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調·五代篇

千年調·五代篇

一、序言

朱李石劉郭,

梁唐晉漢周,

都來十五帝,

播亂五十秋。

——施耐庵

中國封建史上,共出現過三個大亂世:

一個是東周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500餘年的亂世,直到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事情才算完結。

千年調·五代篇

第二個時期是自西晉建興四年(公元316年)的五胡亂華開始,到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楊堅滅陳統一中國為止,中原大地經歷了270餘年的大混亂。

千年調·五代篇

第三個亂世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五代十國”。

千年調·五代篇

“五代十國”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的十國世家年譜,它在三個大亂世中,是時間跨度最短的,前後只有53年,但政權更替也是最頻繁的——短短五十餘年,中原先後經歷過五個朝代!而這一切的源頭,我們還要從唐朝末年講起。

二、白馬之禍

說起唐朝末年,就不得不又提起鹽販子黃巢。

千年調·五代篇

黃巢起義

託我國優良傳統“槍打出頭鳥,刀砍地頭蛇”(增廣賢文)的福,歷次的農民起義,第一批揭竿而起的出頭鳥,通常無法直接通關,大都成為別人的一波助攻,然後默默地撲街。

黃巢也不例外,他在為他的對手朱溫【又名朱全忠(點擊藍色字可閱讀朱全忠的精彩故事~)】、李克用送上神助攻後,被他外甥給撲街了。黃巢掛了之後,朱溫進封“梁王”,盤踞河南;李克用進封“晉王”,盤踞河東。雙方誰都不服誰,梁晉爭霸賽正式開打。

千年調·五代篇

爭霸賽前期,朱溫在明知令不了諸侯的情況下,依然於唐天覆元年(公元901年)攻入關中,把天子挾了。

緊接著在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做掉了天子唐昭宗,另外立了一個皇帝,是為哀帝。

之後,他為了控制唐朝政權,又在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2月9日),“殺德王裕等九王於九曲池”(《新五代史·梁太祖本紀》),幹掉了唐昭宗的九個兒子。

接下來的3月,朱溫把和他政見不同的裴樞、崔遠、獨孤損等人全部罷官。

三個月後,朱溫於滑州白馬驛(河南滑縣),一夜之間殺盡左僕射裴樞、靜海軍節度使獨孤損、右僕射崔遠、吏部尚書陸扆、工部尚書王溥、守太保致仕趙崇、兵部侍郎王贊等及其隨從百餘人,並“令投屍於河”(《舊唐書·哀帝紀》),史稱“白馬之禍”。

千年調·五代篇

這事之後,唐政權的統治基礎實際上已經被掃除乾淨了。兩年以後,唐天佑四年、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溫廢帝自立,改國號“梁”,史稱後梁,唐朝正式滅亡。

千年調·五代篇

三、開平通寶

一套組合拳下來,朱溫不但搞定了200多年的唐朝,還讓他在梁晉爭霸賽開場不久就完全佔據了場上主動,整個中原除了李克用和

劉仁恭(點擊藍色字可閱讀劉仁恭的精彩故事~)僅能自保外,其餘的勢力不是被吞併,就是上表乞封,朱溫的權勢達到了頂峰。

千年調·五代篇

新國家雖說是建起來了,但它的統治範圍僅限於河南、山東兩省,加上河北、湖北、陝西等的一部分,是典型的地方政府(後梁的地盤是五代中最小的)。一般來說,這種地盤小、影響力弱的政權,都有種自卑感。為了不讓人瞧不起,也為了證明它自己根正苗紅,就會拼命去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除了發國書、張榜公告之外,就只剩下鑄錢了。

鑄錢這事,也算是把雙刃劍。要放在天朝上國,海內歸一、萬邦來朝,你鑄的錢,成為了大家都認可的硬通貨,周邊國家爭相使用,這也是一種國家實力強盛、聲名遠播的象徵。但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副風雨飄搖的短命相,那鑄錢這種行為,就有種人要依靠往胸口上貼胸毛才能證明自己是男子漢的尷尬。

很不幸,朱溫就屬於後一種。在朱溫自卑心理的驅使下,五代的第一種貨幣——開平通寶誕生了。開平通寶,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千年調·五代篇

四、長線任務

宣示主權的一套程序走完,服氣的自然服氣,不服的依然不服。朱溫本人也很清楚,上面那些都是過場,要讓人服氣,打才是主線任務!於是,朱溫和李克用在短暫消停之後,又投入到轟轟烈烈的互懟運動中去了。

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5月),“梁祖遣其將康懷英率兵十萬圍潞州(山西長治)”(《舊五代史·唐書·武皇帝紀》)。朱溫之所以如此重視,是因為潞州原本就是他的地盤。一年前,朱溫去打劉仁恭,劉仁恭向李克用求救,於是李克用圍魏救趙,直接攻陷潞州,切斷了梁軍的運輸線,朱溫才不得已撤軍。現在,朱溫已經騰出手來,誓要一雪前恥:“我是皇帝(雖然是自封的),李克用不過是一個地方軍閥,憑什麼和我抗衡!”

千年調·五代篇

李克用

朱溫沒有想錯,李克用確實不用和他抗衡,因為李克用不久就死了。在潞州被梁軍圍困大半年後,梁開平二年(公元908年),“正月辛卯,克用卒,年五十三。子存勖立,葬克用於雁門”(《新五代史·唐太祖本紀》)。兩個老冤家,懟了幾十年,朱溫終於把李克用耗死了。

但朱溫還沒來得及笑,就被二代晉王李存勖打回了老家,“五月己丑,潞州行營都虞候康懷英及晉人戰於夾城,敗績”(《新五代史·梁太祖本紀》)。之後的李存勖,像打了雞血一樣,四處惹事,先是挑唆王鎔和王處直公開反梁,跟著又在柏鄉(河北邢臺)大敗梁軍,然後又擺平了河北三鎮。

千年調·五代篇

這一番折騰下來,朱溫受不了了。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5月),朱溫積勞成疾,已經病入膏肓,這時候他想起自己還沒立繼承人,於是準備立他最喜歡的養子朱友文為太子。不曾想,這事被朱家二小子朱友珪知道了,二小很生氣。6月22日,朱友珪和小夥伴馮廷諤組成了弒君二人組,“夜斬關入,至寢殿,侍疾者皆散走……馮廷諤刺帝腹,刃出於背”(《資治通鑑》)。這一刀下去,哪還有活命的道理?於是,“戊寅,皇帝崩”(《新五代史·梁太祖本紀》)。

五、後 唐

上半場,朱溫佔據了場上主動,卻沒有能把優勢轉化為得分,反被李存勖打了幾次漂亮的防守反擊,最後還被自己兒子殺掉了。

朱友珪做掉他爹,上臺以後不到半年,就被他弟弟朱有貞趕了下來。經過這一番折騰,後梁元氣大傷,而另一邊的李存勖卻一再做大,後梁只能依靠大將楊師厚苦苦支撐。

千年調·五代篇

楊師厚

梁貞明元年(公元915年3月),後梁最後的屏障——楊師厚病逝於鎮州(今河北正定)。李存勖的臉上樂開了花,親自帶兵襲德州、澶州,後梁軍隊一觸即潰,慘敗!

第二年春天,朱有貞不服氣,命令馬仔王檀率軍北上,直奔晉陽(山西太原),想去抄李存勖的老巢。雖說最終沒有把城打下來,但還是在晉陽周圍狠狠的搶了一筆!

這下,朱有貞的氣順了,李存勖卻差點背過氣去。他長這麼大幾乎都是以打人為主,從來沒有被人打過,這次卻被朱有貞擺了一道,他哪裡咽得下這口氣!於是梁貞明四年(公元918年),李存勖調集十萬大軍親征,“六月,渡水擊彥章,破其四寨……十二月,進軍臨濮,梁軍追之,戰於胡柳,晉軍大敗,周德威死之。梁軍暮休於土山,晉軍復擊,大敗之。”(《新五代史·後唐莊宗本紀》)

經過了半年的拉鋸戰,李存勖雖然殲滅了後梁近三萬精銳,然而自己也損慘重,還把大將周德威賠了進去。於是,雙方又開始了對峙,倒不是李存勖吃不掉後梁,而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千年調·五代篇

周德威

樑龍德三年、後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4月),“帝升壇,祭告昊天上帝,遂即皇帝位,文武臣僚稱賀”(《舊五代史·唐書·莊宗本紀》)。李存勖在準備了五年之後,正式登基稱帝,復國號為唐。

這一步走得相當高明,唐朝滅亡至今不過十六年,李唐昔日的輝煌和今天中原的破敗景象,在老百姓心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傻子都知道,唐朝好,梁朝孬!李存勖在這個時候恢復國號,宣佈承續李唐皇祚,瞬間就收買了大量人心!

正是李存勖的這一舉動,使得從那時開始,直到《舊五代史》出書前,中國的所有割據政權,包括契丹,把後梁看作是“閏朝”,而不是正統。由此可見,確立一個正確的方針是多麼的重要。而方向的正確所帶來的成效也是槓槓滴:後唐建立以後,只用了半年時間,就搞定了後梁。

11月19日,後唐兵臨開封,“盜竊傳國寶奔於唐。戊寅,皇帝崩。梁亡”(《新五代史·梁末帝本紀》)。後梁享國十六年,立三帝,正式滅亡。

六、內 亂

經過了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幾十年的努力,終於把老對手朱家幹趴了,建立了五代時期疆域最遼闊的後唐。

千年調·五代篇

後唐滅梁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梁錢,鑄新錢。把開平通寶統統回爐,重新鑄成唐朝的行用錢——開元通寶

中原算是安定了,但是李存勖卻並不消停,他在積蓄力量,準備攻滅前蜀。同時,個人生活也不消停。

由於他本人喜歡演戲,所以對伶人特別寵信,“又別為優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為王,至於為天子,常身與俳優雜戲於庭”(《舊五代史·伶官傳》)。

千年調·五代篇

除了伶人,他還寵幸宦官,身邊的宦官最多的時候,有近千人。但李存勖對這種不正常現象並沒有足夠的重視,還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江山永固。他的這種迷之自信,在滅掉前蜀後,達到了頂峰。

唐同光三年(公元926年9月),李存勖兵分兩路伐蜀。兩個月後,蜀主王衍投降,前蜀滅亡。

此時的後唐,雖然在疆域上達到了極盛,但在國內,已是一片亂像:皇宮裡“諸伶人出入宮掖,侮弄縉紳,群臣憤嫉,莫敢出氣,或反相附託,以希恩倖”(《舊五代史·伶官傳》);地方上,政制混亂,政出多門,“是時皇太后誥,皇后教,與制敕交行於籓鎮,奉之如一”(《資治通鑑》)。

俗話說,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久,李存勖的輪迴來了。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2月),鄴城兵變,李存勖派大將李嗣源前往討伐,哪知李嗣源半路反了水,帶著叛軍回來打李存勖。李存勖只得慌忙組織抵抗,但為時已晚。

4月1日,李嗣源攻入洛陽,“帝為流矢所中,亭午,崩於絳霄殿之廡下,時年四十三”(《舊五代史·唐書·莊宗本紀》)。英武了半生的李存勖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掛了。

接著,李嗣源登基,是為後唐明宗。

千年調·五代篇

七、天成元寶

後唐明宗登基以後,也開始了他的折騰。話說折騰這事,可以往壞了折騰,但也可以往好了折騰,萬幸的是,李嗣源就是後一種。他是五代時期少有的明君,剛一登基,就開始動手解決前任留下的爛攤子。在整飭吏治、減免賦稅、剷除伶宦、節省財政、削弱藩鎮等一套標準動作做下來以後,國家開始穩定,政治變得清明,百姓慢慢富裕起來。中原大地在動亂了幾十年之後,又開始恢復了生機,人們又看到了昔日大唐盛世的影子。

千年調·五代篇

老百姓富裕了,商業也漸漸繁榮起來,這就使得用於流通的銅錢慢慢變得不夠用了。於是,在市場經濟的需求下,五代的第二種貨幣——天成元寶誕生了。

千年調·五代篇

五代十國·後唐天成元寶,馬定祥舊藏,昔被列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大名譽品,極珍罕,美品 中國嘉德2006年春拍成交價:RMB 99000

千年調·五代篇

五代後唐·天成元寶 天眷堂微拍140-12成交價:RMB 48410

李嗣源本是李克用的養子,年紀比李存勖還大,他登基的時候,已經六十歲了。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11月),李嗣源病危,他家二小子——秦王李從榮準備“趁他病,要他命”,結果反而被病重的老爹幹掉了。你沒有看錯,這次惹事的又是二小子!從劉仁恭到朱溫再到李嗣源,二小子坑爹無止境……

被李家二小子這麼一番折騰,耗盡了李嗣源最後的精力。“戊戌,帝崩於大內之雍和殿,壽六十七。” (《舊五代史·唐書·明宗本紀》)

皇帝掛了,二小子也掛了,皇位自然而然落到了三小子李從厚手裡,是為後唐閔帝。

千年調·五代篇

後唐閔帝李從厚

不過他只做了五個月的皇帝,就被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趕下了臺。而李從珂得到皇帝位的方法,曠古爍今:他是哭來的!

八、哭得帝位

話說三小子李從厚繼位以後,對兩個手握重兵的人很是不爽:一個是他爹的養子,鳳翔節度使李從珂;一個是他爹的女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於是,三小子想出了一個讓他們互換防區的主意:把李從珂調到河東,把石敬瑭調到成德,這樣一來,兩人人生地不熟,肯定嘚瑟不起來了!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調令發下去以後,等來的不是兩人的調動,而是李從珂造反的消息!三小子大驚,立即組織軍隊平叛。唐應順元年(公元934年3月),朝廷五路大軍圍攻鳳翔,因為鳳翔城不是重鎮,城低河窄水也淺,無法防守。所以,在朝廷重兵的大力攻擊下,鳳翔城東西關的小城先後失守,李從珂的部隊傷亡很大。

千年調·五代篇

在這緊要關頭,李從珂開始了他的影帝級表演:他把上身的衣服脫了個乾淨,露出一個個傷疤,然後站到了城牆上,嚎啕大哭:“我年未二十從先帝征伐,出生入死,金瘡滿身,樹立得社稷,軍士從我登陣者多矣。今朝廷信任賊臣,殘害骨肉,且我有何罪!”(《舊五代史·唐書·末帝紀》)

這一哭,聲淚俱下,撼天動地,直接就把朝廷大軍的心哭軟了。羽林指揮使楊思權、都指揮使尹暉等攻城將領,當即調轉槍口,臨陣倒戈,朝廷軍隊大敗。李從珂隨即擁兵東進,一路上,各郡縣都望風而降。三小子被嚇尿了,倉皇逃出京城。

4月3日,李從珂進入洛陽城。進城當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衝到後宮,繼續他的影帝級表演。“帝入謁太后、太妃,至西宮,伏梓宮慟哭”(《舊五代史·唐書·末帝紀》),向太后、太妃們哭訴自己是如何忠心,而三小子卻容不下他,不是他想造反,而是被逼無奈等等。一群大男人都被他哭軟了,何況一群女人?

於是,第二天,太后下詔廢三小子為鄂王,命李從珂為監國。

4月6日,“乙亥,皇帝即位”(《新五代史·唐末帝本紀》),是為後唐末帝,改元清泰。

千年調·五代篇

李從珂用兩場大哭,哭成了皇帝。可見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亦真亦假,無可挑剔!

九、影帝之爭

一個手握重兵的人,哭成了皇帝,自然就對另外一個手握重兵的人——石敬瑭十分不爽起來。石敬瑭對此也心知肚明,所以在參加完李嗣源的葬禮之後,他也不敢提出要回晉陽,再加上他當時有病,最後竟然瘦成了人幹。妻子李氏趕忙向母親曹太后求情,讓李從珂放石敬瑭回晉陽。李從珂看到石敬瑭病成這樣,估計不會構成什麼威脅,就順水推舟做了個人情,讓石敬瑭回到了河東。

千年調·五代篇

石敬瑭回去之後,積極總結了革命工作的經驗教訓。之後,他也為我們獻出了一段影帝級的表演——裝病,以此來麻痺另一個影帝李從珂。另一方面,他幾次以契丹侵擾邊境為名,向李影帝索要大批軍糧,為自己以後作打算。

話說這李影帝的演技毋庸置疑是一流的,打仗也算還過得去,但是講到玩政治,就完全不是石影帝的對手了。所以對於石影帝的要求,都儘量答應。石影帝一邊裝病,一邊趁機做大。在李影帝派人慰勞石影帝手下的將士時,石影帝的手下居然有人高呼萬歲!石影帝聽到後,嚇出了一身冷汗,於是“斬挾馬將李暉以下三十餘人以徇,乃止。”(《舊五代史·晉書·高祖本紀》)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呼萬歲的事最終還是傳到了李影帝的耳朵裡。於是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李影帝派遣武寧節度使張敬達領兵駐屯在代州,牽制並監視石影帝。跟著在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又調石影帝為天平節度使,企圖削弱石影帝的兵權。

石影帝自然是拒絕調任的,李影帝又降詔催促石影帝履新,這下雙方開始撕破臉對罵起來。石影帝公開譴責李影帝的皇位來路不正,而李影帝做得更絕,“下詔削奪敬瑭官爵,命張敬達等討之”(《新五代史·晉高祖本紀》)。

這下,石影帝不但丟了官,還被圍攻,他慌不擇路,只能去抱契丹的大腿。“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入自雁門,與唐兵戰,敬達大敗。敬瑭夜出北門見耶律德光,約為父子。”

千年調·五代篇

石影帝不但認了個爹,還答應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這就過分了,不止後世,在當時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條件著實不妥!其中就包括當時還在石影帝手下打工的後漢高祖劉知遠。但石影帝為了獲得契丹的幫助,卻一意孤行。

千年調·五代篇

於是,在契丹外掛的加成下,石影帝一路勢如破竹。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11月),石影帝的大軍已經抵達黃河北岸。“丁酉,皇帝即位,國號晉。”(《新五代史·晉高祖本紀》)。

千年調·五代篇

李影帝見大勢已去,於是帶著傳國玉璽與妻兒老小,舉家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後唐享國14年,立四帝,至此滅亡!

十、惡劣影響

石影帝以不計後果的代價,如願做了皇帝,卻讓之後的歷代政權深受其害,也正因為如此,導致他揹負了千古罵名。

其實,割讓燕雲十六州在石影帝乾的齷齪事裡面,只能排第三。他答應耶律德光割讓燕雲十六州的時候,燕雲十六州還不在他手裡,他當時也還不是皇帝。這就像開個空頭支票,反正也不一定能兌現,先開了再說!要說我們的少數民族同胞,心眼就是實在,耶律德光在收了石影帝的空頭支票以後,盡心竭力地為他辦事。於是,石影帝成為了後晉高祖,而契丹也如願拿到了燕雲十六州。

千年調·五代篇

從此,燕山山脈和太行山北麓盡數落入契丹之手,中原王朝門戶大開,華北平原之上再也無險可守。再加上中原王朝失去了對我國兩大產馬地——東北和西北的控制,直到1368年徐達攻入北京城為止,歷代中原王朝都是用血肉之軀,在華北平原上和遊牧民族的騎兵正面對抗!

石影帝乾的第二件齷齪事,是他認了個比自己小十多歲的“爸爸”,這事在當時對後晉統治的影響是巨大的。即使現在,認個比自己小十多歲的乾爹,都會招人非議,何況是人們思想極度禁錮的封建社會。在當時看來,這簡直就是:只講禮義廉——無恥!也正因為如此,後晉從立國開始統治根基就不穩固。雖然石影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收買人心、安撫各地節度使,但是國內大部分人依然不買賬,“尤恥臣於契丹”(《五代會要》)。

千年調·五代篇

這第三件事,相比前兩件事情,是最小的一件,但也是政治影響最惡劣的一件,它的影響,至今都還在。石影帝引契丹兵攻洛陽,李影帝攜帶傳國玉璽自焚,導致中原政權傳承了一千多年的鎮國重器——傳國玉璽從此消失,並且至今都杳無音訊!自此之後登基的都被稱為名不正言不順的“白版皇帝”,為世人所不齒。十多年後的後周太祖郭威,實在是受不了這個名聲,叫人刻了兩塊“皇帝神寶”玉璽,作為傳國玉璽,一直傳至北宋。而到了北宋末年,趙佶為了化解沒有真正傳國玉璽的尷尬,降低國璽的地位,命人一次性刻了十塊玉璽。不久之後,金兵南下,汴梁城破,這十多方傳國玉璽一併失蹤。從此,再也沒有傳國玉璽。

千年調·五代篇

十一、天福元寶

石影帝認為自己能夠坐上皇位是上天賜福,所以取年號為“天福”。哪知天服地不服,各地節度使本來就各自為政,這下看到要向契丹稱臣,更是不聽中央的號令了,只有等到逢年過節,才向石影帝送點水果、臘肉、小紅包,表示君臣關係還在,石影帝完全被孤立了。他這時才發現,自己之前答應契丹的條件確實太過了,不得不來亡羊補牢,安撫民心。

於是,晉天福三年(公元940年11月)下詔:“國家所資,泉貨為重……宜令三京、鄴都諸道州府,無問公私,應有銅者,並許鑄錢,仍以‘天福元寶’為文,左環讀之。每一錢重二銖四參,十錢重一兩,仍禁將鉛鐵雜鑄。諸道應有久廢銅冶,許百姓取便開煉,永遠為主,官中不取課利。除鑄錢外,不得接便別鑄銅器。”(《五代會要》)

千年調·五代篇

五代·後晉 天福元寶 官鑄大型 天眷堂微拍174-8成交價:RMB 8008

天福三年的這道詔書開了中華千年歷史的先河——允許老百姓鑄錢,而且是隨意鑄,只要有銅就行!於是,民間迅速私鑄成風,因為政府對私鑄貨幣沒辦法進行有效的質量管控,所以導致了私鑄貨幣嚴重的偷工減料,錢幣的大小、薄厚、輕重都不一樣,鑄工也良莠不齊,錢文右環讀和左環讀都有,給流通領域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千年調·五代篇

五代·後晉天福元寶三枚 中國嘉德2005年春拍成交價:RMB 2750

石影帝無奈,只得在晉天福四年(公元941年),“秋七月丙辰,復禁鑄錢”(《新五代史·晉高祖本紀》)。

十二、七年之癢

話說石影帝在做了皇帝之後,才發現原來皇帝並不好當。不但要伺候一個比自己小十多歲的乾爹,還要安撫下面一群不肯和他一起伺候乾爹的刺頭。然而安撫效果並不理想,好不容易想出了個“齊鑄錢,共繁榮”的主意,最後還搞砸了。

於是,下面的刺頭不斷挑事。最先的時候,只是個別刺頭抗旨不遵,而石影帝明知有人抗旨,卻不敢帶兵清剿。這樣一來,刺頭們更加有恃無恐、變本加厲。

晉天福六年(公元942年),成德節度使安重榮不知哪根筋搭錯了線,居然上表怒斥石影帝認賊作父,並表示願意與契丹決一死戰!

千年調·五代篇

石影帝氣得七竅生煙,給你三分顏色,還真把自己當成哥了?你願意?我不願意!於是在晉天福七年(公元943年1月)直接發兵攻打成德,將安重榮斬首,並把安重榮的首級獻給契丹,“戊辰,晉函安重榮首來獻”(《遼史·太宗本紀》)。

這事一出,中原炸開了鍋。原本就是石影帝認乾爹理虧在先,既然大家表面上還把你當做皇帝,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家也好過日子。安重榮腦子進了水,你腦子也進了水?把人殺了,還把首級拿去獻給乾爹,確實過分了!於是,抵制運動開始公開化了。

晉天福七年(公元943年2月),吐谷渾由於不滿契丹的壓迫,在首領白承福的帶領下,遷到河東,想投靠當時還不是皇帝的劉知遠。劉知遠在明知吐谷渾是契丹死敵的情況下,依然敲鑼打鼓的接納了他們。

千年調·五代篇

耶律德光聞訊大怒,“二月甲午,遣使使晉,索吐谷渾叛者”(《遼史·太宗本紀》)。石影帝騎虎難下,既不敢得罪契丹,也不敢去打劉知遠(主要是沒人肯幫他去打),越想越鬱悶,居然悶出病來。6月,做了七年兒皇帝的石敬瑭死了,“乙丑,皇帝崩於保昌殿”(《新五代史·晉高祖本紀》)。

石影帝最終還是沒能和耶律德光度過他們的七年之癢。由於石影帝的五個兒子都先於他謝幕,皇位只能由侄子石重貴繼承,史稱後晉出帝。

千年調·五代篇

後晉出帝

話說這位出帝的執政能力一般,但卻相當有骨氣。他繼位之後,一改當年他叔叔對契丹低三下四的作風,告訴契丹,我現在不向你稱臣了:“先帝則北朝所立,今上則中國自策,為鄰為孫則可,無臣之理”(《舊五代史·晉書·景延廣列傳》)。不但如此,還主動將兩國的矛盾挑明,晉開運元年(公元944年9月),“壬戌,天授節,諸國進賀,惟晉不至”(《遼史·太宗本紀》)。

隨著挑釁的不斷升級,耶律德光又怒了,派遣使者來問責小石。小石聽信了馬仔景延廣的餿主意,囚禁契丹使者、殺死契丹商人、搶奪契丹貨物,還口出狂言:“晉朝有十萬口橫磨劍,翁若要戰則早來,他日不禁孫子,則取笑天下,當成後悔矣。” (《舊五代史·晉書·景延廣列傳》)

這次,耶律德光真的憤怒了,後果是毀滅性的。晉開運三年(公元946年6月),“丙寅,契丹寇邊……十二月己未……杜威、李守貞、張彥澤以其軍叛降於契丹……壬申……契丹滅晉。”(《新五代史·晉出帝紀》)

千年調·五代篇

十三、打草谷

憤怒的耶律德光只用了半年就搞定了他當初辛苦建立起來的後晉,俘虜了小石。冷靜下來以後,耶律德光終於想明白了:與其扶持傀儡,不如自己做皇帝!於是在遼大同元年(公元947年2月1日),“建國號大遼,大赦,改元大同”(《遼史·太宗本紀》)。這下,可汗變成了皇帝,契丹變成了遼國。耶律德光可謂志得圓滿,風光無限。

千年調·五代篇

耶律德光

然而好日子沒過幾天,其實應該說是基本上沒怎麼過好日子,2月15日,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國號漢。從那天開始,這個中國歷史上壽命最短的正統王朝,開始走上歷史舞臺,正式與遼國分庭抗禮。

千年調·五代篇

劉知遠

為什麼說壽命最短?因為後漢的國祚只有三年(公元947年—950年)。但是時間短不代表成不了事,後漢在抗擊異族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遠遠超過它的繼承者後周和兩宋,因為它只用了半年時間,就把遼國趕回了塞北。當然了,後漢能夠取得如此成績,絕大部分功勞都應該歸功於它的豬對手——遼國,準確的說,是遼國的壞習慣“打草谷”。

千年調·五代篇

影視劇《天龍八部》

打草谷:遼國的專用詞語,出自《遼史·兵衛志》:“人馬不給糧草,日遣打草谷騎四出抄掠以供之”。簡單地說,就是軍隊出征沒有專門的後勤保障,靠軍人擄掠民間糧草財物的方式,來供養軍隊。也就是俗話說的:走到哪,搶到哪。

千年調·五代篇

影視劇《天龍八部》

其實,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北方遊牧民族南侵,大多是採用的這種方式,只是遼國做得尤為徹底。一般來說,少數民族政權一旦在中原站穩腳跟,就會開始學習中原政權屯田養兵的方法,而不再劫掠百姓,因為現在這地盤是自己的了,哪有自己搶自己的道理?但遼國直到滅亡,都還在打草谷,這也是後來女真為什麼僅用十年時間,就能滅亡遼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託遼國軍隊“打草谷”的福,劉知遠建國後,還什麼都沒來得及做,中原群眾和晉朝舊臣就紛紛主動投靠。劉知遠也很識時務地四處慰勞抗遼民眾,人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自發聚集起來,到處打游擊、殺官吏。不久,耶律德光自己都感覺到這江山坐不下去了,主動收拾包袱走人。

哪知還沒走多遠,就一病不起。遼大同元年、漢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5月),遼太宗耶律德光“崩於欒城,年四十六”(《遼史·太宗本紀》)。死前留下遺言:“朕此行有三失:縱兵掠芻粟,一也;括民私財,二也;不遽遣諸節度還鎮,三也。”(《遼史·太宗本紀》)

歸納起來就一句話:打草谷害死人!

順便說一句,被耶律德光俘虜的小石,雖然在位只有四年,卻是五代中活得最久的皇帝。他活了61歲,直到宋開寶七年、遼保寧六年(公元974年)才死。

十四、漢元通寶

漢天福十三年(公元948年1月),劉知遠改元乾祐,並下詔將後晉的民間私鑄貨幣悉數回爐,“漢乾祐中,以晉世鼓鑄,錢幣偽爛非一,乃禁銅貨,悉歸公帑”(《泉志》)。改鑄成後漢自己的貨幣——漢元通寶。

千年調·五代篇

漢元通寶,右挑版,稀少,天眷堂藏

“徑寸,重三銖六參,文曰漢元通寶,字文明坦,製作頗精,蓋懲天福之弊,則漢代所鑄明矣”(《泉志》)。從現代所出土的漢元通寶來看,直徑大約在2.3-2.5釐米,重約2.6-4.5克,材質為青銅,形制大小均和史書記載的吻合,做工上也絕對不是那些私鑄天福元寶可以比擬的。

劉知遠在下詔後,還沒等到新錢鑄好,“二十七日丁丑,帝崩於萬歲殿,時年五十四”(《舊五代史·漢書·高祖本紀)。兒子劉承祐繼位,史稱後漢隱帝。

千年調·五代篇

漢隱帝

小劉繼位的時候,只有18歲,朝政被楊邠、史弘肇、王章、郭威等幾個受他父親託孤的武夫把持。話說這群武夫,個個專橫跋扈,議論朝政時,吵吵嚷嚷,大呼小叫,根本不把小劉放在眼裡,有時爭吵起來,甚至動刀動劍,幾乎要殺人。小劉實在忍無可忍,於是找了個機會,趁楊邠、史弘肇、王章三個武夫上朝的時候,一舉將他們拿下。

搞定了這三人之後,想起鎮守鄴城的郭威還沒死,於是“令鄴都屯駐護聖左廂都指揮使郭崇、奉國左廂都指揮使曹英害樞密使郭威”(《舊五代史·漢書·隱帝紀》)。郭崇和曹英這頭拿了密詔,轉頭就把小劉出賣了,郭威幾乎是第一時間就看到了密詔,當即舉兵反抗。

小劉在得知郭威造反以後,倒也乾脆,“乃悉誅威家屬於京師”(《新五代史·周太祖本紀》),其中還包括了郭威養子柴榮的家眷。郭威和柴榮在得知噩耗後,率領義憤填膺的叛軍直奔汴梁而來,後漢禁軍一觸即潰。小劉偷雞不成,只得落荒而逃,在途中被自己的馬仔殺死了。

千年調·五代篇

郭威進入汴梁後,請太后暫時掌管朝政,並迎立武寧節度使劉贇為帝。在劉贇還沒趕到汴梁的時候,朝廷突然聽說契丹犯境,於是授命郭威率軍抵禦。大軍在途徑澶州的時候,士兵發生譁變,“請帝為天子……或有裂黃旗以被帝體,以代赭袍,山呼震地”(《舊五代史·周書·太祖本紀》)。

千年調·五代篇

郭威在士兵們的簇擁下,裹著黃旗回到了汴梁,成為“監國”。半個月後,周廣順元年(公元951年1月),郭威正式稱帝,“丁卯,皇帝即位,大赦,改元,國號周。”

千年調·五代篇

後漢傳兩代,享國三年,亡!

以上劇情是不是很眼熟?沒錯,這就是歷史典故“黃袍加身”的出處。後來趙匡胤也照著做過一次,不過老趙那個是翻拍版,郭威這個,才是原版。

十五、五代最強

郭威在立國以後,開始努力革除五代時期弊病。也正是從郭威開始,中原王朝確立了重文輕武的治國方略,重用有才德的文臣,扭轉了中國自後梁以來歷屆軍人政權的各種醜惡形象。除此之外,他還帶頭節儉、整頓吏治、把沒有主人的田地分給災民並減免他們的賦稅。在正確的方針指引下,後周在短短几年之內就開始顯示出國富民強的跡象,也為繼任的柴榮和趙匡胤最後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打下了基礎,所以說,郭威,才是北宋的奠基者。

周顯得元年(公元954年1月)郭威病死於汴京宮中的滋德殿,享年五十一歲。郭威的一生,相對於五代其他皇帝來說,基本上是零瑕疵,所以,史書對這個北宋奠基者的評價是相當高的。

零瑕疵的走了,來了個雄才大略的——柴榮!因為郭威的家人都被小劉做掉了,所以皇位只能由郭威的養子柴榮繼承。柴榮登基的時候只有32歲,正是大有作為的時候。而柴榮登基以後,面臨的頭等大事,就是想辦法讓北面,一個叫做北漢的國家,不要再嘚瑟!

千年調·五代篇

這裡先科普一下北漢,它是十國裡面最後一個建立的國家,也是十國中唯一一個在北方的國家。三年前郭威建立後周的時候,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崇表示不服,所以他也割據河東十二州稱帝,主要統治範圍只有山西省的中部和北部,國號漢,史稱北漢。

千年調·五代篇

但這個地方人口本來就不多,盛唐時期也只有二十七萬戶人口,按照一戶三口來算,總人口不到八十萬,再加上又很窮,顯然沒辦法在後周面前蹦躂,於是劉崇想到了去抱遼國的大腿,稱遼穆宗耶律璟為叔叔。

有了遼國的撐腰,劉崇有了底氣,數次南下襲擾,並想趁柴榮新登大位、立足未穩的時候,率軍南下,一舉拿下後周。柴榮聽說後,也不含糊,當即親率禁軍出征。

千年調·五代篇

雙方在澤州高平縣南(今山西晉城市高平南)相遇。柴榮親自督戰,禁軍主將張永德、趙匡胤等拼死奮戰。雙方血戰至傍晚,北漢軍隊支持不住,兵潰如山倒。是役,北漢軍隊死傷慘重,劉崇僅率百餘人逃回太原。還沒等劉崇喘口氣,太原又被柴榮死死圍住,直到兩個月後遼國援軍到達,柴榮才撤軍。

至此,北漢元氣大傷,再也不敢嘚瑟。至於劉崇,經過這一段折騰,他又氣又怕,一病不起,半年後,死了!

十六、周通元寶

柴榮在擺平了北漢之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毀佛鑄錢運動,不但毀佛,還“市銅於高麗以鑄錢”(《五代會要》),而這也是五代時期鑄錢規模最大、史料記載也最為詳細的一次。

千年調·五代篇

柴榮不但頒佈政策,還親自執行,“世宗朝鑄周通元寶錢,於後殿設巨爐數十,親觀鼓鑄……徑寸,重五銖,文曰周通元寶,形制精妙,與唐開元錢同。”(《泉志》)

上述記載來看,我們現在所說的“周元通寶”,至少在元代以前都是叫做“周通元寶”的,而通過現在所出土的“周通元寶”看來,形制、樣式、錢文都完全沿襲唐開元通寶的版式。

千年調·五代篇

周元通寶,細緣右月,天眷堂藏

青銅製作,隸書,錢文旋讀為“周通元寶”,對讀為“周元通寶”,一般直徑2.4釐米,重量在3克以上,相當精整。“周通元寶”不管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五代第一。

千年調·五代篇

周元通寶 背下月 小平母 天眷堂微拍153-20成交價:RMB5356(含佣金)

其實縱觀整個五代時期,官方鑄造的貨幣數量是比較少的。究其原因,無非是中原可開採的銅礦不多,加上五代時期,中原的鑄錢技術較之前並沒有太大的進步,所以成本比較高。柴榮能夠大規模鑄錢,也是建立在大量毀佛和向高麗買銅的基礎上的。而柴榮這一次大規模鑄錢的行為,確實極大的改善了自唐朝末年以來,中原地區商貿流通中,貨幣嚴重不足的問題,也為兩宋的商業繁榮埋下了伏筆。

十七、締造北宋

搞定了刺頭,也有了錢,柴榮又開始他新的折騰了。

周顯得三年(公元956年),“正月,增築京城”(《新五代史·周世宗本紀》)。經過柴榮的不懈努力,終於把以前那個違章建築橫行、道路逼仄、擁擠不堪的汴梁城,改造成為了世界第一大都市——汴京!不但城市面積擴大了四倍,重新修繕了大相國寺,還修建了汴京的地標性建築之一——金明池。

千年調·五代篇

從此,汴京開始向世人展示它作為大都會的獨特魅力,後周也開始呈現出大國氣象。

經過了郭威和柴榮兩代人的不懈努力,後周國力強盛,柴榮底氣十足,在看了比部郎中王樸的《平邊策》後,採納了王樸“凡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的建議,制定出 “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自周顯得二年(公元955年七月)開始,柴榮先後數次征討後蜀和南唐,奪取了後蜀的戰略要地和南唐最富庶的淮南十四州。

千年調·五代篇

周顯得六年(公元959年4月),“帝率諸軍北征……駕御龍舟,率舟師順流而北,首尾數十里”(《舊五代史·周書·世宗本紀》),柴榮正式拉開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序幕。

四十二天後,後周收復三州十七縣,兵臨幽州城下,但此時,柴榮已經身染重病,只得班師回朝。

6月30日,北宋的實際締造者,柴榮“崩於萬歲殿,聖壽三十九(虛歲)”(《舊五代史·周書·世宗本紀》)。柴宗訓繼位,是為周恭帝。

千年調·五代篇

周恭帝

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1月2日),鎮、定二州報稱遼國大軍南下,攻打後周,後周符太后和宰相範質命趙匡胤率兵北上禦敵。

3日晚,趙匡胤領軍行至陳橋驛(今封丘東南陳橋鎮)時,學習郭威,也上演了一出“黃袍加身”,而後,率兵回師汴京。

4日,柴宗訓遜位於趙匡胤,趙匡胤建國號宋。後周享國十年,立三帝,亡。

千年調·五代篇

趙匡胤登基之初,就下詔命人開爐鑄錢:“太祖初鑄錢,文曰‘宋通元寶’。”(《宋史.食貨志)

千年調·五代篇

宋·宋元通寶 背星 鐵母 天眷堂微拍186-19成交價:RMB 15600

作為北宋王朝的開國貨幣,錢制沿襲"周通元寶",小平錢,是國號加寶文的國號錢。有銅、鐵兩種,背有星、月紋等。鐵錢有小平和折十兩種,銅錢有小平和折二試鑄兩種。

千年調·五代篇

北宋 “宋元通寶”背左月右星 中國嘉德2014春拍成交價:RMB RMB 11,500

趙匡胤、趙光義兄弟,遵循柴榮制定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方針,自宋建隆三年起到宋太平興國四年止(公元962-979年),先後攻滅了南平、楚(武平節度使周保權)、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閩(清源節度使陳洪進)等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

宋朝在文官政治的體制作用下,在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達到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巔峰。

千年調·五代篇

320年後,南宋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崖山海戰,南宋戰敗,宰相陸秀夫揹著8歲的小皇帝趙昺跳海殉國,十萬南宋軍民無一投降,全數自殺殉國,宋朝滅亡。

這場血戰中有位姓陳的士兵,在戰鬥中被打落海中,後來被漁民救起,幾經輾轉回到了家鄉隱居,後來他女兒為他生下了一個外孫,這個外孫叫做:朱元璋。

焚香撫琴上吟亭,

滿目江山列畫屏。

千年舊事幾戰爭,

虎嘯龍吟夢魂驚。

誰強誰弱多罷手,

英雄埋首賺功名。

前人田地後人收,

酒入愁腸話裡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