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里的常客,“世界最大的官”,最后一位“和平球长”,走了!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确认,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8月18日在瑞士一家医院因病去世。这位常常出现在《新闻联播》最后五分钟、载入许多中国人记忆的老人,走完了他80年的人生路。身后,人们送上的大多是唏嘘。毕竟,在大多数时候,这位老人给人的印象就是赵本山在其经典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里说的,伊拉克打仗连安南“都管不了”。

新闻联播里的常客,“世界最大的官”,最后一位“和平球长”,走了!

觉得联合国秘书长能管得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因为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有一种有趣的误解:联合国秘书长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官,有人甚至戏称为接近“球长”。当然只要稍微对国际政治有所了解,就知道安南以及他背后的联合国,更多意义上只是个协调机构。

联合国这个名字于1942年1月1日发布《联合国家宣言》时首次使用,当时26个国家派出的代表承诺其政府将继续共同对轴心国作战。不过,具有实质意义的决定在1945年2月11日作出,在雅尔塔举行的后续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三巨头”宣告了他们建立“一个国际机构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决心。

新闻联播里的常客,“世界最大的官”,最后一位“和平球长”,走了!

雅尔塔体系是什么,上过高中历史课的中国人都知道,说白了这就是“三巨头”对战后世界秩序的设定,而联合国就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这个体系。因此,联合国的"一把手"无论叫秘书长还是叫什么,权力必然是有限的。

安南和其前任加利、瓦尔德海姆、哈马舍尔德等人虽然实际权力不大,但在调停斡旋,化解危机,遏制冲突,防止战争,呼吁和谈、谴责暴力上一直都有其独特作用。以安南来说,无论是在秘书长任上,还是在卸任前后,在前南地区冲突、伊拉克危机、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克什米尔争端、阿富汗战争等,都在忙忙碌碌搞调停。

新闻联播里的常客,“世界最大的官”,最后一位“和平球长”,走了!

不过,稍微熟悉一点国际政治史的人都可以回顾发现,联合国和安南本人在上述事件中几无存在感。安南也颇为痛苦地说,他任期内最大的遗憾是没能阻止伊拉克战争。

无论安南的努力是怎样的徒劳,但总体而言,这位老人仍然值得尊敬,既做到了中国所说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又确实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达成了一些目标,比如"石油换食品"计划,就是在安南斡旋下执行的,算是缓解了一些人道主义灾难。

相比之下,安南的继任者潘基文就要水很多了。无可否认,此人是一名极为优秀的事务官员(这也是东亚地区官僚机构盛产的),并且把这种作风延续到了其在联合国的10年任期。但是,潘基文被认为更加热衷于事务性和礼节性工作,和传统中人们对一位常在热点地区奔走的秘书长的惯有印象不符。

新闻联播里的常客,“世界最大的官”,最后一位“和平球长”,走了!

当然,潘基文的不作为,或者说选择性作为,也并非是他一个人的责任,毕竟总体而言他在位的10年,是公认联合国作用总体衰退的10年,而且这个趋势迄今越来越明显,这也并非潘基文一人能够遏制。

如前所说,联合国是雅尔塔体系的产物,而当时的国际形势——或者更直白一些说是国际实力地图的分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苏联解体,英法为代表的欧盟急剧衰弱,中国崛起,加上稍微衰弱一些但仍然不可小觑的美国,"一超三强"也好、"G2"也罢,显然与当年并不相同。

新闻联播里的常客,“世界最大的官”,最后一位“和平球长”,走了!

不相同的实力地图,就需要更符合实力的利益分配,联合国这个旧体制,显然越来越无法起到这个作用。因此,各大国更倾向于在自己主导的体系中解决问题或者新建立一些机制,例如上合组织、亚投行、TPP等等。因此,联合国秘书长就日益“吉祥物”化了。

当然,这不代表没有新的出路,至少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找到了那么一条。此公以推行各国"无上限接收难民"而“享誉世界”,在他的领导下联合国难民署疯狂推动在各国安置难民计划,他本人也努力在欧洲各国推动无上限接收难民的理念。

新闻联播里的常客,“世界最大的官”,最后一位“和平球长”,走了!

古特雷斯的“破局点”选择很有心机。他抓住了当今“政治正确”横行世界的趋势,虽然难民是个大麻烦,但谁都噤若寒蝉不敢发声,甚至各大国也被这种舆论环境或多或少绑架,一些图谋被屡屡得逞。不过,一个接一个、越来越不靠谱的联合国秘书长,也更加让人怀念那个苦着脸为和平奔走的安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