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A股也曾領漲全球 行情修復尚待時日

未來,A股是反彈還是繼續創階段新低?從理論上來看,A股應該迎來極佳的歷史機遇,譬如大量上市公司股價跌破淨資產,成為人們所稱的“破淨股”,根據歷史行情來看,破淨股的數量越多,意味著股市越接近底部。


宋清輝:A股也曾領漲全球 行情修復尚待時日

A股也曾領漲全球 行情修復尚待時日


宋清輝

2018年初之時,估計沒有多少人能夠猜到上證指數會大跌,也不會想到跌破2015年股市大幅震盪之後的2850點,更想不到會跌破2016年1月的最低點2638點,創下近四年來新低。然而,人們所期望的慢牛沒有出現,到來的卻是跌跌不休。

未來,A股是反彈還是繼續創階段新低?從理論上來看,A股應該迎來極佳的歷史機遇,譬如大量上市公司股價跌破淨資產,成為人們所稱的“破淨股”,根據歷史行情來看,破淨股的數量越多,意味著股市越接近底部。再譬如絕大多數個股的市盈率下滑到歷史低位,再加上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喜,也說明投資機會已經到來。再譬如,國際資本也對A股拋出了橄欖枝,A股的順利“入摩”並擴軍,再加上A股的“入富”,令投資者對權重股、藍籌股的未來又抱有希望。此外,還有央行降準釋放資金、各種基金入市等利好,理論上都在為A股注入動力。

可是在這一系列絕佳歷史時機中,A股還是欲漲乏力,下行的過程中雖然也出現過短暫的反彈,在給投資者帶來一點信心的同時又帶來更多的失望。今年下半年以來,A股時常會出現非理性的大漲和大跌,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都已經失去作用,在股市整體下行的過程中,股價很自然地跌穿各種支撐位、歷史低點。

所以,相比一系列認為股市會反彈的理論,現實非常殘酷。這也讓許多投資者對股市的各種利好存疑,繼而導致A股失去持續上漲、回到慢牛行情的動力,在市場信心嚴重不足的情況下,A股近期還將出現大量的非理性行情。這種行情的特點可以歸結為“跌怕了”,譬如當股指回漲到前期密集套牢點位區間時,解套盤離場所產生的壓力會給市場帶來莫名的恐慌而導致股市再度承壓;當股市下跌時,資金又會擔心跌幅擴大而繼續跟風離場,即便有其他資金做出了看似兜底的接盤舉動,但不排除這些接盤資金是為了博弈次日或短期的報復性反彈,並非長期投資這些股票。換言之,A股想實現自我修復,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國內股民所認為的很長一段時間,對外資而言也許並不漫長,尤其是在A股市場已經充分回調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吸引大量外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A股市場,並且會在A股市場中潛伏數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行情不樂觀的背景下A股順利“入富”,更可以從側面說明外資看好A股未來的發展。當然,外資對A股的佈局也不會大張旗鼓,而是會根據行情變化對所持倉位進行相應的操作,並以此獲得心儀的投資收益率。

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在全球股市大面積上漲的背景下,A股的漲幅、漲速曾一度成為全球之首,而在出現這種霸氣漲幅之前,A股也曾經熊冠全球,即只要全球資本環境整體向好,平常跟不上隊伍的A股會快速補漲,並走出不會令人失望的行情。

目前而言,這是一種奢望,但不排除未來會再一次走出補漲行情,重新在階段行情中成為全球領漲者。除了A股的低股價、低估值等一系列低點因素外,還有很多因素在吸引外資,例如我國經濟處於穩定增長的過程中,我國各項經濟數據整體向好,相關政策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有積極向好的作用。這些因素對A股的利好作用不會立刻顯現,需要通過較長的時間被資本市場慢慢消化後再展現出來,這需要我們耐心等待。

(作者系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強國提速:一本書讀懂中國經濟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