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腹瀉護理的心得

寶寶拉肚子腹瀉護理的心得

我是85後媽媽,閨女從2個月開始體檢就超重,活脫脫小胖子一枚,所以給她取了小名叫”肉丸“。肉丸小時候很好帶,3個月開始就不吃夜奶,一覺到天明,10個月左右,可能是孩她爸釣來的魚不新鮮,肉丸吃後就拉肚。可能腸胃吃傷一次後就有個恢復期,之後肉丸就特別容易拉肚,拉起來還特厲害,有時一天幾十次水狀的,本來肉肉的大腿像放了氣的球一樣,綿軟無力。看著寶寶難受是件很揪心的事,也是這樣一次次總結了寶寶拉肚子的經驗。 首先寶媽們不要慌亂,不要胡亂給寶寶各種各樣偏方,有的偏方很有效,但是首先你得確診你家寶寶為什麼拉肚子。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樣(最好是不要混合尿液),在2個小時之內把寶寶的臭臭拿去醫院化驗,明確寶寶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的,還是兩者都沒有


。 3歲前的寶寶比較容易感染輪狀病毒,寶媽們可在每年9月份去醫院接種下輪狀病毒疫苗,這個疫苗一般每年接種一次,口服的,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並不代表寶寶就不會感染輪狀病毒,但可保證不感染重型的,並且就算感染了症狀也會輕很多。並且每感染一次就會增加對它的抵抗力,所以一般長大後就算感染了輪狀病毒也不會有症狀。病毒性的拉肚子不需要吃藥,病毒全部排出體外就好了(一般7-10左右),期間注意補充電解質,防止脫水。如果寶寶不愛吃醫院買的補充電解質的沖劑的話,可以把米在鍋子裡炒成焦黃色,然後加入水和少量的鹽熬煮後給寶寶喝湯。


細菌性的腹瀉,比較麻煩一些,週期性可能會拖很長。肉丸第一次腹瀉就是細菌性的,足足持續了20多天才好。細 細菌性的腹瀉就要吃消炎藥了,寶媽們需要多觀察寶寶的狀態和臭臭的形態,寶寶狀態好的話,就無需太擔心,一邊按時吃藥,一邊注意飲食,切記清淡,以粥之類好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或者停一段時間輔食。然後每隔幾天取樣品去醫院化驗,一般白細胞降到3個以下就不需要吃消炎藥了。還有就是要注意消炎藥和益生菌不能同時吃,泡蒙脫石散注意水量,,不能少放水,水太少效果就差。 寶寶消化功能弱,有時候吃太多或者吃到難消化的食物也會拉肚子。這種拉肚子的症狀一般會輕一些,我一般會給肉丸吃嬰兒健脾散,還有2個偏方和大家分享下:一個是雞內金煎水喝;一個是雞蛋和米炒焦了煎水喝。還有些季節性,或者感冒引起的腹瀉,一般過幾天或隨著主症的治癒,自然就會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