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炒作感謝貧窮?王心儀一個人的成功不代表寒門學子就翻身了

近日,河北女孩王心儀以707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錄取,感慨之餘,作為貧困學子的她寫下了《感謝貧窮》,以記錄自己奮鬥的過程,也向我們訴說了她家庭生活的艱辛和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是誰在炒作感謝貧窮?王心儀一個人的成功不代表寒門學子就翻身了


這篇文章文章絕對不僅僅是刷爆了朋友圈,現在已經刷爆了全媒體,從電視到廣播,再到網絡,引起了全民關注。尤其是幾乎所有主流媒體參與的集體放大效應,讓王心儀和她的《感謝貧窮》幾乎全民皆知。

毫無疑問,這篇發自內心的文章讓人感動,我們看到了一個最底層家庭學子的拼搏之路,也感受了她成功的喜悅,更看到了她充滿光明的希望之路。

是誰在炒作感謝貧窮?王心儀一個人的成功不代表寒門學子就翻身了


王心儀可以感謝貧窮,感謝這種生活帶給自己的磨礪和對成功的激勵。可是全網的感謝,感謝誰?感謝不平衡的教育?感謝因病致貧的醫療?感謝王心儀對這幾年“寒門無貴子”質疑的“洗白”?

一個王心儀成功了,不代表著所有貧苦家庭的孩子真的就翻身了,就能追上、甚至超越好條件、好資源下的“優質學生。更多的寒門學子還在掙扎,還在以幾倍於城裡孩子的努力去爭取自己的未來,而結果卻是如此殘酷,別說重點大學,就是高中就讓很多孩子止步。

是誰在炒作感謝貧窮?王心儀一個人的成功不代表寒門學子就翻身了


王心儀的成功是個例,得益於她不服輸的性格,得益於她良好的學習方法,必然也得益於棗強中學作為省級重點中學的優質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她是努力的,也是幸運的,因為的確出類拔萃。可是像她一樣的貧困孩子,太多太多還在大學的校門外“望學生嘆”,從此走上了打工的道路,不是一時,而是一世! 

我們在為她祝賀、為她感慨、甚至為她落淚的同時,不能被刷屏的消息所蠱惑,更不能為一個成功掩蓋所有不平衡的思想所主導。教育均衡化的路還很漫長,最優質的教學資源、最優秀的師資力量、最優良的學習環境還是集中在少數城市、個別學校。更多的縣級以下學校,還有裡面的學生,雖然對通過讀上名牌大學渴望更多,雖然付出的努力更多,可是從基礎上已經落後太多,踩在肩膀上的富家子弟伸手可得,寒門學子還在深坑中掙扎。

王心儀的《感謝貧窮》能成為一條轟動全媒體的新聞,本身就說明了一個問題:窮家子弟能上北大?寒門學子竟然能上北大!新聞就在於主體的獨特性和稀有性,這個事情本身已經給出了答案,她是個特例。

是誰在炒作感謝貧窮?王心儀一個人的成功不代表寒門學子就翻身了

我們可以為王心儀所感動、激動,可是主流媒體應該質疑,教育部門甚至衛生部門、農村部門應該反思,是什麼讓王心儀全民關注?只是因為她考上了北大嗎?當然不是,每年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成千上萬,她不至於成為熱門新聞的主角。是她的貧困,是她的努力,是她的“感謝”!

從此,回答教育不平衡、教育產業化、回答“寒門無貴子”的時候,很多人又有了新的素材:“你看看人家王心儀!”王心儀是寒門學子中的一員,但她是極為特殊的一個。期待教育部門統計並公開一個城鄉孩子考上大學的數字不現實,可是有心的重點大學的同學看看身邊城市和農村學生的比例就知道現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