運了

駕駛新型的噴氣式飛機和轟炸機交戰,就得摸索新的戰術。施坦因霍夫很快就發現從側面進攻轟炸機群並使用火箭彈效果較好,那情形“就像是對一大群野鵝發射霰彈槍”。另外,從轟炸機編隊的後部攻擊也不錯,儘管目標的輪廓較小。施坦因霍夫所青睞的機載火箭是50毫米口徑的R4M空對空火箭彈,這差不多算是Me262的專屬武裝,“在對付敵人的密集編隊時,一次齊射就能擊落一架敵機是很普通的。”

雖然駕駛Me262也有所獲,但其時畢竟已接近二戰尾聲,任何新奇武器都不可能改變德國失敗的命運了。對於戰後不斷出現的有關“如果噴氣機這時大量裝備,戰爭進程就會改變”的論調,施坦因霍夫指出,即便在1945年有足夠數量的Me262,也沒有足夠的飛行員和油料去滿足使用需要,不過他也表示:“如果在1943年就能大量裝備這種噴氣機的話,我想情況可能就會不一樣了。”

在駕駛噴氣機之前,施坦因霍夫曾經12次被擊落,但每一次幾乎都毫髮無損,而在Me262上發生的一次事故,卻差點要了他的命。

那是1945年4月18日,正值施坦因霍夫個人的第900次出擊,由於機場跑道在前幾天的空襲中受損,施坦因霍夫的座機在滑跑加速時,左起落架突然撞到了一處小坑,這個意外令機輪當即被撞飛,而整架Me262也在騰地而起後重重地砸向地面。座艙裡立即騰出了火苗,可怕的烈焰包圍了施坦因霍夫,他努力解開安全帶跳出了座艙,隨後被震耳欲聾的爆炸彈開很遠。

不過在這段困難的時間裡,施坦因霍夫並沒有閒著,戰後的聯邦德國空軍需要專業人才,這位在戰時執行過900次任務、參與過200場空戰、擊落過176架敵機的王牌飛行員當然是理想人選。施坦因霍夫本人也很樂意再為祖國效力,從康復出院到1974年,他先後擔任過聯邦德國空軍參謀長、空軍總監、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等職務,最後以空軍上將軍銜退伍。

在任期間,施坦因霍夫的一次重要貢獻是對F-104戰鬥機事故的調查處理。當時這種美製戰鬥機在德國空軍中事故頻發,被認為設計存有缺陷而不適合使用。經過仔細調查,施坦因霍夫得出結論稱飛機本身沒有毛病,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針對這種特定機型的特定訓練

不夠完善。而自從採用了施坦因霍夫改進的系統訓練法之後,F-104戰鬥機的事故率明顯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