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子的《道德經》你能悟出什麼道理?

三麗18807916168


這是一個很值得回答的問題。那麼讀了那麼多年道德經,我到底悟出了什麼呢?



時有開悟,今天就挑幾個重點的與大家分享。首先道是什麼?經常看見朋友們遲疑和疑惑道的存在。也經常看見大家胡亂的定義和解釋道是這樣那樣的形象。那麼道是什麼呢。

道是宇宙運行法則的總規律。它適合於人類,也適合於我們未知的空間,和我們以後未知的領域。它以二元的基本形式存在於我們身邊,又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個層次不同的演變。 它常具有神秘性。有神奇的力量存在於他周邊,你合道而行你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

學習和研修或踐行道,其實真正就是為了得。老子著述道德經。其實本意就是告訴大眾。合道而行,就會有得。大家常說的道經,德經啊!其實都是瞎扯淡。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本身就有貪慾和獨佔的本性,老子為關令尹喜著書道德經,其實就是在說明道與德的關係。怎麼做才會有得,後來人隨著時代的傳襲,居然把得引申上升為德行了,也算是對聖人的教誨踐行於身了。很好,不愧為一個學習的民族。


道和道德經。道無處不在,道再有老子道德經,出世之前,他已經存在我們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他以型,色,數,聲,等自然形態存在於我們認知的角角落落。此處省去兩千字。

還有就是在道的狀態下, 我研究出來的結果就是。天道中的大陰會被轉介成,人道中的狂暴狂躁的大陽。怎樣才能成為和諧社會,怎樣才能成為陰陽和諧?怎樣才能陰平陽秘?這些都是道學的範疇。不要以為現在有了什麼社會學,有了什麼心理,地理等自然科學。大家就忘了行道。

再回到這個問答的主題上。讀老子的道德經悟到了什麼?讀老子的道德經就不得不說一說千百年來有那麼多人著書立說,為什麼就老子的道德經流傳於世呢?大家也不用奇怪,其實他就是道的存在見證。

另外還有一點必須說一下。道可以大可以小。大家常看見有人搬弄道術,偷天換日,驅神弄鬼。這些其實都是道士們掌握的一些小技巧而已。不見得會被後世人歌功頌德。但老子的道德經為什麼就能夠恆古不衰呢。對呀,老子的天下觀,老子的世界觀。這才是老子流傳於世的根本。



有人把所學的道術用於一己之身。而老子卻將自己所學的道術。用於天下。用於治理天下。這就是格局的不同。同樣是道,因為格局不同,老子因為他的天下觀。才會被後人傳世。其實有關道德經的問題已經回答了很多了,今天這篇有點特別沒有闡述老子道德經的任何章節和段落,只是將自己所悟,與大家分享,希望能拋磚引玉。完。


聚名仰德生


《道德經》首先讓我認識到,老子是系統哲學和辯證法的大師,極簡主義的鼻祖,反對形式主義的先驅。

《道德經》完整提出了一套道論和德論,從世界的物質性上去尋找人類社會、自然事物變化發展的原因和規律。

《道德經》描述了道的特性,這個道,虛而不空,先於萬事萬物又存在與萬事萬物之中,無疑這就是宇宙巨系統了。具體而微的層面上看,它又是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互相聯繫的各種子系統整體關係。

提出道的運動規律是“反者道之動”。萬事萬物又是由於得到了道的性質而成“德”,秉承“德”的人和事物,莫不是遵道而行,遵道而成。

萬物莫不由道而來,又向道復歸。人生要學會“觀復”,以知萬物之變;學會“玄覽,以知萬物之本,跳出眼見的條條框框,逆流而上,與道同在,如水一般善利萬物,包容兼蓄,謀事善成,處下不爭,功成不居,超越侷限性,融入無限性,實現人的品格、生命、事業的超越。

老子的辯證法、系統論,有具體系統的意義,雖然強調貴虛守柔,有所偏向,但關於事物關係的宏大圖景還是令人心曠神怡。與道同在,人會覺得自己清高和超脫,有一種真正的高貴和尊嚴。


老子《道德經》的精髓可以叫“為無為”。簡單說就是不多事。《道德經》從來不是讓人無所事事,而是讓面對的一切要儘可能地簡單化,做到“自然而然

根源上,靜心寡慾,不滋事,不貴難得之貨。面對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統治要簡單,少擾民。社會結構簡單,最好是小國寡民。人際關係簡單,老死不相往來,不尚賢,不使民相爭。這對今天有相當的啟發意義。過去留下的繁複矯情的禮儀,過於黏稠的人際交往,越搞越複雜低效的組織,不求有用只求擁有的收集癖好,擁擠不堪的傢俱和擺設修飾,等等這些,在現代成了新的社會問題。

物極必反,由此興起的極簡主義,其實就是《道德經》的精神指引的結果。“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淡泊不僅明志,而且優化生活和品行。《道德經》提供了極簡主義的綱領和理論基礎,必將有更加深刻的影響。

形式主義是政治和社會管理領域的官僚主義和不誠實態度的結果。

形式主義也是一種社會努力,是不甘人後、不甘居下、不甘無聞的投機。在大搞形式主義的人那裡,恰好在他想不通的地方,老子《道德經》給出了良方。《道德經》提倡“見素抱樸”、“功成身退、“功成不居、甘處人不甘處之地,善利萬物而不爭,都是遵道而行的基本價值觀。

老子在《道德經》裡提出,他有處事的三樣寶貴的原則,一是慈,二是儉,三是不為天下先。又把他的處事態度概括為“嗇”,反覆圍繞的中心概念,就是貴簡。

“嗇”就是農民種地時薅掉滋長的荊草,留出空間和地方讓莊稼生長,碰到不斷膨脹的形式主義,也得用“嗇”的辦法,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留出經歷和資源來幹正事。


多讀讀《道德經》,給人一種神清氣爽的感受,它的可貴處,就是道出了人心理不清、放不下的偏狹、繁複、糾結,把自己和事物放在廣闊深遠,比天地還要抽象、深邃的境界裡,解放一下被慾望和昏亂折騰得疲憊不堪的身心,清零到空靈明智的境界,反思自己,簡化自己,解放自己。隨便,也批判一下這個喧擾的世道,為讓它更加健康,揮一揮自己手裡的掃帚。


熱帶雨林的午後


讀《道德經》難有大得,但也會各有所得。老子寫道德經如同是畫了線框,世人隨心填圖顏色,道心圖之,則有道鏡,俗心圖之,則有俗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所得,各得其所。吾有一解,帖與下面,與眾友共享。

解前預備:

對於《道德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千解千言,我若做通篇解讀,也徒增一家之言而已,實無太多必要。然而,每個人儘管都能從中感悟一二,但《道德經》畢竟是講“道”的,我想從中抽取幾句與修道有關的,從修道的角度論一論,所以在講解前,先說明以下幾點預備知識。

1、對稱性。

沒有對稱,則不足以講道。“空有”、“主客”、“覺觀”、“順逆”、“苦樂”、“業果”、“規則與自由”、“無極與太極”、“0與∞”...等等,無窮無盡,總稱“陰陽”,也可稱“兩儀”。故,“陰陽”者,是代稱,並非實指,不需去找陰陽到底是什麼,只需要知道是指根本性的對稱即可。

陰陽是對立統一的,孤陽不立,孤陰也不立,實因陰陽是一之所生兩面,所以也可稱對立面。

陰陽是指根本性,所以不包括有限概念,比如:什麼太陽屬陽月亮屬陰,督脈屬陽任脈屬陰...。這一類的有限實物概念分屬陰陽,既對事物本性認知沒有太大幫助,又會混淆對“陰陽”的認知,實在沒有必要。

陰陽是互相轉化的,沒有靜態的陰陽,沒有孤立的陰,也沒有孤立的陽。陰陽既然是運動演化的,其演化方向才是重中之重,才是大道意義,既是悟道之因,亦是悟道之果。

2、窮極性。

沒有窮極,則不足以講道。道者,含納一切。故,取義者,必取一切義,取狹義則非道。

窮極則必反,這種“反”必形成一個圓,這個圓並非普通的圓,有點類似於莫比烏斯帶的圓。故,通過兩極可以到達對面,然而,一反轉也可到達對面。禪宗南派之法稱為頓法,因為,一反轉即可立地成佛。

3、明覺觀。

能明白對稱與窮極,基本就能明白“道”義,為何單列“覺觀”拿出來說呢?因為“覺觀”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是我們能直接感知的少數幾個根本性的對稱概念之一。即是修道之入手,亦是修道之終果。

覺中有觀,觀中有覺,覺觀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所以在各大經典中,“覺觀”常常拿來混用,所以當我們碰到“覺、觀”任何一字,應知它們是一體的,有時在表示“觀”義,有時在表示“覺”義。但若要具體明白其意義,我們需要定義一下。何為觀?何為覺?對立為觀,和合為覺。萬物因觀而起,眾觀疊加而成,因覺而受,眾者合覺而滅。順為樂,逆為苦。順觀樂業,逆觀苦業。樂業樂受,苦業苦受。這個就不展開了,如果展開來說,內容太多,有興趣的朋友留言,我再專題寫一個“覺觀論”。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觀看。當看外境時,外境映射於心,心起境相即是觀,而所謂的“看到”,是看到心中“境相”,即是覺到心中“境相”。換句話說,一切心念所起皆是觀,一切受皆是覺。修者慢慢體會。

4、可言說與不可言說。

《道德經》雲:道可道,非常道。為何有不可言說之處?原因有二:

一、語言的有限性。①詞義有限,且多含世間義。②表達語句有限,故無論如何不可能把道義表達盡。所以,若是因經固化,則離道遠矣。

二、受眾有限。①受眾為人類,則是一切有情之一小部分。②眾生樂業有限,故無法受盡一切法。因此,讀者不可因經固化,應實修實證,多去實踐。

5、與現代科學。

現代科學不可解釋窮盡之學。原因有四:

一、宇宙太小,是有界有限的,現代科學的研究還無法超出宇宙的範圍。

二、現代科學是有邊界的,基本邊界是測量,不可測量者,則不在它的研究範圍之內。

三、現代前沿科學雖然發展迅猛,但對於“道”這樣的本源性問題,既無法證是,也無法證否。

四、基本真理都是超越科學的、超越宗教的。我認為不應該用現代科學詞彙與知識去解釋這一類問題。佛道自有一套語言體系,若用量子理論、牛頓力學、相對論等詞彙會解釋的不倫不類,更加混亂。但基本真理是超越宗教的,所以佛道詞彙是可以互用的。

6、不要神格化,也不要人格化。

因我們認知大道,是從自身開始的,而且離不開覺觀。所以,沒有得道者,要麼有人認為覺悟得道者,有人的思維邏輯、七情六慾、賞善罰惡,要麼將之神格化,崇拜祈求。這些都非正確認知。

覺悟得道者,其心處於恆定之中,其心之願力等同自然規律。

7、《道德經》章節混亂。

《道德經》原始不分章節,章節為後人所分,名字也是後人所取,而且,經過兩千多年演化,有些字句甚至都被改過,我們若想一窺經文原貌,是很難了。若為理解,不分章節好一些;若為講解,分章節好一些。

我們只要分清哪些是講有限義的,哪些是講無限義的,就能更好的明白《道德經》。講無限義的,是講道之根本,也就是講道;講有限義的,各取所需,隨心而解就可以了。

我這裡抽取的幾句,都是講無限義的。這裡選擇的是流行版本,因其朗朗上口,宜頌宜背,流行比較廣。

8、水平有限。

我的水平有限,且是從修道角度來解《道德經》,所以,與很多人的認知不盡相同也是理所當然。另外,道德經經文字句並不深奧,所以,我儘量多的解其理,而非直接翻譯。只要明白這些理,字句多讀幾遍,其義自見。多讀幾遍,多讀幾遍,多讀幾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1、這是全經第一章,也是唯一一個有必要分出來作為一章的內容。道的整個經義就在第一章,能理解第一章,就能理解老子說的道。甚至其它章節都可以不要。

2、第一章其義在字外,不在字內。字外之意也就是指這一章的對稱性和窮極性。有“道”必有“名”,有“無”必有“有”,有“無慾”必有“有欲”,有“玄”必有“玄”。因不可道而道,因不可名而名,何其妙哉!

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裡的“常”應作“恆”,後面再說。先說“道”和“名”。為什麼說“道”,非要說“名”?因為對稱性。若是開經講“道”,必然要說及“道”的對立面,所以才要說“名”。其實,“道”“名”本是一體,本是一回事。但從這面看是道,從那面看就是名。因其不可道不可名,所以才用了“道”“名”這兩個字。但“道”和“名”都是說不清楚的,所以,不應追求“道”和“名”的具體所指(因其也沒有具體所指),關鍵是下一句用到了“名”,所以才特別瞭解一下“名”。

(PS:好像歷來人們都能理解“道”,卻無法理解“名”,正好也應了可知與不可知的對稱性,真的好奇妙。)

4、“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有人作如下斷句“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其誤有二:①若作動詞,則承上句而來,道就缺失了對稱性,則非道矣。②若作動詞“稱謂”之義,從經文全篇來看,表達此義用的都是“謂”字。所以這裡用作名詞。

既作名詞,那“名”是何意?這要和“道”一起來理解。若“道”作“客觀規律”,則“名”就是“主觀意動”,亦稱“名動”。若“道”中有“客”,則“名”中有“主”。雖然解為“主觀意動”,但不要固化的認為和普通人的“主觀意動”是完全一樣的。普通人的“主觀意動”是有限的,狹義的,具有人的很多屬性,但“名動”是無限的,沒有含義,因沒有含義,故有無窮無盡義。所以,“名”也是說不明的。說不明的“名”若明白了,那這一句就明白了,其義自現了。

(PS:雖然涉及了主觀性,但不要神格化,也不要人格化。參考解前預備6。)

5、“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裡的“常”應作“恆”,不處“恆”定者,不足為道。所以是“恆無慾,恆有欲”。一字之差,相繆萬里(已出土更早的版本是“恆”字沒錯)。是“恆”非“常”,所以,並非時常左右交替,恆就是恆,無慾觀有欲觀一同存在(因無時間,也不可稱為同時)。

這裡說到兩種觀:“無慾觀”和“有欲觀”。這裡的“觀”應作“覺”來解,“欲”不是普通的慾望,“欲”應作“慾念”來解,即是“觀”來解。所以,表述成了“有觀覺”和“無觀覺”,這樣很拗口,還是“有欲觀、無慾觀”這樣順口。但其義就是我說的這個意思,然後參考解前預備3來理解,應當能把握裡面的意思。

“觀其妙”和“觀其徼”,“妙”和“徼”需不需要解,我覺得不需要解。其一,說不明白;其二,聽不明白。除非實修實證,親身去覺,否則,無論如何解釋,都不是其真實義。

要點來了:這一句缺少一個主語。是誰去“觀”去“覺”,皆以為是教授眾人去“觀”去“覺”,非也。這裡有三義:①道者去“觀”去“覺”;②得道者去“觀”去“覺”;③教化眾人去“觀”去“覺”。雖分而為三,實則是一。

(PS:有一種斷句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種斷句是不解經義,錯謬甚遠。)

6、“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此兩者”指何兩者?向上回溯,既指“恆無慾、恆有欲”,亦指“妙和徼”,既指“無名、有名”,亦指“道與名”。也就是說“此兩者”,通指上述兩面。這樣就夠了嗎?這樣還不夠,“此兩者”通指一切兩儀(參考解前預備1中列了幾個)。故能達一切者,必達於空,空空達於一切。故“此兩者”必然演化而動。

“同出而異名”,同出一體,一體兩面而已,解前預備多有論述,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既然已經叫作“玄”,為何又“玄之又玄”?道者,必有其對立面。即使叫作“玄”,“玄”也應該有其對立面,因已經合兩者(兩儀),故“玄”的對立面還是“玄”,所以“玄之又玄”能表示道的對稱義。另外,“玄之又玄”能表示道的演化義。此演化之結果,即是“利樂一切有情”,也是道之大義。

如何演化出“利樂一切有情”,這要從兩儀“覺觀”說起,篇幅較長,在這就不贅述了。若有感興趣的小夥伴留言比較多,我再做一篇“觀覺論”,專門論述一下。“利樂一切有情”這一句也需要解,這一句若不解,又要落入有限義(有界、有限、有漏)。我在下面講“上善若水”的時候再展開這個來解。

“眾妙之門”,即是悟道之入門,亦是悟道之終果。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這一句是最有意思的。絕大多數人,知“道”不知“一”,知“二”不知“三”。

在解這一句之前,先說一下老子寫《道德經》時為何使用數代指。原因有二:①道的不可說明性。因不可說明,使用數字代指和使用名詞代指相差不大,不必再去造詞。②這個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一切的一切都可化為數,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化為數。說到這裡,可能會遭到讀者很大的反彈,因為這和日常認知太相悖了。難道石頭是數字?難道我們的身體是數字?難道我們心中所思所想是數字?對,這些都是數。萬物因觀而起,眾觀疊加而成,成者,可以稱為“業”,可以稱為“信息”,“信息”當然可以化為“數”。故,一切所見,凡涉及“性”者,則一切都是“業”,一切都是“信息”,一切都是“數”,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而已。

為何我們日常所見之實物那麼實在,完全沒有信息化的自覺性呢?因為我們生活在有界有限有漏的世界裡,日常生活也是極具有限,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的心性就形成了這樣的自覺性,認為外在是實實在在的。心,若能通達空性,能通達空空性。則必然所見,一切皆是虛幻,若從“信息”的角度去看,轉化成數來理解完全沒問題。當然,現在的數學理論還不行,只能當成數來看,不能轉化成具體的數字,因為太大。未來也不行,除非有和道相同的存儲量,但這是不可能的。雖不能轉化成具體的數字,但可以抽象化和模型化,現在只是簡單的一點兒,在未來也許可以更為深入。

2、“道生一”。這裡的“生”應作“是”解。“道”就是“一”,“一”就是本來存在,“一”就是“道”。而且,“一”是真“一”,是實指,不是代指,不需要去尋找它代指什麼。

道家修行功法中,有一個非常殊勝的功法,叫“丹”道。這個“丹”,就有“單”義,“單”者,單一也。另外,“丹”有“圓”義,即“循環”義。所以“大丹”者就是道,無形無相,單“一”也,故稱“丹”道。若有修者認為“丹”就是光燦燦圓坨坨那個“丹”,則離道遠矣。所以有人說“閱盡丹書千萬遍,末後一招無人傳”。其實末後一招就是最初一招,大道所修之果就是本初之意。是修者自己作繭自縛,不立大道之初心,所求皆為末葉所學,當然難證大道之果。

3、“一生二”。“一”是真“一”,“二”非真“二”。“二”指兩面性,指兩儀。而兩儀者眾多,可以說是無窮無盡。所以,“二”並非真“二”。

4、“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三”又是何物?“二生三,三生萬物”後面一句是“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衝”應讀作“ZHONG”,有“中”義,因為“氣”有水流之態,故用“衝”不用“中”。“衝氣”即“中”氣。陰陽兩儀加上“衝氣”,並稱為“三”。陰陽兩儀三個中的兩個不錯,則第三個描述為“衝氣”則不太好理解為何“三生萬物”。故,第三應解為“兩者之間”。何為“兩者之間”,推壓即外彈,拉伸即內縮,“反者道之動”即為“兩者之間”。再有,“二”者無窮無盡之兩儀,故而“三生萬物”,“萬物”皆可化為數。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由於古人對於自然科學認知的侷限,那麼“天”“地”“人”三才已和現代認知差距頗大,即使“天”“地”“人”各為代指,對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這三句也沒有解的必要了,對修道意義不大。

2、“道法自然”。這裡的“自然”不是指”大自然“,“自然”是相對的。相對於觀者,除了本我所觀,其餘皆為“自然”。

“法”應解作“順”。所以,修者應順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即一切有情,能觀能覺者,皆屬有情)。一切眾生也包含本我,能通達一切者,必通達空性,故及於“道”之層次,非觀非覺,亦觀亦覺,即是“道法自然”。

3、“道法自然”是完美的。“自然”者,必往返演化,其演化方向就是“利樂一切有情”。在“玄之又玄”的解說裡提到了這一點,但為何是此方向,論證起來篇幅過長,暫且不論,知道這個方向就可以了(在《道德經》也有相關觀點的論述,比如“利萬物而不爭”、“天之道利而不害”)。所以,“道法自然”與“玄之又玄”是相應的。

而且,運動的當下是完美的。無論造與不造、為與不為,其運動方向都是“利樂一切有情”,其大道之果就是“利樂一切有情”之果。具體的在“上善若水”那一句再展開一下。

4、因“道法自然”之說,世人認為道法是消極避世的,這是對道法最大的誤解。“道法自然”即是“利樂一切有情”,然而說法有“無為法”和“有為法”之說,兩者是統一的,皆為道法。

無為法,無漏無界無限,有為法,有漏有界有限。

“道法自然”是無為之說,心住於無漏無界無限,然而,即使是得道者,出定之後,其心之表也是住於有漏有界有限。

故而,“道法自然”即“利樂一切有情”,在出定後,“利樂”不能達“極利極樂”,亦不能達“一切有情”,但仍然會基於此本心,行“利樂周邊眾生”之事。

所以,認為“道法自然”是消極避世,過隱士生活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那是不理解大道,只為自己修行而造成的。

5、那麼有兩個問題:修道者能不能隱居山林修行?得道覺悟之後做什麼?

先說隱居山林修行,其原因大概有四:一、在通過關鍵點時,需要閉關。二、協助自己清心寡慾,持戒防漏。三、自己想過隱士生活而已。四、人云亦云,看別人隱居山林,自己修行也學著隱居山林。所以,不是不能隱居山林,而是為什麼要隱居山林。

得道覺悟之後做什麼?應該說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那麼會否淫樂?得大道者,心處無漏,則不起淫樂之念,也就說不是不能,而是“不想”,既然不想,自然不做。依據本心,知行合一,心念所起者都是什麼呢?沒有定說,也就是沒有定法,然而,有一件事是必然會去做的:傳法,引領後人入道。或開宗立派,或著書立說,或隱於網絡之後墩墩善說,或踏破鐵鞋尋覓上根慧者......等等,隨心而做,隨性而為。

雖然日常生活和得道覺悟之前並沒有太大不同,但“覺”有不同。得道者,當下念念分明,不再沉迷執著。也就是說,“覺”醒了。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1、既然此句是比喻,那麼直講寓意“利萬物而不爭”。

“利”者,“利樂”也。道之所講,都是極大利樂,其樂應當通往無窮無盡。能是極大利樂的,只有“覺悟一切有情”,也就是“使一切眾生得道”。

這裡的“萬物”,並非指因觀而起的“萬物”,而是“能觀能覺者”,即“一切有情眾生”。希望一塊石頭得道和希望自己身體得道,兩者一樣,都是沒有意義的。“能觀能覺者”才是“主”,石頭、樹木、身體等等一切外鏡,都是因觀而起,眾觀疊加而成,是“被觀被覺”,是“客”,這些所指有起總會有落,有生總會有滅,是虛幻的,並非實有,何來得道。

“不爭”者,不爭的是樂果,而非不造樂業。造樂業者,必受樂果,只是苦樂順受,不爭而已。

所以,整個這句的內涵就是“利樂一切有情”,廣義描述為“覺悟一切有情”、“使一切眾生得道”。我這篇圖文通篇所說,就是為了這一句,這是重點中的重點,核心中的核心。即是道種,亦是道果。

2、這句與“道法自然”是相應的,與“玄之又玄”也是相應的。

3、這句與金剛經中“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是相應的。

4、應注意:通達一切者,必通達空性。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1、“反者道之動”。這一句句義明顯,沒有什麼需要解的。這一句的關鍵是:為何“反者道之動”?因為,始於“一”,終於“一”。因一生兩儀,兩儀互動轉化,則二必合於一。故而,“反者”會成為“道之動”。

2、“弱者道之用”。“弱者”就是演化的那個方向,也是“反者”之力演化出來的方向。相對於“反者”之力,“弱者”之力確實微乎其微。然而,“弱者”雖弱,但沒有阻力,所以,大道演化,浩浩蕩蕩,道心所指,奔騰而至。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1、這是最有實踐指導意義的一句。

2、“多言數窮”。“數窮”即數理窮盡之論。這裡居然在《道德經》這樣的大經典裡提出來,說明在當時”多言數窮“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但後世並沒有太多著作留下來,我覺得和秦朝時焚書坑儒有很大關係。

“多言數窮”雖然不如“守中”,但比起盲目崇拜還是好很多,所以,我們應感謝生活在這樣的國度,我們的前輩先知早就有了超越宗教的認知。

3、“不如守中”。“中”者,非空非有,非覺非觀......。“守中”是心之所住,一開始修未必就能達到“守中”,可從“覺”始,也從“覺”終,必達於“守中”。

4、“守中”是得道覺悟者恆定之態。與“道法自然”相應,與“玄之又玄”相應,與“利萬物而不爭”相應,與金剛經中“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相應。


就解說到這裡吧,最後留道詩一首:

世人皆言道不傳,實乃今人心難返。

為己之心不返轉,縱得金丹也枉然。

即心達於空非空,莫求仙人守於中。

若可窮盡性與命,一切元義立自現。


與樂行者


淨空論道之道德經的示意:

道為本,德為用。道德經是一部道家修道的練功指導經典。對於修煉者來說,應該先理解先天太極圖,然後再看文中的後天太極圖。道德經的德為用的道理是基於人體練功態的自然狀態原理來揭示社會交往和發展道理的,所以,不切身感悟到功態的自然感知,很難正確理解道為本的道理。

心(天)身(人)合一是顯現“本性”的條件和基礎,正如陽明先生所言“知行合一”。心身或說知行不能合一,就什麼也不是了。這樣就成了對“道”的猜測,這些都是假學者,離經叛道遠矣!就如只想不做或只做不想,其結果都是不著邊際的,人的社會行為早已證實這種行為失敗的必然性了。人性即“人道”,天性即“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實際上也是揭示了,人道即是太極,是入道的竅門,即道門。人體即自然,即天地人本性相同,由人體入道最簡潔。由人自身入道,即由後天太極入道,以悟得先天陰陽之天地之道,就是老子《道德經》的真義。對於《道德經》的德為用,只是道理自然變化的表象或說表現而已。\r總之,只要達到身心合一的狀態或說境界,一切都變得自然而然了。

--2018.7.17


太極熊56840876


我讀道德經,有幾得。

1.是明白道理,尤其是天下大道,始於微末,察於細密,無有自身而存焉。

2.是明白道德經,很高妙,於我,不能處處遵行。道這個東西,學,亦步亦趨,無法學到,學到也是皮毛。故不拘文字,得其神韻。要有自我體悟,施行。

3.有是一種態,不有是更玄奧的一種態。世間萬物萬方,其實都在一種若有若無,能動能靜的態中,外力或內心變了,可能就會變化。不要以不動的視野來觀察,不要以常規的強弱區分事物。有些道理現在可能不對,其實可能只是我們體悟不到那一層次,道德經的實用性其實很強。


半不山


讀老子的道德經!雖只五千言,卻包含很多道理!初讀時覺.得很深奧,也讀不懂,有種高深莫測的感覺,再讀時就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繼續看書又看出一些治國之道,又看幾次才覺得這是一部修道的寶典!而且是天下道修玄修,心修的總岡!所講道德二字,就說出了天地的奧密,和生命的形成,及物質生命運動的規律!然道德二字,則又是評判世俗一切,正負的標準和準責!


手機用戶宣德


讀老子的《道德經》能悟出什麼道理?

一、老子的《道德經》就是一部按照自然規律來演繹人的行為屬性的辯證方法論,其實質是大道至簡、大理至亂,治大國需用小鮮,何況人類在自然中只是一個個體的芸芸眾生的人哪,他的本質是敬畏自然、依附自然,按照自然規律在此消彼長的自然現象中按自然規律來演繹人的生存原則。

二、道是無邊無際,天地際行之浩浩蕩蕩的大道,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從元氣到陰陽二氣,再發展到或輪迴到人世萬物。這樣的宙際輪迴、變化萬物就不能糾結於雞生蛋,蛋生雞的根由,而是從自然屬性的道上升到人的德性這一範疇來演化,從而便有了人這一能動性,大道至簡、理而不亂,從簡易的自然去認識人與自然此消彼長的辯證關係,人的行為就有了道德準則。

三、從老子個人的生存與想象中無為而治、順應自然,他看透了自然界此消彼長的自然規律與人在自然中的辯證關係,以及他生存在周這一朝代的現實意義,在道與德的追尋中他也是拋開了一切的雜念,披著才衫、拖著美髯、騎著青牛逍遙於探求人世之間的大道至德。


楊柳青青春之聲


道德經中有一句——“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貴柔。慈故能勇,弱以勝強、柔能克剛,不自見、不自恃、不自矜都是柔的表現,逞強只能加速滅亡,知強守弱才是中正平和之道。

守靜。修身治世莫若嗇,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清心寡慾是對身心的節儉、無為不爭是對處世的樸實態度。

謙虛。聖人披褐懷玉、君子衣錦尚絅,“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不逞己勇、不妄造作,謙以待人、虛以養心,則無大患。

〈以上是個人愚見,望名師指正。〉



奉天法古


讀了《道德經》才知道這宇宙空間是無邊無際。才知道。道是什麼,道包羅大千世界。讀一遍,心靈受到極大淨化,反覆頌讀,靈魂不斷昇華。人的精神境界脫胎換骨。《道德經》無論哪一句,都顯示其博大精深。對我的人生感悟就是我悟得太遲,太淺了。我作為凡夫俗子,在有生之年繼續領悟,多多拜讀,永遠讀下去。

本人天生愚頓,文化淺淡,只有儘自己之力多向各位修為造化高深之士學習。明白了些做人的道理。順應天意,不再爭強好勝,對昔日有過節的相關人和事,放下包袱寬厚待人。學水的品格,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大千世界中,高下相傾,長短相形。厲行節儉,一曰慈,二曰儉,三不敢為天下先。道之深奧,入道才知眾妙之門。大道無形,道者動之基,道為靜之形,黑白兩道,陰陽形成。

生活在世上,死後化腐塵,人在世間之渺小,只是浩翰時空瞬間的煙雲。只有精和神週而復始,在世間永存。

福生無量天尊,太上老子道祖道德天尊。



自在瞭然1


我文化水平不高,從《道德經》裡面悟出的道理很簡單。

《道德經》說的就是德,道是品德的優劣,是品德走過的痕跡,。

無,就是無私,是真誠的幫助別人,沒有私心雜念。

無,是隨心所欲,是放鬆身體,精神,能把太極拳練到極致的一定是秉持這幾點。

道是道路,天道是每天走過的路,善有善路,黑有黑路,走過的路不同,結局也不一樣。

道是生活的軌跡,遵循大自然的語言,是🐘無形。

生活很簡單,像🐘一樣,生活節奏放慢,與世無爭,無憂無慮,愛家人,愛朋友,有飯吃,有水喝,有地方可以休息,每一天都生活在快樂之中,這就是逍遙,生活不過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