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楷模”,“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上」

曾国藩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古完人”。他倡导西学,扶持晚清王朝数十载而不倒,被朝廷视为中流砥柱。他一介儒生,一个无权的在籍侍郎,为什么能够成为朝廷重臣,这和他为人处世的哲学是脱不了关系的。

“官场楷模”,“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上」

【1】勤奋好学,曾国藩头脑并不算聪明,他总共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第三次才取得一个同进士出身。经过了前两次科举考试之后他更加努力,他清晨起床,半夜休息,埋头苦读,几乎一年没有出家门。他规定自己“嗣后每日点十叶,间断不孝”。正是他这一年的刻苦努力才有了第三次的科举上榜,才从此进入官场。

【2】善于结交权势,科举高中后的曾国藩虽然当上了翰林,之后在京城做了十年官,但是仍然没有实权,实授礼部右侍郎才是他从政生涯的开始。此后他做遍了兵、工、刑、吏各部侍郎。他的家世很平凡,他之所以能在官场迅速攀升,离不开穆彰阿的帮助。在道光年间除了皇帝,几乎没有谁可以压过穆彰阿的权势,曾国藩正是考虑到穆彰阿这种无人企及的权势才拜在穆彰阿的门下,这正是他在官场的智慧。

“官场楷模”,“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上」

【3】从不放弃不惧失败,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曾国藩奉命组建了自己的湘军,从此开始带兵生涯。在战役中他多次失败,在岳州城的第一次战役就失败了,但这次失败为他提供了不少经验。之后在靖港被太平军偷袭导致湘军死伤惨重,这次曾国藩感觉到了绝望,他甚至想要自杀,但他想到自己的家人还有湘军的弟兄都在等着自己,才没有自杀,虽然这次湘军死伤惨重,但也正是这次战役为他之后收复南京做下了铺垫。

【4】不贪图名利,曾国藩虽然喜欢名利,但是他并不贪,他勇于功成身退,进退自如,他在直隶总督职位上时,朝廷想让他重回两江总督的位置上,但是他一方面考虑到自己年迈多病,一方面厌恶了官场,所以他百般推辞,但是最后还是迫于无奈重回两江总督的位置上。

“官场楷模”,“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上」

【5】眼界开阔,曾国藩晚年推行洋务运动,发展造船工业,并造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艘大型兵舰。他引进西方文明,筹办西学,还一手创建了第一个近代化水师。可以说在当时曾国藩的眼光很长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