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吕氏32君主简介(16):鲍叔牙舌战群儒,齐桓公顺利即位

吕小白,齐国第16位国君,史称齐桓公,春秋五霸的首霸,在位43年,前685年-前643年。

上文说到诸大夫按照常规思维,欲立小白的哥哥纠做国君,但是,重量级权臣高傒和小白平时关系很好,想立小白,又不便于明说。明面上,齐国派使臣到鲁国通报情况,迎回公子纠即位国君;暗地里,高傒派人通知小白回来争抢国君位置。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齐国使臣到鲁国通报情况后,鲁庄公想立即发兵帮助吕纠回齐国做国君,被明白人施伯纳谏阻止,齐庄公犹豫不决。当时文姜因为哥哥齐襄公被杀之后,继续住在边境祝邱宾馆也没啥意思就回到鲁国了,整天要求鲁庄公出兵讨伐齐国为哥哥报仇,鲁庄公也是整天不胜其烦,疲于应付,明明知道打不过齐国的。齐国使臣到鲁国通报情况,文姜喜不自胜,催促鲁庄公立即点兵启程,护送公子纠回国即位。鲁庄公真的顶不住,妈妈太任性,泼妇太可怕,遂不听施伯的建议,亲自率领兵车三百乘,曹刿为大将,秦子、梁子为副将,浩浩荡荡向齐国进发。这个曹刿,又叫曹沫,曹昧等等,杰作有两个,一是曹刿论战,二是劫持齐桓公要回失地,为鲁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鼠目寸光的理念让鲁国永远不能称霸。很多人问,曹刿论战,为什么齐军要冲锋三次,遇到什么情况了?其实,什么情况也没遇到,遇到的唯一情况是鲁军按兵不动。曹刿是规则破坏者,在他眼里不存在什么应该遵守的规则,只有可以利用的规则,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亡命徒。

齐国吕氏32君主简介(16):鲍叔牙舌战群儒,齐桓公顺利即位

曹刿论战的故事接下来会讲到,这里释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的背景。在西周建国之初只到春秋时代,礼乐道德是军事战场上普遍遵循的规则。比如“不鼓不战”“不列不战”“不伤二毛”“不填沟渠”。各诸侯国都是亲戚关系,讲究的是点到为止而不是下死手赶尽杀绝。不能砍杀对方的伤兵,不能到对方国家殴打老人小孩,不能刨人家的祖坟,不能填人家的沟渠。两军对垒,这边说准备好了吗?那边说准备好了,就擂鼓开战。不能私自或擅自单方面开战,亦不能发起突然袭击。在遥远的周朝战场,冷血和刀剑下,就是这么遵守道德底线,就是这么拥有贵族精神,就是这么具有君子风范。齐军问准备好了吗?鲁军说准备好了,齐军擂鼓开战,鲁军不擂鼓也不开战,齐军疑惑,就退回来重新整队,如此多次。所以,齐军士气既衰又竭。在此情况下,鲁军突然袭击,齐军失败。可以说,鲁国取得这次短暂的胜利付出的代价亦是大得惊人。鲁国的信誉从此毁于一旦,“文化之宗”“礼乐之邦”的国际地位付之东流。随之而来的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尔虞我诈的功利性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贵族精神渐渐暗淡。

辅助公子纠的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国距离莒国比鲁国近,如果小白先进入齐国就先入为主了。你借给我三十套人马,我去阻止小白。”

却说公子小白接到高傒的情报后,和鲍叔牙商议,借莒国兵马一百乘赶回齐国争抢君位。

管仲带着三十套兵马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到即墨的时候,一打听,公子小白的兵马刚过去,就马不停蹄,顺着道一路追过去。追了三十里,总算追上了,发现莒国兵正停车造饭。公子小白端坐在车中,面向齐国方向,和鲍叔牙在讨论什么问题。管仲上前鞠躬问好:“公子别来无恙,往哪去啊?”小白说:“回齐国奔丧!”语气明显不耐烦。管仲说:“公子纠是你哥哥,理所应当以他为主。你就留这看风景观花草,别去争抢了,争抢也是白费劲没结果。”鲍叔牙上前说:“管仲你且退下,各为其主,不必多言。”然后给管仲使个眼色,管仲一看公子小白的卫队,个个怒目而视,拿刀仗矛,只要一个命令,就准备把管仲用刀砍死,用矛捣死。管仲自付命悬一线又寡不敌众,佯诺而退。

齐国吕氏32君主简介(16):鲍叔牙舌战群儒,齐桓公顺利即位

这个管仲和鲍叔牙以前是好朋友,现在仍然是好朋友,否则,不会使眼色提醒管仲危险。以前他们一起到齐国打工,双双都成功应聘给国君儿子当老师的工作。两人商量:“从面相上看,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虽然都是庶生,但是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君主。我和你各辅助一人,不管是谁辅助的即位后都要相互举荐,好朋友有酒一起喝有肉一块吃。这叫鸡蛋不要放到一个篮子里。”齐襄公在位期间,先醉鲁桓公再杀之,然后占有鲁桓公的夫人,欺骗大臣等等,管仲和鲍叔牙商量:躲躲吧,这个齐襄公恐怕不得善终,别被他连累死了为好。所以,纠、管仲、召忽是一路,躲到纠的姥姥家鲁国;小白、鲍叔牙是一路,躲到小白的姥姥家莒国。有人认为,公子纠、公子小白是齐襄公的儿子不是齐襄公的弟弟。也有人认为,小白的姥姥家是卫国。年代太久远,各有各的理。

且说这个管仲怕寡不敌众,佯诺而退,假装告辞,忽然弯弓搭箭,一转身瞄准小白,飕的射来。搭弓、转身、瞄准、射箭,行云流水,一眨眼的功夫,来不及反应。小白大喊一声,口吐鲜血,栽倒车上。鲍叔牙急忙来救。那些卫兵,有的大喊,惊慌失措;有的大叫,无所适从;有的痛哭,开国首功就这样化为泡影。就是没一个想到斩杀管仲阻止管仲逃跑。管仲看到这场景,哪还敢停留,带着那三十套人马绝尘而去。

汇合鲁庄公,报告完成工作干净、彻底、利落。并给公子纠摆酒宴庆祝。然后,一路歌声一路笑,不慌不忙回齐国。三天的行程竟然拖延了六天。

齐国吕氏32君主简介(16):鲍叔牙舌战群儒,齐桓公顺利即位

等管仲跑远了,小白也坐起来了。原来,命不该绝,射中带钩,小白知道管仲百步穿杨的本领怕补射,便急中生智,咬破舌头,喷血栽倒,这个演技一百分,连鲍叔牙都相信是真的了。鲍叔牙说:“管仲虽然走了,怕他去而复返,我们要尽快赶路。”公子小白换上平民衣服,带领少量精锐卫队,和鲍叔牙抄小路日夜兼程。将近临淄,鲍叔牙单人入城打前站做工作。首先见到了高傒,进行了实战演练,模拟了舌战群儒的各种可能。然后再对那些掌握实权,有能力左右局势的大夫逐个拜见,各个击破。果不其然,有的大夫问:“公子纠是小白的哥哥,马上就到了,怎么办?”鲍叔牙说:“齐国连续两个君主被杀,收拾烂摊子不是英明的君主办不到,况且,本来迎回的是公子纠,但是公子小白先到了,这是天意啊。”鲍叔牙继续坚定大夫的思想:“鲁国接纳公子纠管吃管喝,还派军队护送回国,费用投入这么多,希望得到的回报一定大的惊人。卫国的例子就在眼前,宋国接纳卫公子突,管吃管喝,还派军队护送回国,突即位后,宋国索要的贿赂让卫国倾其国力都无法满足,结果宋卫两国由友邦变成敌人,打仗打了很多年。我们齐国正在多难多灾时期,能顶住鲁国不厌索取贿赂,不给贿赂就征伐吗?”大夫们都知道这个事情,就顺着鲁国一定会索贿,一定会征伐齐国这个鲍叔牙假定的前提继续讨论下去,问:“如何给鲁国君主一个交代?”鲍叔牙说:“他看我们已经有君主了,就知难而退了。”看到没人再提出疑问了,大夫隰朋,东郭牙按照高傒提前安排部署的,齐声高呼:“鲍叔牙说的对!”有人带头,众人附和。小白入城,当即即位,史称齐桓公。这一年是公元前685年。因为吕无知在位一个月多点就被匕首捅死,所以,大家无视吕无知的存在,把吕无知在位那一年称为桓公元年。于是,史记上有个奇怪的记载:“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桓公元年,不应该是齐君小白吗?怎么是齐君无知呢?原因是无知在位时间短,又没什么作为,可以选择无视。

鲍叔牙说:“鲁兵还没到,应该提前制止他们继续前进。”齐桓公派齐僖公的二孙子吕湫前去告诉鲁庄公齐国已经有君主了,你们可以回去了。这个湫是个老实人,没兴风作浪,不知道是谁的儿子,但是,他是齐僖公的二孙子确定无疑。鲁庄公得知小白非但没死,还即位做了君主,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一切美好计划成为泡影,所有的投资不能回本,咬碎钢牙,说:“谁是哥哥谁当国君,小白这个小屁孩怎么能即位呢?我率领的军队是吃素的吗!”

吕湫回齐国报告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