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保經銷商還是消費者?英菲尼迪「挑戰者」之年的艱難選擇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2017年4月13日,英菲尼迪在上海開展了一場盛大的發佈會,在會上英菲尼迪發佈了全新“挑戰者”品牌戰略,正式將“敢愛”戰略移師至“挑戰者”。那麼從去年4月開始,“挑戰者”戰略已經落地實施一年多的時間了,戰略的轉變對於英菲尼迪發展有無實質性的幫助呢?

究竟保經銷商還是消費者?英菲尼迪“挑戰者”之年的艱難選擇

銷量見真章

直到目前為止,英菲尼迪在華僅有兩款國產車型,而通過數據顯示,東風英菲尼迪在2017上半年即“敢愛”與“挑戰者”的交接時期銷量共達到了1.31萬輛;而進入2018年即“挑戰者”戰略中期,1-6月銷量則跌至1.15萬輛,同比下跌9.8%。如此對比,則足以看出“挑戰者”戰略實施一年多以來的窘況。

究竟保經銷商還是消費者?英菲尼迪“挑戰者”之年的艱難選擇

儘管如此,東風英菲尼迪總經理陸逸在北京車展期間還是說出了一番豪言壯語:“東風英菲尼迪將通過各個層面的突破努力,以昂揚的鬥志和信心實現2022年銷量三倍增長、突破15萬臺的長遠目標。”但事實上,陸逸的這番說話,似乎更多的只是在安慰著躁動不安的經銷商夥伴們罷了。

取消免費保養挽留經銷商?

自“挑戰者”戰略發佈以來,英菲尼迪可謂是風波不斷,先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17上半年汽車品牌信心指數研究》報告顯示,在最終公佈結果的44個品牌中,有12個品牌的經銷商信心不足,英菲尼迪位列其中。

後在同年的7月,英菲尼迪經銷商出現退網情況,導致浙江部分地區的部分車主無法享受正常售後服務。有媒體報道稱,溫州、義烏兩地有超過100位英菲尼迪車主無法享受該品牌承諾的保養內容,不得不驅車數百公里到其他城市解決維修保養問題。

究竟保經銷商還是消費者?英菲尼迪“挑戰者”之年的艱難選擇

進入2018年,銷量進一步下跌也導致經銷商更加躁動不安,基於此前經銷商不滿以及退網風波後,英菲尼迪也開始想盡辦法為經銷商尋求利潤點,因此在今年2月,英菲尼迪就宣佈取消了全系9次免費基礎保養(約合4年/10萬公里)的服務,轉而以購車贈送保養的形式存在,而截止時間則為6月尾。當踏入7月1日後,英菲尼迪算是正式結束了免費保養的時代。

究竟保經銷商還是消費者?英菲尼迪“挑戰者”之年的艱難選擇

不少的消費者認為,保養、修車是目前經銷商主要的盈利點。如此看來,結束免費保養頗有挽留討好經銷商的味道在這其中,但從另一方面看,英菲尼迪這樣的做法似乎成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型行為。

究竟保經銷商還是消費者?英菲尼迪“挑戰者”之年的艱難選擇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根據此前英菲尼迪的規定顯示,所謂的免費保養與雷克薩斯的免費保養並不一樣,雷克薩斯基本是根據隨車附送的《用戶手冊》中所規定的執行,車主能夠真正的享受到免費保養。但對於英菲尼迪來說,所謂的免費保養僅僅只是基礎保養,即更換半合成機油與機油濾清器等,一旦車主其它的易損件出現問題,那麼還是得自費保養。

而在英菲尼迪取消免費保養的同時,全系車價均下調了一萬元,其實算一算,9次的免費基礎保養價格也基本在這個價位上,所以英菲尼迪實際上只是換了種方式來優惠消費者。但對於一些潛在消費者來說,他們其實並一定會領情,畢竟車價能夠通過終端優惠實行減免,但你原有的免費保養取消了則會顯得相當不厚道,如此一來,必定讓消費者對其印象分大大減少。

保經銷商還是消費者?這樣看來,似乎兩者都沒有保到。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至於陸逸之所以能說出那番豪言壯語,除了安撫經銷商之外,也因為英菲尼迪推出的“5 IN 5”計劃。所謂的“5 IN 5”計劃事實上就是以QX50為原點,東風英菲尼迪將在未來5年導入5款國產新車。而五款新車規劃中,還涉及了兩款電動/e-POWER混動車型。

究竟保經銷商還是消費者?英菲尼迪“挑戰者”之年的艱難選擇

在文章前段也提及過,目前東風英菲尼迪僅有兩款國產車型,分別為Q50L以及QX50。以2018上半年這兩款車的銷量表現來看,倘若不加急國產進程,或許陸逸那番豪言壯語只會淪為被人恥笑的把柄罷了。

寄予厚望的QX50表現一般

隨著“挑戰者”戰略的深耕,被譽為英菲尼迪的翻身之作——QX50終於在6月正式上市,但全新QX50上市的第一個月,它僅僅只貢獻2095輛的銷量成績。這與它樹立的競品NX300、XT5、X3等車型銷量都相距甚遠。

究竟保經銷商還是消費者?英菲尼迪“挑戰者”之年的艱難選擇

誠然QX50裝配的那臺堆滿了黑科技的可變壓縮比2.0T發動機略為亮眼,但考慮到英菲尼迪的品控問題,不少的消費者又似乎不敢當英菲尼迪的第一批小白鼠,如此一來,這款前驅+CVT的“豪華性能SUV”則又顯得毫無優勢可言了。

總結

“挑戰者”戰略實施一年多以來,英菲尼迪可謂是動盪不安,正如上述那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僅兩款的國產車型實在難以讓東風英菲尼迪在銷量上有亮眼的表現。或許英菲尼迪在未來進入電氣化時代之後,導入更多的車型才會有截然不同的處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