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民企引入國資非純粹爲了業務發展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稱,“從民企引入國資的案例來看,大多數還是為了解決資金緊張、質押股爆倉等危機,而非純粹為了業務發展。”


宋清輝:民企引入國資非純粹為了業務發展

深度財經|地方國資入主民企再掀高潮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今年以來,市場走勢低迷,但地方國資卻頻頻入股民企。國慶節後,又有多家民營上市公司宣佈將引入地方國資。其中,長信科技宣佈引入安徽省國資委下屬公司變身國企,合力泰宣佈將被福建省國資委入主,雲南滇中新區管委會成為易見股份控股股東。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超過30家民企宣佈引入國資,其中超過10家民企將變身國企。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民企引入國資主要是為了解決資金緊張危機,藉助國企資源來開拓業務,但能否改善相關公司業績還須觀察。

▎多家民營公司易主

長信科技8日早間突然宣佈停牌,當日午間公司稱,為優化公司資本結構,加強發展後勁,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公司正籌劃重大事項。安徽省國資委下屬公司擬大比例戰略入股長信科技,目前安徽省國資委下屬公司已與控股股東新疆潤豐及德普特達成戰略入股意向,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現金購買新疆潤豐及德普特投資持有的部分股份。本次戰略入股行為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合力泰8日晚公告,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文開福與福建電子信息集團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文開福及其確定的公司股東將其持有的合力泰4.69億股轉讓給福建電子信息集團,佔公司總股本的15%。其中,文開福本人轉讓股份1.54億股,佔比4.93%;其他股東轉讓股份3.15億股,佔比10.07%,其餘轉讓股東目前尚未確定。

此外,文開福同意自股份過戶日起五年內,將其所持有的合力泰全部剩餘股份對應的除分紅、轉讓、贈與或質押權利之外的股東權利獨家、無償且不可撤銷地委託福建電子信息集團行使。本次股權轉讓及表決權委託完成後,福建電子信息集團未來擁有表決權的公司股份佔比為29.79%,公司實控人將由文開福變更為福建省國資委。

易見股份7日晚宣佈,公司控股股東九天控股擬將其所持有上市公司2.13億股所涉及的表決權等相應股東權利委託給雲南有點肥農業科技行使。

本次表決權委託完成後,第二大股東滇中集團在公司擁有表決權的股份數量合計為33003.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9.4%,將成為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滇中新區管委會。

在停牌6個月之後,永清環保9日宣佈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同時透露控股股東永清集團擬向湖南金陽投資集團轉讓不超過30%的永清環保股份,湖南金陽投資的出資人為瀏陽市人民政府。不過,此次股份轉讓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和實控人未發生變化。

▎引入國資為哪般?

記者注意到,對於引入國資作為股東,大多公司表示為了促進業務發展。如永清環保方面表示,如果本次交易能夠順利完成,則可為公司引入新的國有資本戰略股東,將有助於為公司引進更多的戰略及業務資源,有利於促進公司整體業務發展。

合力泰則在日前的分析師會議中表示,公司引入國資背景的重要股東作為大股東,將有利於公司長期的戰略發展需求。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將獲得3A級評級,為此對公司未來發展和業務中的資金需求給出充足的保證。

不過,實際上大多民企引入國資恐怕是不得已而為之。今年轉讓控股權的民營公司走勢均相當疲弱,如合力泰年內至今暴跌逾四成,金一文化被腰斬,部分公司股價還跌破了平倉線,如聯建光電、金一文化等。

7月8日晚間,觸及平倉線的金一文化公告稱,控股股東碧空龍翔將向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資本轉讓大部分股權,轉讓價僅為1元錢。後者的實控人為北京市海淀區國資委,將間接成為公司實控人。

對此,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稱,“從民企引入國資的案例來看,大多數還是為了解決資金緊張、質押股爆倉等危機,而非純粹為了業務發展。”深圳一家引入國資的上市公司人士對記者坦言,“公司引入國資後資金壓力明顯緩解了,股權質押比例也降低了,為了還將藉助新股東的資源來發展業務。” 此外,國資系資金的登場與國資混改推進、國資改革提速也不無關係。中信證券近期在研報中指出,目前這輪地方國資舉牌潮或與各地方先前國企改革時定下的2020年資產證券化率目標有關,而純粹靠IPO通道已經很難實現不少地方的證券化率目標。

▎變身國企影響幾何?

今年以來,地方國資動作頻頻。僅9月10日一日之內,便有怡亞通、環能科技以及英唐智控三家公司先後披露轉為國資控股或擬控股。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超過30家民營A股公司宣佈引入國資股東作為戰投,其中超過10家轉讓控股權。

從股權轉讓價來看,既有平價轉讓,也有溢價轉讓。

根據公告,安徽省國資委下屬公司擬受讓新疆潤豐及德普特投資持有的長信科技11.81%股份,交易價格為5.12元/股,與公司停牌前股價持平。

據披露,合力泰的每股轉讓價格不低於6.86 元,相較於公司停牌前股價溢價約22%,此次股份轉讓總價款可能不低於32億元。

不過,從目前看,市場對於國資入股的個股大多數卻並不買賬,如永清環保週二跌停,而三聚環保、金一文化等公司並未在國資入股後扭轉股價下跌的頹勢。

除了股價繼續下跌外,相對於股權轉讓價,大多數國資處於浮虧狀態,如科陸電子目前股價低於國資入股價超過10%,金力泰股價轉讓價高達15.5元,而公司目前股價僅5元左右。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近期市場大幅下跌,一些高比例股權質押的個股面臨平倉風險,通過引入國資股東,有利於緩解資金緊張,穩定投資者信心。不過,引入國資並不一定會提振股價,畢竟最終還是要看公司的基本面能否改善。”

“國資入股只是短暫解決部分公司的資金壓力,不見得能夠提升相關公司業績,”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對記者表示,“一些公司引入國資也是希望藉助其背景來給自己背書,但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原標題:地方國資入主民企再掀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