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資治通鑑札記602 武帝進行內外革新的不得不的原因是什麼?

嚴安上書【按:嚴安這封對策,我覺著最大的價值是提出了經濟發展之後貧富差異帶來的負面矛盾,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攀比帶來的不良社會問題。

】曰:"今天下人民,用財侈靡【按:經濟發展了。不是窮鬼的時候了。這與文帝事情賈誼寫積貯疏不是一個時代了。】,車馬、衣裘、宮室,皆競修飾,調五聲使有節族,〔蘇林曰:族,音奏。師古曰:節,止也。奏,準也。〕雜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於前,以觀欲天下。〔孟康曰:觀,猶顯也。師古曰:顯示之,使其慕欲也。重,直龍翻。觀,古玩翻。〕【按:舉例子,說明社會現象。】彼民之情,見美則願之,是教民以侈也【按:帶來奢侈的風氣。】;侈而無節,則不可贍,民離本而徼末矣。〔師古曰:贍,足也。離,力智翻。徼,要求也,於堯翻。〕【按:這裡的末應該是背離農業這個根本的其他行業。】

讀資治通鑑札記602 武帝進行內外革新的不得不的原因是什麼?

讀資治通鑑札記602 武帝進行內外革新的不得不的原因是什麼?

末不可徒得【按:其他行業也不是好弄錢啊。】,故搢紳者不憚為詐【按:下層鄉村的地主官宦們就開始搞歪門邪道。】,帶劍者誇殺人以矯奪,〔師古曰:誇,大也,競也。矯,偽也。〕【按:這裡我們最好理解為是俠客那類的人。】而世不知愧,是以犯法者眾【按:為了謀取財富而犯法的人很多。這與為了餬口而犯法不同。這是為了買奢侈品而犯法。】。臣願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貧富不相耀以和其心【按:用制度來解決問題。這裡是用制度來調節人們的心態思想。其實制度本身還不是人的思想的產物嗎?】;心志定,則盜賊消,刑罰少,陰陽和,萬物蕃也。〔師古曰:蕃,扶元翻,多也。〕【按:這裡提出了個“心志定”的問題,在色彩上頗有宋代風格。注意的是此人也是從心的角度提出了影響天下萬物的觀點。這在哲學上是與主父偃相近的。幾乎就是一派人。他是個制度學派的中國祖師爺。如果我們把大學那段話粘貼在這裡,大家就看得非常清楚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也就是說這個嚴安是有理論根據的。不過這裡嚴安同學打了個馬虎眼,因為前面說的是百姓,是縉紳俠客,此處他給改成了秦始皇了。而大學這段話是宋儒的重要指導思想。這我們都是知道的了。

】昔秦王意廣心逸【按:秦王的心太野了,不定。這個解釋可以說是別開生面的。秦帝國亡於秦始皇不收心!】,欲威海外,使蒙恬將兵以北攻胡,又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以攻越。〔睢,音雖。〕當是時,秦禍北構於胡,南掛于越,〔師古曰:掛,縣也。〕宿兵於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自經,縊也。〕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滅世絕祀,窮兵之禍也【按:秦帝國擴張而且是兩線作戰,這個看法幾乎與晁錯是一致的。】。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強,不變之患也【按:失之於強這個看法是深刻的。有著辯證法的色彩。注意二者都不在從道德上來說秦國了,也就是所謂的暴秦這樣的看法。其實都是非常的冷靜客觀的了。而強,正是武帝時期漢帝國的特點。所以說嚴安的眼光是非常獨到的。而強又和前面奢侈相聯繫,語義都是一致的。】。今徇西【章:乙十一行本"西"作"南";孔本同;退齋校同。】夷,朝夜郎,降羌、僰,略薉州,〔朝,直遙翻。降,戶江翻。僰,蒲北翻。薉,音穢。〕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龍城,議者美之;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長策也【
按:幾乎全部否定漢武帝的工作了。漢武帝這個人也是個很有個性的人,如果你很有才華,他也是非常的服你的,你可以頂撞他的。這幾位就是這樣的。最後一句話對確定這幾個人給武帝上書的時間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我們看在順序編排上,通鑑把這些放在這裡。公孫弘放在前面,那是因為公孫弘的資料裡有勸諫朔方城的問題,而且是說西南夷無所用,這就決定了公孫弘入朝肯定不會和這幾個人同一時期。通鑑這裡的編排是合理的。《漢書》說的主父偃入朝的時間是元光元年,而公孫弘則是元光五年。本文是漢武帝時期最為重要的論文。是最能說明漢武帝進行內外改革的動力的論文。基本來說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新的問題。各項原有的制度都在被突破了。可以說武帝時期的改革和對外軍事行動都是在這一大前提下出現的。】。

讀資治通鑑札記602 武帝進行內外革新的不得不的原因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