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窝乡:调研指导进一线 牵线搭桥建果园

平窝乡:调研指导进一线 牵线搭桥建果园

平窝乡:调研指导进一线 牵线搭桥建果园

平窝乡:调研指导进一线 牵线搭桥建果园

平窝乡:调研指导进一线 牵线搭桥建果园

“我们村正积极筹备在晚白桃、凤凰桃基地成立村集体专业化合作社,尽快制定出育优挂果村产业发展实施意见。”6月7日下午,平窝乡何家棚村支部书记蒋万明查看今年凤凰桃初挂果情况后,步履蹒跚地回到村办公室,由于工作关系,一会还得赶到乡上开会,准备向乡党委汇报成立村集体专业化合作社的喜事。

据了解,何家棚村自2015年集中栽植210亩凤凰桃、插花种植100亩晚白桃以来,由于头几年都是净投入,就算费时费力也难有成效,因而有的党代表、社员代表就建议把果园以每亩400元集中盘出去,省得这么劳累还松活。正如桃园不光没管理好,个别人员还有牢骚。敢情这个果园还是烫手山芋,让村里干部有了思想包袱,弄得大家干瞪眼、瞎着急。如果让村干部管,干部说自己怕没时间,更怕活没干好还给穿小鞋。加上近两年水蜜桃大量上市,收购价格普遍被压低,部分桃农因滞销损失严重,如果村里搞发展赚不到钱咋办?

“严重缺乏管理人才”是制约村集体谋划产业的主要原因。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如果品质不高、知名度不响,加上易受生产环节限制,价格十分容易随行就市。村支两委日常工作本来就繁多,如何有效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了何家棚村支部书记蒋万明最焦心的问题。

自平窝乡开展乡村两级“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以来,通过领导带头督导、田间议事、调研指导,尤其是乡上成立产业办以来,不光紫山药田间管理加强了,技术指导也经常化了,贫困村干部下田搞产业自然不是稀罕事了。

看着2017年贫困村通过项目拉动、谋划产业、补上短板,着实让我们村的党员群众羡慕不已。为此,以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回头看、回头帮”为契机,组织起“感恩奋进、扶志攻坚”行动,及时向贫困户、临界户宣传好政策,2018年4月何家棚村先后召开支委会、村民大会决定要积极申报经济薄弱村。在驻村组和村社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于6月20日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重点户、经济薄弱村和产业帮扶户的核实工作,全村有重点户1户3人、产业帮扶户2户4人,都按规定进行了详细摸底、社社公评、张榜公示。

与此同时,围绕全乡“一园三带”规划建设,乡党委书记刘剑来到何家棚村实地调研指导凤凰桃基地建设和查看渝蓉高速周边绿化环境,他就在田间地头摆政策、话农事、讲管理,要求村两委干部要转变发展观念,弄清楚如何搭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怎样流转土地、实现群众有租金、薪金、股金,希望乡村社三级干部要发挥好“传帮带”作用,通过“党建引领,产村融合”方式,实现来年集体经济零突破,打个漂亮翻身仗。

调研结束后,何家棚村两委负责人纷纷表示,要立即谋划成立村集体合作社,找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884工程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困难和问题,邀请龙泉驿区山泉镇、周家乡的育桃专家来村技术指导,通过农技下村、田间农校、微党课“三课合一”,围绕办好骨干农民培训、“农民夜校”、“社区教育”3个课堂,要求全村党员当政策小“喇叭”,真正起到一传十、十传百的作用,调动更多群众参与村上发展治理的积极性。

自“三大”活动以来,村四职干部轮番在村会议室作汇报,组织“大学习”“大讨论”,收集何家棚村3社、4社、10社、11社连片发展凤凰桃意见建议4条,配合市交通局妥善解决了成安渝遗留炮损、水毁、弃土场等问题,对因东三路修建在1、2、7、8社农户自留地中废弃物进行了清理7吨,恢复了土地耕种,对2社、3社、4社、11社11处断头路进行修复,共计修复了2.5公里。截止6月24日,已落实村组干部8人牵头负责,吸引100余户农民参与合作社事务,一同发展种起凤凰桃、晚白桃。

走创新发展富民之路

建生态幸福魅力之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