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節日(上)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 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 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和天文、曆法、數學,以及後 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後來的傳統 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 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一個漫長的發 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 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 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到節日 的內容裡,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 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 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 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 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 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 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 傳頌,使我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 透著大雅,雅俗共賞。

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 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裡,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 彩畫面。

除夕農曆十二月大年三十 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又是"去",引申為"易"[交替);"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 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除"乃除舊佈新之意。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 無災。這就是"除夕"節的由來。"除夕"在古時還有許多別稱,如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等等。稱呼雖多,但總不外乎送舊迎新、 祛病消災的意思。

中國的傳統節日(上)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是農曆的一歲之首,俗稱"大年"。春節的來歷,在我國大約有四 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國民間最熱鬧、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古 代的春節,是指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時節,南北朝以後才 將春節改在一年歲末,並泛指整個春季,這時大地回春,萬象更新, 人們便把它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到了辛亥革命後的民國初年,改農 歷為公曆[陽曆]後,便將正月初一定為春節。直到1949 年9 月 27 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為"春節",因而 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年,人們常把過春節說成"過年",而"年"的最初含義與今天根本不同。據說,在很古的時候,世界上有一種最兇惡的野獸叫"年"。它生長得比駱駝還大。跑起來比風還快,吼起來比雷還響。它一出來,見人吃人,見畜傷畜,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天神為了懲罰 "年",把它鎖進深山,只許它一年出山一次。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了"年"有"三怕"——怕紅顏色、怕響聲、怕火光。於是,有一年臘月三十晚,大夥在門口貼上紅紙,不斷地敲鑼打鼓、放鞭炮, 晚上屋子裡徹夜點上燈。"年"晚上來了一看,家家燈光通明;一聽,處處放炮聲,嚇得它不敢進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來,見還是戶戶門上 紅,遍地咚咚響,嚇得它膽顫心驚,調頭又跑回去了。從此後,"年",一直沒敢再來,據說餓死在深山老林裡了。後來,人們才把防"年" "驅年",變成安安穩穩地過年了。"年"沒有了,但是過年的習俗仍保持著。鮮紅的春聯,輝煌的燈火,清脆的爆竹,響亮的鑼鼓,年年如此。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 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 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 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中國的傳統節日(上)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 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遠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 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 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 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 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 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 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 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 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 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 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曆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 他 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蔭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 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 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 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 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 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 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 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 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日出日落三百六,週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 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 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 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 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 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桂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 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 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 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 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 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茶、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 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 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茶、鬱壘。於是民 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 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 去惡。這種挑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 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 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 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 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 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 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 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茶、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陳叔寶和 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 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 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 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