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经历的场景里,“捞鱼”牵引着记忆的裂缝奔涌而出


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有一座芒山闸,是王引河的一处河闸。受台风强降雨影响,王引河上游的砀山县固口闸开始提闸放水,汹涌的水流如脱缰野马朝着芒山闸奔来。与江南水乡不同,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可没有太多享受捞鱼之乐的机会。像这种提闸放水,一年也就夏季汛期时能有上一两次,所以大家特别兴奋。瞧这位大哥,不仅带上了长竹竿做的渔具,还把在家看孙子的妻子也拉来了。

因为提闸放水缘故,许多野生鱼也被湍急的水流裹挟而下,吸引得附近村民纷纷前来捞鱼。

村民们拿着自制的捞鱼工具,有舀子,也有渔网。胆子小的就站在河岸边,胆子大的干脆下到浅水处张网以待。可怜那些鱼儿原本就被冲得头晕脑胀,加之水流过急,哪里还有辨别逃生方向的能力,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对的就成了“俘虏”。

此刻正值暑假,许多大人把孩子也带来了。与大人相比,孩子们的热情更高,哪怕是蹲在地上捡小鱼儿,都高兴得大喊大叫。

仔细想来,忙碌的现代人有多久没享受过这种自然的快乐了?儿时的我们又有谁没体验过捞鱼的乐趣?那时的我们,光着脚丫,裤腿挽到膝盖,或者在沟上打堰赶鱼,或者用放了鱼饵的罐头瓶诱鱼,也有的干脆直接潜水去摸鱼。往往,就在大家都盯着沉寂的水面紧张兮兮时,一个水淋淋的脑袋就哈哈大笑着露出了水面,手里还捧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


那时我们没有太多的烹饪调料,捉回家的鱼随便加点葱姜辣椒茴香叶,一锅香喷喷的鱼汤便成了全家人的美餐。当然,心里最美的还是捉鱼人,心中洋溢的是通过自己劳动换取家人快乐的幸福。

那时的沟塘河渠里的水中都是清澈见底的,水波粼粼,水草碧绿,蓝天白云倒映水中,连颜色都几乎是不改变的。那时的鱼全靠是野食,长得很慢,鲜美的肉质是当下依靠饲料养大的速成鱼无法比拟的。

不一会功夫,一位小伙子就捞着十几条小鲫鱼。

每个人的孩童时代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随着年龄渐长,许多美好的回忆都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封存。但是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一句话,一个人,一个场景,便会牵引着你的记忆沿着时光的裂缝奔涌而出。捞鱼便是其中之一。

所以,当捞鱼的机会来临,很少有人能拒绝这份诱惑。当手持渔网的那一刻,他们想到的并不是能捞出来多少鱼,而是想在捞鱼的过程中找回儿时的快乐,找寻那一份渐行渐远的乡愁。否则,倒不如去菜市场花上十几元钱买条鱼省心。

个头小的孩子也在跃跃欲试,可水深危险,他们不敢贸然下水,只好望水兴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名句便是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摸鱼儿》是词牌名,源于唐朝,相传是喜爱音乐的唐玄宗一次外出,无意中听到一捕鱼归来的渔民在唱歌,旋律欢快闲适,唐玄宗便收集改编后令教坊传唱,后成著名词牌。可见捉鱼之乐古往今来皆有之。

一位大妈也拿着捕鱼的网凑凑热闹。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换言之,子未渔,岂知渔之乐?村民们表面上看是在捞鱼,实质上打捞的却是儿时的快乐回忆,是一种年岁愈长心悸愈深的乡愁。这份感觉,弥足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