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有些企業從一出生就爲上市而生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微盟在半年內完成三輪融資,是為了迅速做大資本規模和提升估值,“以微盟、拼多多等為代表的背靠騰訊的企業,從一出生就是為了上市而生,即使微盟不缺錢,也要上市,以便背後資本的退出。”

宋清輝:有些企業從一出生就為上市而生

微盟坎坷上市路 借道A股折戟轉戰港股

中國經營報記者李靜

今年2月,上海微盟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盟”)賣身A股上市公司天馬股份(股票名稱:*ST天馬,002122.SZ)失敗後,不足半年時間,8月6日,微盟便轉赴香港遞交了IPO申請,但具體募資金額尚未公佈。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生於1987年的微盟創始人兼CEO孫濤勇,在資本市場的步伐顯得頗為“焦急”,他曾說“30歲之前不去敲鐘,都覺得不完整”。

命運似乎給孫濤勇開了個玩笑。

2017年底天馬股份收購微盟的資金已經開始交接,本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交易卻在2018年年初突然崩盤,讓孫濤勇30歲之前敲鐘的夢想破滅。

而據港交所公示的微盟招股書顯示,孫濤勇現年已31歲。

30歲敲鐘夢破

2017年4月25日天馬股份發佈籌劃重大事項的停牌公告,稱在4月24日晚間與擬收購標的達成較為明確的收購意向。

同年7月22日天馬股份的兩大收購標的浮出水面,為上海微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微盟)和博易智軟(北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易股份”)。交易方案為天馬股份以現金方式收購微盟60.42%股權,以現金收購博易股份56.34%的股權。當時,天馬股份與微盟的股權轉讓協議已經簽署完畢,與博易股份的部分股東仍在進行談判。

微盟由孫濤勇於2013年創立,是一家微信第三方技術開發與服務提供商,主要產品為SaaS(軟件即服務)軟件。

得益於微信生態的快速發展,服務於微信的微盟也迅速發展壯大。在2017年天馬股份對微盟進行收購之前,微盟共完成了4輪融資,其中包括2013年的天使輪,2014年的A輪,以及2015年的B輪和C輪,4輪融資金額共計6.83億元。2015年微盟完成C輪融資之後,曾宣稱估值達到30億元。

而據天馬股份之後的公告顯示,購買微盟科技60.42%股權的最終交易價為12億元,意味著微盟科技100%股權的價格約為20億元。對於估值的縮水,孫濤勇當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收購方案只涉及到微盟部分資產,萌店及金融不在其中,因此並不能說明微盟的估值在縮水”。

雖然收購價格在外界看來有些縮水,但通過被天馬股份收購的方式進入資本市場是孫濤勇為微盟精心選擇的、最快捷的上市之路。當時,孫濤勇在對員工的內部信中表示:“從當前國內外的資本環境看,遠去納斯達克敲鐘已經很不現實,國內新三板的流動性讓我們在最後一刻終止了掛牌,獨立IPO3+2的等待期(運營3年,排隊兩年)也打消了我們的念頭。通過併購重組進入A股上市公司體系內成了最快的捷徑,所以才有微盟2B(對企業服務)業務的資本化。”

而且據孫濤勇所說,在他和天馬股份大股東星河世界集團實際控制人徐茂棟先生幾次交流之後,發現對方對企業服務的理解和對天馬股份的定位,與自己不謀而和。為了選擇天馬股份,孫濤勇不惜拒絕了“近10億元資金”的新一輪Pre-IPO融資。

據瞭解,天馬股份早期為一家機械設備公司,徐茂棟於2016年10月控制天馬股份,並宣稱要將天馬股份打造成大數據驅動的智能商業服務提供商。彼時,徐茂棟旗下的星河世界控股有A股天馬股份、A股步森股份、美股眾美聯3家上市公司,擁有200多家互聯網成員公司。徐茂棟擁有的這些資源是孫濤勇所看重的。

併購一事似乎順著孫濤勇的想法在順利進行。2017年7月20日,天馬股份與微盟科技簽訂收購協議,並支付1.05億元首期款。截至2017年10月31日,孫濤勇也按照協議承諾,在天馬股份復牌後,3個月內在二級市場以不低於3億元的價格購入了天馬股份股票2724.88萬股,並承諾在12月內不會減持。

不過,按照天馬股份去年7月22日的收購公告顯示,收購微盟科技的支付方式採用分期付款方式進行付款,共分為四期:第一期為總轉讓價款的40%,之後的三期均為20%。按照收購價格,第一期天馬股份應該支付首期款為4.8億元。

而記者檢索天馬股份公告發現,自去年7月20日天馬股份向微盟支付1.05億元首期款後,並沒有其他付款公告。

之後等到的則是交易終止的公告。今年2月3日,天馬股份宣佈終止收購上海微盟,終止原因為“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磨合,雙方在經營理念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而孫濤勇則以11元/股的均價購入了2714.88萬股天馬股份股票。2017年12月18日天馬股份發生閃崩事件後,天馬股份股價跌至8.49元/股。

今年5月1日晚間,天馬股份發佈公告,因普華永道對公司2017年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天馬股份股票交易將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天馬”,之後更是“跌跌不休”,截至記者發稿時,股價僅為1.54元/股。

一位資本界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孫濤勇在天馬股份股價閃崩之後,選擇了終止與天馬股份的合作,這是及時止損的斷臂之舉。

8月17日下午,記者向*ST天馬詢問放棄收購微盟一事,對方回覆稱,原因為雙方經營管理觀念不一致。此外,對方還表示,目前原天馬股份管理層已經更換,不再屬於星河系。

對於相關細節,微盟方面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處於上市緘默期,不便回覆。

據悉,微盟與天馬股份併購失敗後,還進行了3輪融資,包括4月20日宣佈完成的D1輪10.09億元融資,6月29日宣佈完成的2億美元D2輪融資,以及8月7日宣佈完成的Pre-IPO輪3.21億美元融資,投資方不乏國家隊和騰訊系資金。

再戰港股

借道A股失敗後,孫濤勇繼續為微盟尋找合適的、能夠儘快上市的資本市場,這次他選擇了香港。

多名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資本市場正處於或即將迎來寒冬,一級市場錢緊,融資困難,所以很多公司選擇到二級市場去拿錢。富途證券分析師鄒會敏認為,全球範圍資金成本的抬升以及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是企業不得不趁現在選擇上市、儲備彈藥的重要原因。

“今年4月港交所正式公佈《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的諮詢總結,此舉意味著港交所發行制度改革使內地新興產業公司赴港上市門檻降低。”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微盟在半年內完成三輪融資,是為了迅速做大資本規模和提升估值,“以微盟、拼多多等為代表的背靠騰訊的企業,從一出生就是為了上市而生,即使微盟不缺錢,也要上市,以便背後資本的退出。”

而從微盟的業務上看,其最早的業務是為中小企業提供SaaS產品服務,從SaaS產品業務發展來看,微盟需求資金去進行投資和併購。

有贊是此前在香港借殼上市的SaaS公司,也被稱為微信生態第一股。有贊CEO白鴉告訴記者,SaaS公司發展到相對成熟的狀態一定會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和併購。一方面是客戶需要更多的服務,另一方面,對於SaaS公司來說,當客戶量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在同一個客戶身上賣更多的產品。

孫濤勇對微盟的目標定位是中國最大的企業級服務商,中國版的Salesforce。Salesforce通過併購增強自身平臺功能,如今已經收購了十幾家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招股書也顯示,微盟正在收購廣州向蜜島和智能北京為盟,前者是一家微信酒店直銷服務商及平臺運營商,後者是一家智能商業服務提供商。另外微盟在招股書中表示,上市募集款項的25%將用於戰略合作、投資及併購。

不過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現在的微盟不像一家SaaS公司,更像一家廣告代理公司。

一位SaaS業內人士告訴記者:“SaaS公司主要賣工具和服務,廣告僅僅是SaaS公司給客戶提供的增值服務當中的一項服務,而微盟的主營業務已經偏向廣告銷售,並且成為了騰訊社交廣告體系內有一定體量的廣告代理公司。”

招股書顯示,微盟2015年總營收1.14億元,其中SaaS產品佔總營收的100%;2016年微盟上線精準營銷服務,該年總營收為1.89億元,其中SaaS產品營收1.76億元,佔總營收的92.9%,精準營銷營收0.13億元,佔總營收的7.1%;2017年總營收5.34億元,其中SaaS產品營收2.63億元,佔總營收的49.2%,精準營銷營收已經超過SaaS產品營收,達到2.71億元,佔總營收的50.8%。

雖然2017年在營收上精準營銷略微超過SaaS產品,但精準營銷付出的銷售成本卻是SaaS產品的4.6倍。招股書顯示,2017年SaaS產品銷售成本為3404.9萬元,精準營銷銷售成本為1.56億元。但微盟的業務仍在向精準營銷傾斜,上市募資的約15%會被用於提升銷售及營銷能力方面的投資,約10%將用於購買精準營銷業務的社交媒體廣告。

細看微盟精準營銷業務的廣告主數量,2016年新增廣告主3217個,2017年新增廣告主16447個,2017年共有廣告主數量17681個,也就意味著2016年新增廣告主僅有1234個繼續留在了微盟,流失率達61.6%。如何降低廣告主的流失率,這將是微盟精準營銷業務需求解決的問題。

宋清輝認為,按照目前港交所的上市速度,微盟遞交招股書後3個月左右就可以敲鐘上市,但是在中概股接連破發的當下,此時IPO並非是一個好時機,破發會是大概率事件。原標題:微盟坎坷上市路 借道A股折戟轉戰港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