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關注我們,底部點贊或評論,即有機會獲得價值100元中石化加油卡

7月30日,美國化學會期刊C&EN發佈最新全球50強化工企業排行榜。本次排行榜是C&EN根據化工企業2017財年的銷售業績進行的排名。

數據顯示,2017年化工企業全線飄紅,銷售增長強勁,利潤喜人。

先來看看前10名都有誰?(點擊可查看大圖)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根據C&EN統計,入榜全球化工50強的年度化學品銷售額總收入為8510億美元,同比增長12.2%。只有9家企業銷售下降。

這次調查與2015年、2016年化學品銷售額總體下降的情況大不相同,C&EN認為經濟復甦和石油價格促成化工企業2017年收入增長。

從本次入榜的全球化工50強來看,其中48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激增。這些公司在2017年取得的化學品收益合計為10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4%。沒有一家公司虧損,只有13家公司報告利潤下降。

全球經濟今年繼續表現良好,化學工業應該從中受益。然而,如果美國和中國進行貿易戰,2000億美元的產品將被增收關稅,美國的石化製造商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這是化工巨頭強強合併的時代——這一趨勢促使陶氏杜邦公司首次出現在第2位。林德公司收購普萊克斯以及潛在的利安德巴塞爾收購布拉斯科會影響未來的排名。

但總的來說,C& EN本次發佈的2017年全球化工50強與2016年的排名差不多。不過部分排名有所變化:英國催化劑莊信萬豐公司(Johnson Matthey)和美國特種化學品公司製造商路博潤沒有上榜,

他們被中國聚氨酯製造商萬華化學和美國化工製造商西湖化學所取代。

以下是完整榜單,按照公司2017年化學品銷售額(Chemical sales)從高到低進行排名。

01

巴斯夫(BASF)

692億美元

儘管陶氏化學(Dow Chemicals)與杜邦公司(DuPont)合併成立了陶氏杜邦公司(DowDuPont),但巴斯夫在C&EN全球化工50強排行榜中仍然位列榜首。陶氏杜邦公司於2017年8月成立,還沒有全年業績可超越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

最近一年,巴斯夫採取積極行動進行相關業務的投資、併購。比如公司正在考慮其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投資——在中國廣東投資100億美元建立一體化基地,該基地將於2026年開始投產。

巴斯夫還出資90億美元,以收購拜耳公司的種子和農化業務,目前拜耳公司需要處置這些業務才能使其對孟山都公司的收購通過監管機構批准。此次收購拜耳公司的種子和農化業務將使巴斯夫農業解決方案業務的總銷售額達到100億美元,並標誌著其進入種子業務領域。

巴斯夫還以1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索爾維的尼龍業務。巴斯夫計劃將其Wintershall石油和天然氣業務與德國競爭對手DEA合併,標誌著其將退出能源領域。

巴斯夫的管理層也發生了變動。從2018年5月份起,薄睦樂博士(Martin Brudermüller),接替博凱慈(Kurt Bock),擔任執行董事會主席。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薄睦樂自2006年進入董事會,2011年起擔任董事會副主席,併兼任巴斯夫歐洲公司首席技術官一職。在此期間,他歷任數職,曾負責總部位於香港的亞太區業務。

02

陶氏杜邦(Dow DuPont)

625億美元

陶氏化學和杜邦公司簽署合併協議後,歷時20個月後,陶氏杜邦公司於2017年8月份成立,。由於陶氏杜邦公司2017年的銷售數據只反映了陶氏整整一年的業績以及杜邦公司9月份以後的業績,因此2017年陶氏杜邦的銷售業績仍然未能震撼巴斯夫的榜首地位。但下一次C&EN進行全球化工50強排名調查時,相信陶氏杜邦2018年的全年業績會有所變化。

如果一切按照管理層的計劃進行,2018年將是陶氏杜邦公司第一個完整的財年。它計劃在2019年分成三家公司,所有3家公司都應該能夠輕鬆地進入全球化工50強。其中一家為材料科學公司,年銷售額約為440億美元。它將使用陶氏的名稱,並由在陶氏任職多年的高管Jim Fitterling領導。除了原杜邦公司的一些包裝塑料業務外,該公司將主要由前陶氏業務部門組成。

由杜邦公司以前的業務部門以及陶氏公司電子和其他各種特種材料業務部門構建的新杜邦公司將擁有210億美元的銷售額。

兩家公司的農化和種子業務將成為新公司CortevaAgriscience的核心,營業收入將達到140億美元。

03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Sinopec)

553億美元

過去幾個月對中國最大的化學品生產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來說有些艱難。2018年5月份,上海賽科石化工廠苯罐發生爆炸,造成檢維修作業承包商6名現場作業人員死亡。2017年,中石化以17億美元從合作伙伴英國石油公司BP收購了上海賽科石化工廠。

此外,中國大力通過煤改氣供暖來改善空氣質量,導致2017年冬季天然氣暫時短缺,中國化學品生產也暫時陷入困境。

2017年中石化公司運營良好,銷售額增長了32%。為進一步支持公司的穩健發展在,中石化與巴斯夫在南京的合資企業計劃將新戊二醇的產能提高1倍。

04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

376億美元

SABIC希望深入特種化學品領域,以此作為突破在富有石油和天然氣的沙特阿拉伯基地生產大宗石化產品業務的一種途徑。這是10年前SABIC收購工程聚合物製造商GE Plastics的原因。這也是SABIC今年早些時候以24億美元收購瑞士特種化學品製造商科萊恩(位列本排行版第50位)25%股權的推動力。

目前,SABIC已與科萊恩共同投資化工工藝工程專利商Scientific Design公司伴。SABIC的石化業務正在各地區實現多元化。它與埃克森美孚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市附近(Corpus Christi)附近建造一座巨大的石化工廠。

SABIC還計劃與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建設一座原油-化學品工廠,年產量將達900萬噸。

沙特阿美公司最近表示想要收購SABIC公司的部分股份,這將進一步加深兩家沙特公司之間的合作關係。

05

英力士(INEOS)

346億美元

英力士公司及其創始人——精力充沛的億萬富翁Jim Ratcliffe正在幫助歐洲石化行業復甦,這與從美國石化產品生產商獲得的廉價頁岩油衍生原料幾乎無關。

英力士採用專用輪船將美國乙烷運往歐洲,再將這些原料運往英力士在蘇格蘭和挪威乙烯裂解裝置供應。現在,英力士公司計劃擴建這些工廠,並投資30億美元在歐洲建新的丙烷脫氫工廠。

英力士還在歐洲建設一個醋酸乙烯酯工廠。同時它也在美國投資,計劃在墨西哥灣岸區建設環氧乙烷和衍生物聯合工廠以及α-烯烴工廠。

06

臺塑(Formosa Plastics)

321億美元

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塑”)是臺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Petrochemical)公司的子公司。目前臺塑正在推進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個名為陽光項目(Sunshine Project)、投資94億美元的一體化乙烯裂解裝置。

臺塑已經在密蘇里河沿岸的St. JamesParish購買了一塊1000公頃的土地。明年將開始施工,高峰時期工地將有8000名工人。

臺塑公司在其臺灣總部繼續與居住在其工廠附近的環保主義者和農民進行溝通。該公司正在考慮在其巨大的Mailiao綜合設施中建造一座海水淡化廠,以緩解人們對其在該地區使用過多淡水的擔憂。

07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

287億美元

埃克森美孚公司通常都至少啟動一個重大石化項目。很快,該公司可能會開展兩個項目。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德克薩斯州Baytown的一家新型乙烯裂解裝置剛剛完成了收尾工作。現在正在德克薩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Corpus Christi)附近的聖帕特里西奧縣(San Patricio)海岸沿線推進一座100億美元的聯合企業。

它已經與SABIC簽署了該項目的合資協議,在獲得環境許可證後將開始施工。

埃克森美孚還在評估中國廣東的一個項目,該項目將包括乙烯裂解裝置和下游衍生產品。

08

利安德巴塞爾(LyondellBasell)

283億美元

在2007年金融危機前夕,巴塞爾(Basell)對利安德化學公司(Lyondell Chemical)的高價收購,迫使新成立的利安德巴塞爾工業公司在一年後破產。

自從2010年以來,利安德巴塞爾破產重建之後,一直採取保守的財政政策。與競爭對手一樣,它不再建設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裂解裝置,而是選擇了更便宜的增量擴張。這種節儉做法在金融界贏得了許多讚賞。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但從2015年開始,利安德巴塞爾在新任CEO的Bob Patel的領導下,開啟投資模式。公司斥資24億美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錢納爾維尤(Channelview)建設世界上最大的環氧丙烷和叔丁醇工廠。

利安德巴塞爾還以2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塑料配混料生產商舒爾曼(A. Schulman)。與公司下一步考慮的項目相比,這筆交易可能微不足道。

此外,利安德巴塞爾正在談判購買巴西石化產品生產商布拉斯科公司(Braskem)(本排行版排名第19位)的多數股權,預計購買價格可能超過100億美元。這可能是利安德巴塞爾破產以後最大規模的投資併購。

09

三菱化學(Mitsubishi Chemical)

264億美元

三菱化學控股集團旗下的工業氣體公司太陽日酸公司(Taiyo Nippon Sanso)一直是三菱化學控股集團最活躍的公司。

該氣體公司準備以60億美元收購普萊克斯(Praxair)的歐洲氣體業務而進入歐洲市場。普萊克斯業務年銷售額為15億美元,是一系列資產剝離計劃的一部分這樣林德公司(Linde)可以獲得歐盟委員會的批准而購買普萊克斯。

這不是太陽日酸首次進行這種收購。2016年,其美國子公司Matheson Tri-Gas在美國購買了空氣分離工廠和其他工廠,這些工廠是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在收購Airgas期間,根據監管機構要求剝離的業務。

10

LG化學(LG Chem)

232億美元

隨著其電子和電池材料業務部門的增長,LG化學公司正計劃進行大規模的研發擴張。

在下一個十年,它希望將其研發人員數量增加800人,達到6300人。

LG化學還推出了一項創新競賽,承諾向在材料、生物技術和其他領域工作的科學家提供高達15萬美元的資助。

在資本支出方面,LG和中國浙江華友鈷業有限公司正投資4.5億美元成立兩家中國合資企業,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用陽極材料。

11

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

226億美元

液化空氣集團即將失去全球最大的工業氣體生產商的地位。競爭對手林德公司正在收購美國領先企業普萊克斯(Praxair),兩公司合併將會超越該法國公司。即使沒有重大收購,液化空氣集團仍在繼續增長。

2018年年初,該公司在美國、法國和英國啟動了生物甲烷工廠,使其從垃圾填埋場和其他廢物源中提取燃料的產能翻了一番。公司還對中國初創公司STNE投資了1000多萬美元,STNE公司運營500輛氫動力運輸卡車。

12

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

176億美元

這家印度企業集團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在印度賈姆訥格爾(Jamnagar)經營世界上最大的煉油廠。

它是印度最大的石化產品生產商;同時運營電信業務和超市。

公司已開始用6艘新船從美國進口乙烷,並正在使用這些乙烷為三家印度乙烯裂解裝置供料,這在該地區是第一家。通過最近收購Kemrock Industries,該公司正在打算征服碳纖維複合材料領域。

13

杜邦公司(DuPont)

173億美元

去年8月,杜邦公司與陶氏化學公司合併成為陶氏杜邦公司,但它在2017年前8個月的銷售額都足已進入C&EN全球化工50強排行榜。

最終,杜邦公司將成為一家位於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的新化學公司,該公司主要由杜邦公司原業務部組成,如食品助劑和建築材料等。它還將有一些來自陶氏公司的優質業務,如電子材料和建築產品。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今年5月份,陶氏杜邦公司 CEO 溥瑞廷(Ed Breen)在紐約市發表公眾演講時,分享一些有關這家新公司如何運營的信息。

它將避開深深地印入原杜邦DNA中的“登月”研發項目,支持小規模項目。它將削減其5-10%的產品種類。溥瑞廷提醒觀眾,新杜邦將由四個獨立業務部組成,它們能夠以獨立公司運營,預示著未來有可能會分拆。

14

林德(LINDE)

169億美元

德國林德公司在收購普萊克斯後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氣體制造商。兩家公司合併後,2017年銷售額約為284億美元,比目前的領先企業液化空氣集團高出近60億美元。但最終這兩家德國和法國氣體巨頭的規模可能會比較接近。

由於競爭原因,監管機構希望林德公司剝離一些資產。林德簽署了一項協議,向太陽日酸公司(Taiyo Nippon Sanso)出售普萊克斯年銷售額為15億美元的歐洲業務。

林德還簽署了另一項協議,根據該協議,私募股權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和德國工業氣體制造商Messer將以33億美元收購林德公司美國氣體業務和部分南美資產。

15

東麗集團(Toray Industries)

169億美元

東麗集團繼續在其核心碳纖維複合材料業務中投入巨資。公司為TenCate先進複合材料公司支付了11.5億美元,該公司專門生產用於生產中小型飛機的碳纖維預浸料(碳纖維浸漬樹脂)。

然而,東麗集團最近受到醜聞的影響。去年年底,該公司承認偽造了不合格工業纖維質量控制測試結果。東麗聲稱其與質量技術規範僅有微小差別。

16

阿克蘇諾貝爾(AkzoNobel)

165億美元

在拒絕塗料競爭對手PPG工業公司28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後,阿克蘇諾貝爾公司管理層承諾剝離其特種化學品部門,分析師表示該部門將籌集80億至120億美元。

阿克蘇諾貝爾最終於2018年3月份達成協議,以125億美元的價格向私募股權公司Carlyle 集團出售該業務。特種化學品業務部在2017年的銷售額為56億美元,這不足以讓C&EN對其獨立進行排名。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阿克蘇諾貝爾也做了很多觀察家預期的事情:試圖通過談判購買杜邦公司以前的塗料業務部Axalta Coating Systems。Axalta放棄了這些談判,專注於立邦塗料的提議,同樣沒有達成協議。

17

贏創工業公司(Evonik Industries)

163億美元

作為重組的一部分,贏創工業公司正在削減1000個工作崗位(主要是在行政和銷售方面),其中大部分在德國本土。贏創的目標是每年節省2.3億美元。

贏創還在探究其甲基丙烯酸酯部門的銷售,該部門的增長速度不及動物營養和特種添加劑等其他業務部。

該公司一直在大幅擴張。到2021年,將在德國馬爾(Marl)的一家工廠對尼龍12和前體投入近5億美元。

贏創還計劃在南卡羅來納州Charleston投資1.2億美元建造一座沉澱法二氧化硅工廠,並在比利時安特衛普投資5000萬美元擴建氣相法二氧化硅產能。

公司在2017年以3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空氣產品公司的特種化學品業務,這是其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

18

科思創(Covestro)

160億美元

科思創與其前母公司拜耳的最後一點關係幾乎被切斷:拜耳在科思創的股權比例下降至6.8%。科思創還任命了一位新CEO。

上個月,前首席商務官Markus Steilemann從Patrick Thomas手中接管了權力,Patrick Thomas很快將成為莊信萬豐公司(Johnson Matthey)的非執行主席。

科思創一直在進行適度的投資。公司斥資2.35億美元擴大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產能,並在西班牙Tarragona建立新的制氯廠。

對於這家新工廠,科思創正在安裝去極化氧陰極,使其能夠製造氯氣和苛性鈉,而不會產生副產物氫,從而節省能源。

19

布拉斯科公司(Braskem)

154億美元

巴西石化巨頭布拉斯科可能很快就不再作為一家獨立公司存在了。

利安德巴塞爾工業公司正在洽談從巴西企業集團Odebrecht購買布拉斯科的多數股權。

巴西的一份報道表示,雙方可能在10月份達成協議,並且該交易可能包括布拉斯科佔少數股份的股東——巴西國有石油公司Petrobras。

布拉斯科於2002年在巴西Camaçari的一家工廠進行政府拍賣後成立。在接下來的10年裡,它幾乎整合整個巴西石化行業。

布拉斯科還在海外擴張,在墨西哥建設了一個裂解聯合企業,並從陶氏化學和Sunoco購買了聚丙烯業務。然而,一場大規模的腐敗醜聞使公司及其所有者陷入了困境,他們現在正在尋求出售以籌集資金。

20

PPG工業公司(PPG INDUSTRIES)

148億美元

去年PPG工業公司(以下簡稱“PPG”)以280億美元收購阿克蘇諾貝爾的要約被拒絕,鑑於阿克蘇公司結構的特殊性,不可能進行惡意收購。

到目前為止,PPG尚未對其荷蘭競爭對手發動另一次攻勢,而是迴歸專注自身的業務經營,並向股東分配現金。

在高科技開發項目中,它與初創的SiNode Systems合作,為鋰離子電池製造高能陽極材料。合作伙伴表示,硅-石墨烯材料可製造容量更高、充電更快的電池。

21

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

146億美元

在過去的一年裡,住友化學公司已經完成了許多小規模收購。購買了正在開發核酸候選藥物的日本生物技術公司Bonac 20%的股份。在農業領域,住友化學公司收購了Kyowa Hakko Bio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業務。

住友化學還獲得了澳大利亞植物資源公司(Botanical Resources Australia)的控制權,這是一家塔斯馬尼亞公司,從達爾馬提亞菊中提取用作有機殺蟲劑的除蟲菊素。在其自身的有機增長計劃中,住友化學公司斥資1.5億美元在中國常州建設了半導體材料工廠。

22

樂天化學(Lotte Chemical)

141億美元

韓國企業樂天集團的化學業務部門幾乎完成了韓國化學公司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美國項目。

樂天化學與位於路易斯安那州萊克查爾斯(Lake Charles)的Westlake化學公司聯合投資的30億美元乙烯合資企業計劃於明年上半年啟動。

目前該工廠的建廠進度符合預期。樂天還在萊克查爾斯建造自己的乙二醇工廠。

23

信越化學(Shin-Etsu Chemical)

129億美元

與許多日本化學公司一樣,信越化學在2017年度過了特殊的一年。其利潤增幅超過40%,銷售額增長了17%。

信越化學將佳績歸功在聚氯乙烯和電子材料方面的出色表現。

為了尋求更多增長,信越化學投資1.75億美元在日本和德國擴大纖維素衍生物產能。它還將安排15億美元用於提高Plaquemine工廠的乙烯基材料產量。

24

索爾維集團(Solvay)

123億美元

近年來,索爾維已經剝離了一些傳統化學品業務,如乙烯基材料和醋酸纖維素,以更好地特種化學品業務。

最近該比利時公司簽署了一項協議,以19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尼龍6,6業務出售給巴斯夫公司。

歐盟委員會正在調查此項交易,擔心巴斯夫會雄踞工程聚合物大量市場份額。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索爾維業務結構調整,即聚焦特種化學品,也刺激了研發部門的重組。

公司正在削減約600個工作崗位,儘管索爾維不會透露其中包含多少名科學家。索爾維還將約500名員工從法國巴黎和奧貝維利埃(Aubervilliers)轉移到法國里昂和布魯塞爾。

25

三井化學(Mitsui Chemicals)

119億美元

三井化學公司牙科材料業務部在今年年初有所回升。由於銷售令人失望,三井從該部門的價值中扣除了1.3億美元,該部門於2013年以5.76億美元從德國Heraeus公司購買。

不過,三井化學未受此次收購的影響,還購買了製造珠寶行業專用3D打印機的B9Creations 公司30%的股份。三井希望改變這些打印機的用途,使其同樣適用於牙科材料的3D打印。

另外,三井化學公司正在俄亥俄州建造一條新的烯烴熱塑性彈性體生產線。它還將用於水果、蔬菜、油料種子和大米的quinofumelin殺真菌劑授權給拜耳。

26

普萊克斯(Praxair)

114億美元

由於林德對普萊克斯的收購即將獲得批准,所以這可能是普萊克斯在C&EN排名中的最後一次亮相。

這家工業氣體公司曾經是一家大公司的一部分。它是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一家化工企業集團)的一個部門,於1992年被剝離。

股東們會記住獨立後普萊克斯公司年復一年的強勁回報。2017年在全球50化工強中營業利潤率最高,表明普萊克斯正處於其運營高峰期。

27

YARA

113億美元

挪威化肥巨頭YARA近年來一直在強勁增長,並且仍處於擴張模式。2018年4月份在德克薩斯州Freeport與巴斯夫合資成立的合成氨工廠投產。

一個月後,它完成了以2.55億美元收購巴西Cubatão一家氮肥和磷肥綜合體。

去年,Yara公司收購了銷售康奈爾大學開發的數字農業軟件的Agronomic Technology公司。

28

朗盛(Lanxess)

109億美元

朗盛公司董事會必然讚賞其CEO Matthias Zachert過去4年以來所做的工作。朗盛與Matthias Zachert重新簽了訂合同,期限至2024年4月1日。

朗盛正在整合溴系阻燃劑製造商Chemtura的相關業務。朗盛去年以25億美元收購了Chemtura。朗盛希望通過降低成本,使得Chemtura每年的開支節省1.2億美元。在另一項旨在增強其收購Chemtura效果的小型收購中,朗盛收購了索爾維在美國的農用化學品和阻燃劑磷化學品業務。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朗盛還在進軍蓬勃發展的電池用鋰市場。Standard Lithium公司支付300萬美元用於獲取阿肯色州滷水中的鋰,朗盛公司則可從中提取溴。

29

拜耳(Bayer)

108億美元

上個月,拜耳公司完成了以6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孟山都公司(Monsanto),從最初發布消息至完成收購,歷經近2年時間。

經過長時間的審查,反壟斷監管機構最終批准了此次收購——前提是拜耳向巴斯夫出售90億美元的種子和作物保護化學品業務。

收購後,拜耳的第一個重大決定是擺脫孟山都公司的名稱,這些名字在轉基因生物領域的活躍分子中被妖魔化。

為了幫助支付孟山都公司的費用,拜耳繼續減持其前材料科學業務部科思創的股份。到目前為止,拜耳通過出售科思創股票已經籌集了超過106億美元。

30

帝斯曼(DSM)

98億美元

似乎每年帝斯曼在營養領域都有大量的投資。去年年底,這家荷蘭公司同意以9600萬美元購買位於巴西的一家Amyris工廠,該工廠生產生物基化工原料法呢烯(farnesene)。

這兩家公司自2017年年初開始合作,目標是開發維生素A的發酵路線。DSM還向Amyris投資了5000萬美元。

最近,DSM收購了Mixfit 50%的股份,這家初創公司分析人們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開發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個性化飲料。

31

旭化成(Asahi Kasei)

97億美元

旭化成一直在大力投資於鋰離子電池和高端材料。今年年初,這家日本公司決定斥資約7000萬美元擴建其在日本Shiga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電池隔膜工廠。

另外,旭化成在日本的合成絨面革產量翻了一番,而且剛剛宣佈以10億美元收購生產大型汽車內飾絨面革的Sage Automotive Interiors公司。

旭化成還與中國化工集團子公司中國藍星公司合作,正在中國南通建設一座年產量為3萬噸的工程聚合物聚苯醚工廠。

32

伊士曼化工(Eastman Chemical)

95億美元

伊士曼化工公司長期以來的核心業務一直是聚酯。雖然該公司不再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但仍投資於特種聚酯。

今年5月份,伊士曼為其新一代共聚酯Tritan copolyester擴建了位於美國田納西州Kingsport的旗艦綜合工廠。

該產品近年來作為不含雙酚A的聚碳酸酯替代品獲得飛速發展。

伊士曼還將其Eastar、Spectar和Aspiracopolyesters工廠的產能擴大了25%,並提高了其共聚聚酯原料環己烷二甲醇的產量。

33

阿科瑪(Arkema)

94億美元

去年八月份,熱帶風暴哈維(Harvey)橫掃美國休斯頓,降水量達50釐米。阿科瑪位於德克薩斯州Crosby的工廠中,裝滿有機過氧化物的倉庫在這次熱帶風暴降雨中失去了電源和備用電源。

反應性有機過氧化物必須保持冷藏。隨後,存儲有機過氧物的罐子開始爆炸起火,幸運的是隻造成輕微的傷害。

另外,阿科瑪斥資3000萬美元正在中國常熟建設尼龍12工廠。它還在美國肯塔基州Calvert市擴建一家聚偏二氟乙烯工廠。

34

先正達(Syngenta)

92億美元

中國化工集團於2017年年中完成了對先正達的收購,並承諾讓其獨立運營。

隨後的一個未完結的事項是以4.9億美元的價格向澳大利亞Nufarm出售來自Syngenta和Adama的50種非專利殺蟲劑和其他產品,這是中國化工集團現有的作物保護業務。歐盟委員會要求剝離後才允許該交易通過。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緊跟農用化學品公司進軍數字農業的發展趨勢,先正達收購了FarmShots,這是一家讓農民使用衛星圖像評估作物生長狀況的初創企業。

35

雪佛龍菲利普斯(Chevron Phillips)

91億美元

早在2011年,雪佛龍菲利普斯化工公司是十多年來首家家布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建設新乙烯裂解綜合工廠的公司,這是該公司60億美元投資的一部分,其中還包括兩家聚乙烯工廠。隨後有十幾家公司在美國開展乙烯項目。

雪佛龍菲利普斯的聚乙烯工廠去年開始投產,3月份裂解裝置啟動。雖然該公司是一家早期頁岩氣企業,但其新任CEO Mark Lashier仍持謹慎態度。他正在考慮另一個項目,但擔心由於項目的開展,在美國的建設成本將上升。

36

北歐化工(Borealis)

85億美元

北歐化工公司總部位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家正在快速發展的石化產品生產商,由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Mubadala Investment控股。

通過與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合作,北歐化工計劃在兩家公司合資的博祿公司(Borouge)的阿布扎比Ruwais生產基地建設新的乙烯裂解裝置和衍生產品裝置。

到2025年,這一生產基地的石化產品產量將增加2倍,達到1440萬噸。目前博祿的年銷售額已接近40億美元。

北歐化工還在哈薩克斯坦與當地合作伙伴考慮共同建立乙烯裂解裝置和聚乙烯綜合工廠,並與姐妹公司Nova Chemicals和法國石油公司Total合作推進德克薩斯乙烯項目。

37

Indorama

84億美元

在過去的10年中,Indorama公司通過收購和擴張的創意組合已經從一個不起眼的泰國聚酯生產商發展成為全球化工50強之一。它最近的交易更加說明了這一點。該公司購買了埃及一家閒置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工廠50%的股權。

Indorama正在重新啟動這家埃及工廠,使用Indorama去年從葡萄牙購買的原料提煉對苯二甲酸。

今年年初,Indorama與競爭對手Far Eastern New Century和Alpek合作,以11億美元的價格從破產的M&G Chemicals公司手中收購了在德克薩斯州Corpus Christi市正在建設的PET工廠。

去年秋天,它收購了杜邦帝人薄膜公司,該公司生產特種PET薄膜和聚對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38

SK Innovation

83億美元

SKInnovation擁有從陶氏化學公司購買業務的訣竅。去年年底,這家韓國石化產品生產商通過其子公司SK Global Chemical同意收購陶氏長期持有的品牌Saran聚偏二氯乙烯業務。

此前,SK已簽署協議收購陶氏乙烯丙烯酸聚合物裝置,以便於監管部門批准陶氏與杜邦的合併。

39

亨斯邁(Huntsman)

82億美元

今年年初,亨斯邁創始人Jon M. Huntsman Sr逝世,享年80歲。Jon M. Huntsman Sr於1982年成立了亨斯邁公司,並於1983年進行了首次大型收購,收購了位於俄亥俄州Belpre的一家殼牌聚苯乙烯工廠。

他繼續通過從希望削減產品種類的大型公司購買業務來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公司之一。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亨斯邁最重要的收購是Texaco Chemical和ICI的聚氨酯、二氧化鈦和石化產品業務。由於科萊恩大股東的反對,阻止了亨斯邁對科萊恩的收購。

去年秋天,亨斯邁和科萊恩不得不取消他們的平等合併,否則會形成一個價值147億美元的特種化學品帝國。

40

空氣化工產品公司(Air Products & Chemicals)

82億美元

雖然林德和液化空氣公司等工業氣體競爭對手一直在進行大規模合併,但空氣化工產品公司的戰略是打入中國市場。

該公司於2016年12月試圖以15億美元收購中國領先企業之一盈德氣體,但卻輸給了香港私募股權公司PAG。

此後,空氣化工產品公司投資5億美元,與山西潞安礦業合資成立煤化合資企業,山西是中國煤炭之鄉的核心。空氣化工產品公司擁有該合作伙伴關係60%的股份,並將負責生產用於製造化學品和燃料的合成氣。

去年11月,空氣化工產品公司在中國做出了更重大的決策,與兗礦集團簽約,在中國榆林建設一個價值35億美元的煤氣化廠。

41

藝康(ECOLAB)

81億美元

去年的強颶風季節,其中包括休斯頓巨大的哈維颶風,阻礙了藝康公司能源、造紙和水處理化學業務發展。

儘管如此,該公司在2017年的銷售額仍增長了6%。藝康希望在化學品方面實現增長。

去年10月,它同意收購Georgia-Pacific的造紙化學品部門,該部門的年銷售額超過4000萬美元。

42

西湖化學(Westlake Chemical)

80億美元

總部位於休斯頓的西湖化學公司在2016年以38億美元收購競爭對手Axiall,躋身全球化工50強。

該交易促成了北美第二大聚氯乙烯生產商和第三大氯鹼生產商。

由於投資頁岩氣的熱潮,西湖化學公司和韓國樂天正在路易斯安那州萊克查爾斯(Lake Charles)建設一個乙烯裂解裝置。

西湖化學公司還在擴大美國和歐洲的乙烯基產品產能。

43

萬華化學(Wanhua Chemical)

79億美元

萬華化學集團足以成為人們尋找中國經濟活力例子。該公司位於中國煙臺的小型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工廠,直到1995年才開始滿負荷生產。

現在萬華是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原料生產商,領先於巴斯夫、科思創、陶氏化學和亨斯邁等西方競爭對手。

該公司已經進入到其他異氰酸酯以及多元醇領域,多元醇是另一種聚氨酯原料。由於計劃斥資11億美元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設一座MDI工廠,萬華可能會在美國謀求發展。

44

沙索(Sasol)

77億美元

早些時候,沙索公司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萊克查爾斯的石化項目遇到了麻煩,發生了延誤。但在過去的一年或更長時間裡,建設進展順利。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了81%,公司已花費了111億美元項目預算中的88億美元。沙索希望今年下半年第一批原料能夠通過該設施。

到2022年,它每年可為公司賺取13億美元的稅前利潤。另外,沙索與英力士公司在德克薩斯州La Porte建立的高密度聚乙烯合資公司Gemini去年底進行了首次銷售。

45

MOSAIC

74億美元

Mosaic開始在衰退的化肥行業中打翻身仗。在2016年銷售額下降20%之後,Mosaic的營業額去年增長了3%,利潤增長了7%。

今年年初,該公司以25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巴西礦業公司Vale化肥業務的收購。

為了更方便地進入巴西的業務以及大量的佛羅里達磷礦,該公司現在將公司總部從明尼蘇達州的普利茅斯(Plymouth)搬遷到佛羅里達州的希爾斯伯勒縣

46

PTT全球化學(PTT Global Chemical)

74億美元

今年1月份,韓國Daelim作為PTT全球化學的合作伙伴簽署協議後,PTT全球化學在俄亥俄州Belmont建設乙烯裂解裝置的項目獲得了一些動力。

兩家公司已經在購買土地。他們規劃了年產150萬噸的裂解裝置,比PTT在2015年推出該項目的最初計劃高出50萬噸。

另外,PTT與日本可樂麗和住友公司合作,正在泰國建設生產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尼龍9T的工廠。

47

東曹(Tosoh)

73億美元

東曹公司去年的銷售額增長了11%,利潤增長了17%,打破了公司紀錄。

在致股東的一封信中,總裁Toshinori Yamamoto將這一佳績歸功於債務水平下降、商品化學品業務有所改善、亞洲市場表現強勁。

東曹公司作為亞洲最大的一體化氯鹼生產商,也在特種產品方面投入巨資。與此相關的是,公司正在改造其8個實驗室中的3個實驗室,從而可以更好地促進創新。

48

DIC

70億美元

DIC正在跟隨食品公司避免使用人造成分(包括顏料)的發展趨勢。

為了進一步發展天然食品著色業務,該公司向Fermentalg投資了近600萬美元,Fermentalg是法國營養和健康市場藻類專業公司。

在另一個生物基化學品開發項目中,DIC與天然原料初創公司Checkerspot合作開發用於塗料、油墨和其他市場的新型多元醇。

49

韓華化學(Hanwha Chemical)

69億美元

韓華與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公司投資的石化和煉油合資企業韓華道達爾石化公司(Hanwha Total Petrochemical)將斥資3億美元,將韓國Daesan的聚乙烯產能擴大50%。該合資企業還有一個項目,準備從國外進口廉價丙烷原料。

50

科萊恩(Clariant)

65億美元

現在可能是強強聯合的時代,但科萊恩與亨斯邁合併的提議於去年11月被取消。科萊恩與亨斯邁合計銷售額為147億美元。

完整解讀!最賺錢的50家化工巨頭——C&EN全球化工50強

然而,科萊恩投資方White Tale Holdings反對該交易。它認為科萊恩應該更多地向特種化學品製造商發展,而不是與亨斯邁合併,亨斯邁公司產品組合中有大量的商品化學品。

今年年初,White Tale和另一家大股東40 North向沙特阿拉伯SABIC公司出售了股份,SABIC出資24億美元收購了科萊恩 25%的股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