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废柴”现在为什么比“全才”过得还好?

“你都只会一点儿?”

看着面试官从镜片上方投来的目光,小李慌了神。

毕业前夕小李碰壁了N次,被拒的理由都差不多——学艺不精。

他拉着我们大吐苦水,一把鼻涕一把泪,委屈的不行,“谁说艺多不压身?这些年学了那么多,怎么一家企业都看不上我!”

“哥们别急,你看我各种挂科,最后不是也拿到offer了么?”

被小徐这么一安慰,小李更郁闷了。

当年的“废柴”现在为什么比“全才”过得还好?

小李和小徐是室友,一个“全才”一个“废柴”。

小李又刻苦又有才,别人主攻一个就业方向,他一下子选了仨,还报了双学位。

我们穿着拖鞋,拿着两本书走向教室的时候,经常看到他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一阵旋风一样赶到教室,下课后又狂风暴雨般奔向下一个课堂……

晚上回寝室,他的各科作业一铺开,那场面简直像是开大会,奋斗到十一点熄灯都弄不完,为此他还常常偷电,舍管大爷发现了也不管,还捋着胡子点点头道,这孩子是个人物啊……

虽然他成绩不怎么突出,不过各科老师都会时不时表扬他一番,“你们看看小李,同时学三个方向,还修着双学位。再看看你们,就一个方向还不好好学!以后人家机会比你多了去了!说的就是你,小徐!”

小徐和小李截然不同,别说双学位了,他任何方向都不想选,因为他学不会呀。

什么数学英语一类的基础课,他根本玩不转,大学四年又是补考又是重修的忙的不亦乐乎。

就连系里面都看不下去了,好几次找他“谈心”,说小徐你这么下去不行啊,别人挂科按学科计数,你倒好,直接按学期计数!

不过即使这样,系里也不忍心开除他。

在一节普通的电脑制图课上,他让我们开了眼,老师给了简单题让我们入门,我们都画得歪歪扭扭,上交走样的图纸。

小徐则用机器指令画出了一张云中露出马头的“神马都是浮云”。

老师当时就震惊了,说这是你画的?

小徐一看老师表情,就知道这次玩儿过火了,他老老实实低头认错,在老师监督下画了一幅又一幅图纸,画到最后一张,老师拍拍他肩膀,小子不想退学就来找我,我给你加课!

当年的“废柴”现在为什么比“全才”过得还好?

慢慢的我这俩同学就出了名了,一个“啥都会”,一个“除了‘神马都是浮云’啥都不会”。

后来校园招聘会,我们见小李拿着成绩单,去各个企业面了个遍,回来以后信心十足,说不知道是去月薪一万的企业当技术,还是去月薪八千的企业当管理,简直愁死了。

小徐就没那么春风得意了,别人看他成绩单,第一句话就问他,小子你后台挺硬啊,这种成绩居然还能毕业。

转变是在实习期,小李干了几天,却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懂。

涉及到专业问题,他只懂表面的那点儿皮毛,根本拿不出手,解决不了问题,领导要求他调岗,他直接不干了,又换了家公司,结果还是胜任不了。换了几次工作,圈子里好像都知道了他是个绣花枕头。

小徐则在恩师的推荐下进了一家中外合资的工厂,不显山不漏水干了俩月,直到有次革新产品,图纸发过来就连老技工都看不懂,这小子拿过图纸,三言两语就给工人们念叨明白了。

厂长大惊,说我们这儿还有这等人物?又让他制作几张草图,发现他功力太深,最后一口一个“专家”叫着,让他当了工程总监。

当年的“废柴”现在为什么比“全才”过得还好?

小李和小徐的故事,我们当局者根本猜不到结局。

但是当初谁又会想得到步入社会之后,只会一项技能的“废柴”会比“全才”活得更滋润?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我们真正能踩在脚下去走的,也就那么几条而已。

路要往深里走,才能走得到终点

,只是浅尝辄止的每条路都走走,看看沿路风景,一抬头你才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几条路之间原地转悠。

小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一点了我们又被要求不能偏科,要面面俱到,再后来甚至有“木桶原理”来告诉我们决定水平面高度的往往是最矮的那块木板……

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一个人想要在某个领域有点儿建树,不舍弃一些东西是不行的。

懂得多好吗?

当然好,当一个工科生大谈历史,或是一个文科生知道电子原理的时候,大家会夸你,“你知识面真广,啥都知道”、“你太厉害了,真是全才!”

可是当你不能精专某一领域,不能有自己特点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干啥啥不成,背着一身夸奖却连谋生都成问题。

面面俱到,放到今天这种知识爆炸的时代,基本上意味着“面面不到”。

“一招鲜,吃遍天”似乎不论在什么时代都不会过时。

如果哪天有个人向你炫耀,说他全面发展,当了全才,你大可微微一笑:我精通一样学问就能比你强!

当年的“废柴”现在为什么比“全才”过得还好?

路子多了不一定走得到头

只有一条路说不定才能走到终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