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 、要離、專諸、聶政 、豫讓 春秋戰國時期的8大刺客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在政治上縱橫捭闔,軍事上互相攻伐,除此之外,也會另闢蹊徑,採取一些非常規的手段去改變國家之間的格局,比如刺客。以此來打擊敵國,保護自己。唐代詩人李白在《俠客行》中寫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荊軻 、要離、專諸、聶政 、豫讓 春秋戰國時期的8大刺客

第八:鉏鸒(chuyu)(最失職的刺客)

簡述:鉏鸒,春秋時期晉國人,一些人認為鉏鸒不是刺客,因為鉏鸒並沒有真正的行刺,用現在的話說叫犯罪終止。但是鉏鸒在歷史上的身份的確是一個刺客。而且鉏鸒具有義士的品格。

晉靈公荒淫暴虐,厚斂於民,廣興土木,搞得晉國民怨沸騰。宰相趙盾屢屢進諫,靈公全然不聽,反有厭惡之意。

公元前607年,大夫屠岸賈獻計加害趙盾,曰:"臣有客鉏鸒者,家貧,臣常接濟之, 其感臣之惠,願效死力,可使行刺相國!"是夜,靈公和屠岸賈密召鉏鸒,賜酒食,告以"趙盾專權欺主,今使汝往刺,不可誤事。"

鉏鸒領命後潛伏趙府左右。五更,見重門洞開,鉏鸒進中門,看到堂上燈光影影,趙盾朝衣朝冠,垂紳正笏, 端然於堂上坐以待旦上朝。鉏鸒大驚,退出門外,嘆曰:"恭敬如此,忠義之臣也!刺殺忠臣,則為不義;受君命而棄之,則為不信。不信不義,何以立於天地之間哉?"乃呼於門曰:"我,鉏鸒也,寧違君命,不忍殺忠臣,我今自殺!恐有後來者,相國謹防之!" 言罷,向門前一株大槐一頭觸去,腦漿迸裂而死。時驚動了守門人,報知趙盾,趙盾嘆息不已,吩咐暫將鉏鸒淺埋於槐樹之側。

荊軻 、要離、專諸、聶政 、豫讓 春秋戰國時期的8大刺客

第七:豫讓(最敬業的刺客)

簡述:豫讓,姬姓,畢氏。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人,是晉國正卿智伯瑤的家臣。公元前453年,趙、韓、魏聯手在晉陽之戰中攻打智氏,智伯瑤兵敗身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也是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豫讓為了給主公智伯瑤報仇,從此走上了復仇之路。他先是改變姓名,冒充罪犯,混進宮廷,企圖藉借整修廁所之機,用匕首刺殺趙襄子。結果未遂。趙襄子考慮到豫讓肯為故主報仇,是個有義之人,便將他釋放。後來豫讓用漆塗身,吞炭使啞,暗伏橋下,謀刺趙襄子,結果未遂,後為趙襄子所捕。臨死時,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擊斬其衣,以示為主復仇,然後伏劍自殺,留下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歷史典故。堪稱最敬業的刺客。

荊軻 、要離、專諸、聶政 、豫讓 春秋戰國時期的8大刺客

第六:朱亥(計劃最完備的刺客)

簡述:朱亥,戰國時魏國人,隱居於市井之中,有勇力,早年在大梁當屠夫。前258年,因侯贏的推薦,成了信陵君的上賓。曾在退秦、救趙、存魏的戰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前257年,秦國大軍圍攻趙國,趙國危在旦夕,派信使來魏國求援,魏國便派晉鄙率十萬大軍前去增援。秦國知道消息後,開始威脅魏王。魏王害怕了,急命走到中途的晉鄙停止前進。信陵君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幾次促請魏王堅持出兵救趙,魏王就是按兵不動。

信陵君自己籌備馬,帶著門客們前去援趙。經過城門的時候,侯嬴把他止住,面授機宜:公子切勿魯莽行事,我有妙計一策。信陵君依計而行,從魏王的寵姬那裡竊來了虎符,把朱亥帶著到晉鄙那裡奪取兵權,朱亥當場把不聽調遣的晉鄙一鐵錘錘死。

於是信陵君順利奪取了兵權,指揮大軍前往救趙,終於擊退了秦軍,保全了趙國。這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典故。朱亥在其中發揮了一個刺客的作用。

荊軻 、要離、專諸、聶政 、豫讓 春秋戰國時期的8大刺客

第五:曹沫(績效最高的刺客)

簡述:曹沫,魯國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稱。也有一說,曹沫和曹劌是同一個人。曹劌,一作曹翽。生卒年不詳,春秋時魯國大夫,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魯莊公十年,齊攻魯,劌求見請取信於民後戰,作戰時隨從指揮,大敗齊師,一鼓作氣之典出於此。

曹沫擔任將軍,與齊國交戰,三戰三敗。魯莊公懼怕齊國,便割讓遂邑求和。但仍以曹沫為將,而齊桓公便決定與魯莊公在柯設壇結盟。當日,齊桓公與魯莊公在壇上進行儀式,曹沫突然手持匕首挾持桓公,齊桓公左右無人敢動,管仲問曹沫:“君何求?曹沫說: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於是答應還回侵略魯國得到之地。曹沫扔掉匕首,走下壇並面向北面,回到就群臣之中,面色不變,辭令如常。

齊桓公非常憤怒,想反口不還。管仲勸說:“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於是,齊桓公割還侵魯所得之地,曹沫三戰所失去之地,又回到魯莊公手中。曹沫以其忠誠勇氣和不爛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軍事理論家也當了一回刺客。

荊軻 、要離、專諸、聶政 、豫讓 春秋戰國時期的8大刺客

第四名:聶政(最讓人震撼的刺客)

簡述:聶政(?-前397年),戰國時俠客,韓國人,以任俠著稱,為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

聶政,以屠為業。韓國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廷爭結仇,潛逃濮陽,聽說了聶政的俠義之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與聶政結為好友,求聶政其為自己報仇。聶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後,憶及嚴仲子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韓都陽翟,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於階上,繼而格殺俠累侍衛數十人。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àn),遂以劍自毀其面,挖眼、剖腹自殺。其姊在韓市尋認弟屍,伏屍痛哭,撞死在聶政屍前。(一說因悲傷過度,暴死於聶政屍前)。其事蹟見《史記·刺客列傳》。

郭沫若曾據此寫歷史劇《棠棣之花》,歌頌聶政的俠義精神。

荊軻 、要離、專諸、聶政 、豫讓 春秋戰國時期的8大刺客

第三:要離(最悲情的刺客)

簡述:吳王闔閭殺死王僚登上王位後,王僚的兒子慶忌逃往衛國。慶忌很是了不起,有萬夫不當之勇,在吳國號稱第一勇士;現在衛國招兵買馬,尋找機會為父報仇。闔閭獲悉此事後茶飯不思,日夜尋思除去這個心頭大患,於是覓得一壯士。此人名喚要離。經過策謀,要離決定採用苦肉計。一天,要離在王宮與闔閭鬥劍時,故意先用竹劍刺傷闔閭的手腕,再取真劍斬斷自己的右臂,投奔衛國找慶忌去了。要離走後,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慶忌探得事實,便對要離深信不疑,視為心腹,委他訓練士兵,同謀舉事。三月之後,慶忌出征吳國,與要離同坐一條戰艦。要離乘慶忌在船頭暢飲之機,迎著月光獨臂猛刺慶忌,透入心窩,穿出背外。

慶忌詫異之極,嘆曰:“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於這樣刺我!”此時左右衛兵舉刀欲殺要離,慶忌搖著手說:“此乃天下勇士,怎麼可以一日殺死兩個天下勇士呢!還是放他回國,成全他吧!”

要離回國後,闔閭金殿慶封要離。要離辭謝不受,說:“我殺慶忌,不為做官,而是為了吳國的安寧,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說完自刎於金殿。好一個悲情壯士。

荊軻 、要離、專諸、聶政 、豫讓 春秋戰國時期的8大刺客

第二:專諸(最佳創意刺客)

簡述:專諸,春秋吳國人,吳公子光欲殺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薦給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吳內部空虛,與專諸密謀,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於魚腹之中進獻(魚腸劍),當場刺殺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乃以專諸之子為卿。

荊軻 、要離、專諸、聶政 、豫讓 春秋戰國時期的8大刺客

第一:荊軻(知名度最高的刺客)

簡述:荊軻(?-前227年),姜姓,慶氏。戰國末期衛國人,著名刺客,也稱慶卿、荊卿、慶軻, 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後遊歷到燕國,隨之由田光推薦給太子丹。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柯毫無疑問是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世代為人所頌揚,可謂婦幼皆知,就連現代的兩大名導也不放過這個題材。

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

荊軻 、要離、專諸、聶政 、豫讓 春秋戰國時期的8大刺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