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春秋戰國》是日本東洋歷史學家貝塚茂樹的一本代表作,該作者致力於研究甲骨文、金文等史料,結合現存的文獻,用嚴謹的態度整理將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小事件整體成《春秋戰國》一書。

書中涉及的史料十分廣泛,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形態等各個方面。事件安排上,以時間為序,這樣顯得脈絡清晰,幫助讀者梳理和理解。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史上最動盪的時期,也是中華文明發展最迅速的一個時期。可以說這是最亂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歷史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士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知識分子開始大放異彩,百家爭鳴的局面由此形成。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春秋戰國》——貝塚茂樹 著

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後同時出現在中國、西方和印度等地區的人類文化突破現象稱之為“軸心時代”(Axial Period)。

這正是我們的春秋戰國時期,此時的中國,誕生了孔子、孟子、老子等一批優秀的教育家,形成儒家、道家等一系列學派,中國哲學開始興起,教育家與政治家開始結合,他們對當時的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一時期的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是新舊交替的過度時期。舊的奴隸制度分崩瓦解,開始蕩然無存,新的制度與文化開始醞釀。

儘管我們經常把春秋戰國放在一起討論,但是這兩個時期其實有著本質的區別。就像王夫之所說的那樣:“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也”。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諸子百家

01

政治:從世卿世祿制到官僚制度的變遷

《詩經·小雅·北山》中記載:西周時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也就是說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周王朝所建立的制度與文化對春秋時代的人們影響深遠。

春秋時期政治上所奉行的是世卿世祿制。所謂“世卿”,就是天子或諸侯國下的貴族所擁有的官職,可以世世代代、父死子承,這樣連任下去。換句話說,貴族永遠是貴族,不管孩子有多糟糕,都可以直接繼承父親的高官。

“祿”就是指錢財的意思。我們有個成語叫“高官厚祿”,就是指職位高,待遇優厚。所謂“世祿”,就是祖輩所積累的錢財、土地的稅收等都可以世代傳承,子承父業

在春秋時期,實行的便是這種世卿世祿的制度,階層固化嚴重,普通平民很難改變自己的現狀。即便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其父也是士階層的官員。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一、春秋:尊王攘夷

此時的周天子雖然式微了,但是名義上仍是各諸侯國的王,地位高於齊、晉、秦、楚等諸侯國。

在這種情況下,各國霸主,先後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尊王攘夷”就是指尊奉周王為中原之主,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他也是受天子之命成為霸主,替天子率領諸侯去抵禦戎、狄或楚國的入侵,保護中原。

到了春秋末期,封建制度開始崩潰,各國為了土地,肆意地發起戰爭,貴族內部對土地也開始爭奪,就如同現代人搶著分割財產一般。土地任意地被交換與買賣,此時的貴族制度已經無法維持了。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二、界限:三家分晉

春秋與戰國的一個分水嶺便是“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事件。晉陽之戰使得晉室越來越衰敗,晉國基本被趙、韓、魏所佔;齊國的呂氏政權經歷了齊桓公等九代國君後,被田氏所取代,由此拉開了戰國的序幕。

徐中舒先生曾說:“孔子沒後,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這是霸主時代存亡絕祀所絕對不能容忍的事。這是封建社會君主等級制開始崩潰的信號。”

如果說春秋時期大家還是在“周禮”的外衣下發動戰爭,而到了戰國便撕下了這層外衣,為了利益進行赤裸裸的戰爭。這時候完全“禮崩樂壞”,其中“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便是一個開端。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三家分晉

三、戰國:軍功爵制

春秋時的世卿世祿制再難維持,開始轉變為戰國時的官僚制度。

所謂“官僚制度”,就是指用軍功爵製取代世卿世祿制。所謂“軍功爵制”,就是指凡是建立軍功的人,不管出生如何,按照軍功的大小可以享受爵祿。而那些沒有軍功的宗室貴族,將失去世襲的特權,取消爵位。

軍功爵製出現的第一個原因便是法家的盛行。

軍功爵制在秦國實施地最為徹底。秦國地處偏遠,經濟不發達,所以根基不穩,貴族勢力較弱。這一缺點反而成全了秦國,秦國率先在全國推行法家的政策,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大力推動了秦國的發展。

商鞅變法中明確規定:無論地位高低,戰爭的賞罰以敵人的首級計算。也就是說,

軍功越大,得到了官職越大。同時規定,宗室王族如果沒有軍功不列入王族籍冊,沒有功績,雖為富人也不能享受奢華的生活。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商鞅變法

軍功爵製出現的另一個原因便是郡縣制取代了分封制。

春秋時期,國君會將土地等賜給有功之人或者本族之人,獲得分封的土地可以世代繼承,也就是說土地是世襲的戰國時期開始出現郡縣制,將都邑稱之為“縣”,由中央直接管轄,並由皇帝任免郡守或縣令進行管理,不可以世襲

所謂縣,在古代是“懸”字,表示“從屬”的意思,即從屬於中央。而“郡”則是“群”字,也就是統轄幾個縣的群。郡縣制打破了土地世襲制,為軍功爵制提供了物質基礎。

從春秋到戰國,政治上實現了由世卿世祿制到官僚制度的歷史變遷。世襲制度被取代,庶民地位得到上升。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郡縣制

02

文化:從公學到私學的變遷

從夏商周開始,教育一直是“學在官府”,官師是合一的。師氏、大司樂、樂師等都是國家官員,同時擔任各級學習的老師。同時,政教也是合一的。學校既是施教的場所,也是進行政治活動的宮廷。

此時的學術和教育都是被王宮及各級政府所把持的,民間沒有學校,普通庶民也無法進行學習。即所謂的“禮不下庶人”

“學在官府”的主要原因是隻有官府有書本、有樂器、有學校,而民間缺乏這些。最開始官府採用的“樂教”,用音樂來教化人民,後來演變為“詩教”,通過詩詞歌賦來教化人民。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學在官府

隨著貴族制度的沒落,周天子權勢下降,“學在官府”開始演變為“學在四夷”。官府的學術散落到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所處之地。

曾經的官吏(老師)因為國家沒落而到各諸侯國去謀取出路,而各諸侯國也需要這類人為他們提供服務,因此產生了“士”這個階層。

為了爭權奪利、稱霸天下,各諸侯國養士風氣盛行。因為“邦無定交,士無定主”,有能力的“士”隨時有可能放棄前主,另棲良枝,所以士的身價越來越高。大家紛紛去“從師”,慢慢地,私學便開始盛行了。

到了春秋末期,孔子打破了“學在官府”的格局,辦立私學,招收普通庶民為弟子,給了平民百姓學習的機會。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孔子畫像

戰國的社會環境以及私學的盛行導致了大家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

一、從重義到重利的變遷

春秋時期,“禮”被看作是治國的根本。人們推崇“仁”“義”“禮”“智”“信”,即便是春秋末期的一代聖人孔子,也用盡畢生之力呼籲重建周公創建的周文化,孔子所說的“克己復禮為仁”中的“禮”便是指西周之禮。

從西周到春秋末期,大家談到的“利”一般都是指“公利”,即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社稷的利益,而不是個人的利益。此時的“利”相當於“義”的結果。所謂“義以生利”便是這個道理。

春秋時的重義主要表現為要盡心為天子做事,為天子解憂。

《春秋》中記載,公元前63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襄王派人去向晉求救。

狐偃對晉侯說:“求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繼文之業,而信宣於諸侯,今為可矣。”

晉侯聽取了狐偃的建議,侍奉周天子回到王城。也就是說,對於國家而言,要幫助天子才是“大義”。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春秋末期諸侯圖

到了戰國,從國家到百姓,從集體到個人,做事的出發點便變成了“利益”。

所謂“重利”,就是把能否獲得“利”作為判斷的標準。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這是戰國時期的真實的寫照。

《孟子·梁惠王上》中記載,梁惠王見到孟子的第一句話就是關於“利”。原文如下: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意識是“老先生,您不願千里來到這裡,一定是有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庭有利,普通人說怎樣使我自身獲利”。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孟子見梁惠王

著名縱橫家蘇秦,最開始窮困潦倒,“妻不以為夫,嫂不以為叔,父母不以為子”,他的所有家人都嫌棄他。等到他手握六國相印衣錦還鄉時,此時父母誠惶誠恐,親人在他面前卑躬屈膝。血濃於水的親情都抵不過“重利”的價值取向。

戰國時期,大到國家邦交,小到人際關係,都表現出利益至上的價值觀。

從春秋到戰國,人們的價值觀從“重義”演變為“重利”。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蘇秦、張儀畫像

二、從重信到重計的變遷

春秋時期,“信”被人們公認為是國家的寶物,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就必須“重信”。

“宋襄之仁”的故事便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宋襄公因為受辱而暴怒,入侵了鄭國。此時鄭國向楚國求救,楚軍與宋軍在泓水對峙。

楚軍打算渡水進攻的時候,宋襄公的左師目夷說:“敵軍眾多,趁他們還沒全部渡過泓水,請攻擊他們。”宋襄公沒有同意。

等到楚軍全部渡河,但還沒擺好陣勢,目夷再次建議出擊,宋襄公依舊拒絕了。最後宋襄公受人指責時,他說:“敵軍還沒擺好陣勢,趁機攻打,這不是君子所為。”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宋襄之仁

面對如此緊急的情況,宋襄公依舊遵守戰爭規則,堅守心中的“道義”。到了戰國時期,外交由春秋時的“信義外交”演變成了“謀略外交”。

劉向曾說:“孟子、孫卿儒術之士,棄捐於世;而遊說權謀之徒,見貴於俗。”

到了戰國,像孟子這樣的儒家代表並不受歡迎,那些陰謀家、縱橫家受到各諸侯的待見。

最典型的便是縱橫家蘇秦與張儀,他們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宣揚自己“合縱”或“連橫”的思想,最終官居高位,深得各王的歡心。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張儀

比如張儀欺騙楚懷王事件。秦國想要攻打齊國,但是此時齊國與楚國為同盟國,於是派張儀去楚國破壞同盟。

張儀對楚懷王說:“秦國願獻出600裡封地,並讓秦國公主服侍大王您左右,秦楚聯姻,結為兄弟。”

楚王一聽非常開心,撕毀了與齊國的同盟。可是等到真正讓秦國獻出封地時,張儀說:“我有秦王賜給的6裡封地,願意把它獻給楚王您。”

從600裡變成6裡,明顯是背信棄義的行為。可此時的楚國如果與秦國單打獨鬥,並非秦國對手。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

顯然,到了戰國時期,大到邦國之交,小到個人交往,都不再“重信”,而是“重計”。只要能達到目的,哪怕不擇手段,似乎也無可厚非。

背信棄義在戰國時期是常態

《春秋戰國》:從政治和文化看春秋戰國的歷史變遷

張儀欺騙楚懷王

結語

《春秋戰國》這本書內容全面且嚴謹,語言通俗且幽默,觀點獨到不偏頗,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全面的春秋戰國的畫面。儘管我們把春秋戰國放在一起談論,但是其中發生了

從世卿世祿制到官僚制度的變遷、從公學到私學的變遷、從重義到重利的變遷、從重信到重計的變遷等歷史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