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A股自我修復還需要時間

今年三季度,A股時常會出現非理性的大漲和大跌,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都已經失去作用,在股市整體下行的過程中,股價很自然地跌穿各種支撐位、底線,並在股民的罵聲中繼續下行,似乎任何人對這種行情都束手無措,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繼續下行。


宋清輝:A股自我修復還需要時間

上證指數月K線圖



■宋清輝

2018年初之時,估計沒有多少人能夠猜到上證指數會大跌,也不會想到跌破2015股災之後的2850點,更想不到會跌破2016年1月最低的2638點,至於上證指數將創下近四年來的新低更是不會去想象。然而,人們所期望的慢牛沒有出現,到來的是人們不敢想象的一幕幕大跌。

是反彈還是繼續創階段新低?這是10月11日股市再一次暴跌之後,人們的一種迷茫。理論上來看,A股應該迎來極佳的歷史機遇,譬如大量上市公司股價跌破淨資產,成為人們所稱的“破淨股”,根據歷史行情來看,破淨股的數量越多,意味著股市越接近底部。再譬如絕大多數個股的市盈率下滑到相對甚至是絕對歷史低位,再加上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喜,也說明投資機會已經到來。再譬如,國際資本也對A股拋出了橄欖枝,A股的順利入摩並擴軍,再加上A股的入富,令人們對權重、藍籌的未來又抱有了大量希望。此外還有央行降準釋放資金、各種基金入市等中長期利好,理論上都在為A股注入動力。

可是在這一系列絕佳歷史時機中,A股的下行趨勢一意孤行,下行的過程中也曾經出現過曇花一現般的反彈,在給投資者帶來一點信心時候又帶來了更多的失望。在下跌過程中,100只個股破淨並沒有迎來底部,隨之而來的是200只、300 只甚至是越來越多的個股破淨,市場總是覺得有底部跡象,但真正的底部卻沒有現身,股市漲跌也顯得沒有了理性。今年三季度,A股時常會出現非理性的大漲和大跌,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都已經失去作用,在股市整體下行的過程中,股價很自然地跌穿各種支撐位、底線,並在股民的罵聲中繼續下行,似乎任何人對這種行情都束手無措,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繼續下行。

所以,相比一系列認為股市會反彈的理論,現實非常殘酷。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對各種股市利好存在懷疑,無論股市或是大環境出現利好還是利空,都會導致股市出現階段性的單邊下跌行情,繼而導致A股已經沒有了持續上漲、回到慢牛行情的動力。在市場信心嚴重不足的情況下,A股近期還將出現大量的非理性行情。這種行情的特點可以歸結為“跌怕了”,譬如當股指回漲到前期密集套牢點位區間時,解套盤離場所產生的壓力會給市場帶來莫名的恐慌而導致股市再度承壓;當股市下跌時,資金又會擔心跌幅擴大而繼續跟風離場,即便有其它資金作出了看似兜底的接盤舉動,但不排除這些接盤資金是為了博弈次日或短期的報復性反彈,並非價值投資這些股票。換言之,A股想實現自我修復,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國內股民所認為很長的一段時間,對外資而言也許並不漫長,尤其是在A股市場有著充分回調可能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吸引大量外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A股市場,並且會在A股市場中潛伏數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行情不樂觀的背景下順利入富,更可以從側面說明外資看好A股未來的發展,即便當前的行情過於令人煩心。當然,外資對A股的佈局也不會大張旗鼓,而是會根據行情變化對所持倉位進行相應的操作,並以此獲得心儀的投資收益率。

在較短時間如今年四季度,進入A股的外資獲益相對困難。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在全球股市大面積上漲的背景下,A股的漲幅、漲速曾一度成為全球之首,而在出現這種霸氣漲幅之前,A股也曾經熊冠全球,即只要全球資本環境整體向好,平常跟不上隊伍的A股會快速補漲,並走出不會令人失望的行情。

目前而言,這是一種奢望,若是當前行情頹廢的A股能夠充分的調整,不排除未來會再一次走出補漲行情,重新在階段行情中成為全球領漲者,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並等待重新向好的全球行情,因此很難在今年四季度實現。

除了A股的低股價、低估值等一系列低點因素外,還有很多因素在吸引外資,例如我國經濟處於穩定增長的過程中,我國各項經濟數據整體向好,相關政策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有積極向好的作用。這些因素對A股的利好作用不會立刻顯現,需要通過較長的時間被資本市場慢慢消化後再展現出來,這需要我們耐心等待。

(作者系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強國提速:一本書讀懂中國經濟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