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之星王明耀:人工智能领域创业要满足三个条件

联想之星王明耀:人工智能领域创业要满足三个条件

2017年年底,华兴资本揭晓2017「VC/PE影响力投资榜单」,联想之星总经理、主管合伙人王明耀入选“2017年度最佳天使投资人”。同期,王明耀接受了华兴的采访,谈及2017年创投市场的变化、对人工智能领域创业者的期待等问题。

以下为访谈内容,enjoy~

联想之星的办公地点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这让王明耀可以更加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创业市场的变化。从2008年成立以来,联想之星的创业CEO特训班已持续了10年,支持创新创业,初心未变。与此同时,联想之星也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收获了大量原生项目资源。在投资方向上,联想之星重点投资TMT、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三大领域,已投出大批优质项目。

Q:2017年的创业市场,更加火热还是有所降温?

王明耀:2016年底大家讨论2017年的投资主题有哪些,当时都很困惑,认为2017年市场会变得比较冷。但2017年以来,发现情况完全不是想的那样,从开年以来,就出现了共享、线下零售等多个投资主题,市场变得比较热。所以,

2017年市场不仅没有特别冷,反而有加速现象。这种加速体现在,跑得快的头部项目一年能拿几轮钱,估值也升得很快,投资人一轮一轮追投。这跟以前纯泡沫类的现象不太一样,现在大家的投资主题比较清晰,一些头部项目的地位更加突出,这是2017年比较典型的现象。

Q:联想之星2017年主要布局了哪些赛道?主要投资了哪些项目?

王明耀:联想之星可能跟很多机构不一样,我们从2015年开始就明确系统投资三个赛道:

第一个, TMT;

第二个,医疗健康;

第三个,人工智能。

我们在2017年全面推进这几条赛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人工智能尤其自动驾驶等方向上形成了很好的布局。在互联网改造传统方向、金融包括与保险相关的方向上,也做了不错的布局。

比较典型的项目一个是触漫,针对二次元人群,给他们提供创作动漫的工具,这个产品的用户都特别年轻,很多是00后,真正的新人群。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就形成了很好的社交属性,有很好的活跃度。我们和创业者之间有很多沟通,给他们很多建议,这个项目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另外我们参与了一个项目叫好衣互联,线下品牌叫衣乐仓,它以大牌尾货作为切入点,在全国线下进行布局,我们不喜欢S2B2C这种词,但它确实是比较典型的这类模式,通过赋能B端,然后给C端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个模式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

Q:您和团队是怎么发现这些好项目的?

王明耀:早期投资跟后期是不一样的,后期项目一旦长起来总会看得到,早期往往是看不到的,需要我们自己去分析,不能靠简单的某个渠道,而是多个渠道。

1、我们最看中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投资人员,包括我们积累下来的影响力和人脉,很多人知道我们某个方向比如人工智能做得好,很多的创业者会来找我们,所以在业内形成影响力、形象和人脉是最基本的。

2、合作,包括各家机构之间以及和FA的合作,他们可能在下一阶段看到一些小的项目会推给我们。

3、我们还有创业CEO特训班, 2018年是10周年,已经有八九百名学员,它们在我们关注的领域里都是一些比较领先的企业,也提供了大量新项目,这是我们跟其他机构不一样的。

LP们认为联想之星有发现原生型项目源的能力,我们不是靠跟投,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特点,确实是多方面资源汇集的结果。

Q:创业CEO特训班是联想之星跟其他机构不一样的地方,您觉得对您和对整个行业来说,它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王明耀:这也是联想之星成立的初心,这件事情回溯到2008年,当时柳总(柳传志)提出来,跟中科院一起合作,针对中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创新创业,这是纯公益的。

从当初做到现在我们坚持了10年,这10年里我们不断迭代,但总体没变,比如它的公益性,强调课程的实战性,我们对创业者的帮助,美誉度和口碑一直都非常好,主要的出发点是支持创新创业的初心,对创业者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光做公益不牢靠也不持久,所以我们在2010年开始做天使投资机构,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从控股角度来讲,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了品牌影响力、大量项目信息和资源。

另外,我们投资完的项目可以参加创业CEO特训班,所以我们不太需要担心投后,至少比其他机构就多了一项服务。此外,我们还有一些系统化的投后服务,我们投后是有增值的,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比较大的价值,形成了大的循环,我们不是一个只做投资的公司。

Q:您有没有觉得印象特别深刻的创业CEO特训班的学员?

王明耀:每年都不一样,我们就叫做迭代。比如2008年创业CEO特训班第一个班全部是中科院清一色的博士以上的学位,都是研究型人才,他们做的都是技术、材料、纳米等等。

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把技术做成产品,做成商品卖出去,要做市场化,这是他们面临的挑战。一年一年下来之后,越来越不一样,每年招进来的人群是与当年的创业投资热点相关的。

2017年以来确实很典型,人工智能等技术类项目是很重要的,文娱类、消费类这些都会进入我们的范畴,我们有时候也会引进一些创业的文体明星,九期就有奥运冠军刘璇,我们也会匹配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创业者来丰富我们的班,因为这个班毕竟跟做投资不一样,要一定的活跃度,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

Q:2018年也是联想之星成立10周年,在这个结点上有什么展望?

王明耀:时间确实过得很快,10周年主要是指我们开始做创业CEO特训班到现在,正好是10周年,另外还有一个时间点,联想之星作为独立创业的天使投资机构,是2015年,我们做市场化的独立,这两个时间结点对我们来讲都非常有意义。

1、我们通过这两三年的时间,把联想之星做成非常专业化的机构,已经到了一个节点,所以我们认为前期的筹备、调整都已经做好了,这使我们后期可以跑得更快。

2、这十年来,我们在创业培训这个领域里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口碑,怎么在这个基础上做更好的迭代和升级可能是我们要考虑的。

3、全面来做投资应该是8周年左右,七八年对一个基金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周期。

所以,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头10周年这个档口上,以往投的一些基金都会进入到非常好的回报期,不仅仅是简单的账面上让我们的LP拿到很好的现金回报,所以在2018年前几期基金都会得到很好的体现,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其他的投资方面的,当然我们希望接下来在主力方向上不断投出明星项目。2017年已经很明显,像Face++这样的,我们2011年投的,现在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项目,2017年融资、价值成长都非常大,我想象2018年也会跑出来一大批,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Q:这应该是一个丰收的节点。

王明耀:对。做投资是一个长线,天使投资尤其如此,前几年可能比较寂寞, VC和PE投完之后可能很快出现好多上市公司,但我们做天使的要投一个上市公司需要很长时间,我们认为联想之星好的状态就在这里,我们已经跑过了前期的积累期。

典型的例子是我们投的医疗健康,特别是新药研发,它的周期长、风险大,投完之后,他们就在研发,临床,一次一次地做。但我们2010年就开始布局了,现在之前投的好多新药研发的项目也进入收获期了,这样我们就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循环。

所以,做基金最好要进入到一个好的循环,我们认为到了2018年左右,联想之星这条路已经走通了,我们就走了很多循环了,基金也一支一支地形成了梯度,我们的现金回报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检验,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

Q:您觉得做天使投资和做其他的阶段的投资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王明耀:是非常不一样的,做早期需要有更多时间去等待,但好处也在于我们是陪着创业者成长的,我们知道创业者从最稚嫩的样子最后成长为一个企业家要经历怎样的过程,中间会面临和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会踩哪些坑。

所以,过程本身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当然做VC和PE也有他们的乐趣。但这个乐趣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可能需要做早期投资的人相对要多一点情怀。

我们一般都说,我们要做价值创造,最后在价格上面实现,但是价值创造这部分,事实上我们可能会做得更多一点,因为早期项目哪怕是跟创业者说一句话,帮他调一个方向,影响就可能是非常大的,这种成就感跟做后期是不一样的,也是我们做这个事情的动力和乐趣所在。相对来说投资人也最好有一点情怀,其实我们帮助创业者成长就好了,有这样的心态可能会更好一点。

Q:您看早期项目的时候,会如何从哪些方面决定投与不投呢?

王明耀:有几个角度帮助我们来判断。首先要确定一些我们关注的领域,我们明确投TMT、医疗健康、人工智能,里面还会再细分,TMT里可能关注企业服务、消费、文娱、新零售等。

我们对行业本身要有理解,我们可以确定出我们大概关注哪些方向,在方向确定了之后,看的就是团队,人是我们最需要去判断的。好处就是,你在一个方向里假如见过很多团队了,再出现一个优秀团队的时候,你第一时间就能抓得住。

所以,投人这个说法每个投资人都会强调,都觉得它很重要,但它是一个实操的事情,每个人不一样,你见过一万个团队的人跟见过100个团队的人标准会不一样的,匹配度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要有经验的积累,最后还是要通过对人和方向的匹配上决定投与不投,我们要认可和定位这个项目到底属于哪一个层级,大概是这样的思路。

Q:您主要关注的是TMT和人工智能领域,您觉得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的创业者和其他领域的创业者相比有什么不同?

王明耀:当然不一样,TMT或者说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很多草根创业者,没上过大学也没问题的,他们有很敏锐的市场嗅觉,做不同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够很好地抓住机会。

但人工智能是一个技术驱动创新的领域,所以团队背景确实要非常强,基本上都是学霸,比较典型的像我们投的Face++,是三个清华的硕士生,他们在各种国际大赛里面都拿过金奖第一名,甚至做这些大赛的教练。这些构成了一个比较标准的人工智能团队。

人工智能热起来之后,项目也比较杂,我们对人工智能这类项目有一定的定义,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它有大量数据,基于数据并且能够拿到或者产生大量数据。

第二,通过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方式对数据做处理,对公司的业务起到决定性的提升作用。

第三,非常专业的、有技术背景的团队。

Q:您看好人工智能从哪些角度切入?

王明耀:人工智能会逐渐渗透到几乎所有的领域里,最先可能会深入到特别容易被改造的行业。这些行业有一些特点,一些本身结构化的数据或者非结构化的数据量已经非常大,比如今日头条,通过一定的算法等就可以很快取得很好的效益。

另外,比如金融这个方向是基于大量数据的,我们也很看中,很快也会被大幅提升和改造。

还有教育,比如我们投资的作业盒子,教育也涉及大量的数据,实际上可以做成闭环,可以被改造。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非常完善之后,就可以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也可以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后续价值会非常大。此外像医疗这个行业里也有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已经有很多应用在比如安防,像我们投的Face++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这些领域我们目前都已经布局了,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智能会进入更多领域,随着类似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提升,涉及的面会越来越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