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or比特幣,真的能去絕對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式羞辱"在加密貨幣社區是一種非常見的方式,用於指責那些不夠去中心化的競爭幣。這導致在去年牛市瘋狂時期,幾乎沒有項目方敢承認自己其實使用了類似於聯盟鏈的共識機制,比如NEO、QTUM。

然而事實是,絕對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是不存在的。只要經過了仔細研究,你就會發現所有加密貨幣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中心化的。

區塊鏈or比特幣,真的能去絕對去中心化?

而比特幣存儲數字財富的方式,保證了這些資產不能被輕易沒收也不會遭到攻擊——自比特幣誕生以來,黑客就一直在嘗試,同時也一直在失敗。黑客每次攻擊的失敗,都加深了社區對這個神聖且不可侵犯的網絡的投資信仰。

區塊鏈or比特幣,真的能去絕對去中心化?

相比之下,一些年輕的區塊鏈並不像比特幣那樣久經沙場——隨著EOS這個備受爭議的區塊鏈主網在本月的上線,有關去中心化的爭端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激烈。

在EOS系統中,有21個區塊驗證者(超級節點)將被選為代表以履行控制網絡的職責。EOS的DPoS算法導致控制權落入小部分人手中,達成共識需要獲得三分之二的超級節點的支持。

赤鏈TKC團隊認為,EOS這種通過競選投票的方式是可行的,在如此發達的今天,社會依然以投票的方式決定著國家、政治、商業、法制等各方面,萬年未變。未來隨著自由化意識和自由化進程的演進,社會的去中心化的進程,人更加的個體化、獨立化,但只要是群體性行為、社會行為都會依然保持這個以投票為基礎的共識機制,基於赤鏈區塊鏈系統開發的的Tvote就是如此。

區塊鏈or比特幣,真的能去絕對去中心化?

赤鏈TKC採用的是分佈式分層域狀結構而不是傳統的扁平狀區塊鏈,這樣就有效避免了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因為交易量大而擁堵的問題,分級別記賬方式,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區塊鏈的本質是為了構建一個人人可參與的、可信的、分佈式的數據系統,而非一味地追求去中心化,因為世間萬物——無論動物、植物、星系都是層級相生,在自然界有食物鏈層級,在宇宙中有恆星系、銀河系等層級,從微觀到宏觀層級無所不在,每一個層級都會有對應等級的中心存在,赤鏈TKC選擇使用這樣的分佈式分層級的記賬方式,也正是老祖宗講求的自然之道。

儘管關於PoW、PoS、DPoS以及DBFT等共識機制的優勢以及其對去中心化的影響的辯論仍在繼續,但去中心化不僅僅是共識機制的問題。除了持幣的集中化以外,還有挖礦中心化、對意見領袖的狂熱崇拜以及低算力的PoW區塊鏈可能遭到51%攻擊的風險。換句話說,完全的去中心化是不存在的。

所有的加密貨幣都是從一個組織手中誕生的,至於一種代幣最終是否能夠被稱作是加密貨幣,則取決於這類組織在短期內是否願意釋放權力。時間以及成功抵禦攻擊的次數,才是證明一個網絡的最佳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