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查被出腎衰竭,只因婆婆給孫子吃了這個!

1歲寶寶查被出腎衰竭,只因婆婆給孫子吃了這個!

文丨栗子媽媽

01

前兩天,一位媽媽發現自己才一歲的孩子莫名奇妙的發起了高燒,而且什麼都不想吃,反覆嘔吐,並且21個小時都不見他小便。

媽媽趕緊將孩子送到了醫院,醫生診斷髮現:

這個1歲的孩子竟然患上了腎衰竭,情況非常危急。

好在經過醫生的全力治療,孩子終於化險為夷,目前也在康復中。

營養專家表示:不足6個月的孩子,每天鹽的攝入量只有0.5g,而兒童每天不能超過3g,至於成人也只能攝入6g。

雖然鹽是日常的必需品,不吃會沒有力氣,但是吃太多會加重腎臟、心臟等器官的負擔,所以現如今都建議大家低鈉少鹽。

我們再來看這個數據: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4》顯示,在兒童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中,肥胖與其關係最為密切,肥胖兒童中近三成患有高血壓,超過一半血脂異常。

“無論哪種類型的超重和肥胖兒童,其高血壓患病風險是正常兒童的1.5-2.2倍。”

此外,兒童時期的鹽敏感也是高血壓危險因素之一。

一項對陝西漢中農村地區的兒童鹽敏感18年的隨訪研究發現,兒童時期鹽敏感人群在成年早期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是非敏感人群的2.34倍。

《報告》中還顯示,睡眠不足,血糖和脂代謝異常,及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兒童,高血壓患病率也都高於正常兒童。

1歲寶寶查被出腎衰竭,只因婆婆給孫子吃了這個!

02

記得在去年10月,有一個寶寶查出是腎衰竭。

這個媽媽一般生活中就喜歡吃方便麵來湊合一下,婆婆在家裡的時候看下孩子,有時候也會非常勞累就顧不上給兒子跟兒媳做飯了。

一直在給寶寶喂一些輔食,也都吃的很正常,但突然就有一天寶寶不知道怎麼了就吃不下多少了,並且還有時候還會往外吐去醫院檢查之後竟然會是腎衰竭,這麼小的小孩怎麼會有這樣的病呢?

知道寶寶有這個病情之後全家人都接受不了,但接受不了也沒辦法,現在已經出現了這情況,只有尋找到病因,才好對症下藥啊。

據瞭解:在給孩子吃輔食的時候,婆婆看到兒媳婦每次吃完方便麵都會不吃那調料包,怕浪費就給寶寶用上了,一開始還沒有什麼事情,時間一長,最後寶寶就厭食了。

最終,寶寶查出了是腎衰竭!

1歲寶寶查被出腎衰竭,只因婆婆給孫子吃了這個!

先不說這是誰的責任,就單單是孩子受的這份罪,你們當家長的就不會心疼嗎?

不光是方便麵中的調料,就連輔食中婆婆怕沒有味道就給孩子放了一些鹽!還一本正經的說這人體內沒有鹽是不行的!

但我在這裡要跟大家提醒一下,不光是孩子,就是大人吃太多的鹽,那也會危及生命!

特別是孩子,還是這麼小的孩子,在服用輔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放鹽!還有各種調料包!

1歲寶寶查被出腎衰竭,只因婆婆給孫子吃了這個!

03

孩子吃太多鹽的危害

  • 容易導致腎衰竭

攝入過多的鹽分就會加重孩子腎、心臟的負擔,易導致腎臟與心臟兩種器官的受損,嚴重地會產生腎衰竭的現象。

  • 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鹽分具有抑制細胞生存的作用,這種功能會傷害口腔黏膜的上皮細胞,就使細胞失去先前的抗病能力,直接產生的後果就是降低了孩子的身體免疫力。

1歲寶寶查被出腎衰竭,只因婆婆給孫子吃了這個!

  • 孩子更容易感冒

過多攝入鹽分可使口腔唾液分泌減少,從而使細菌和病毒存在於上呼吸道。高鹽的滲透作用可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細菌,使病菌乘機“興風作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高鹽還可抑制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的增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

  • 改變孩子的口味

經常吃鹽,會加重孩子的口味,久而久之這種重鹽的習慣就會引發孩子高血壓等疾病。其次鹽還會影響到體內對鋅的吸收,這就是孩子產生厭食不良情況的原因。

04

如何預防孩子攝入鹽過多

  • 媽媽自己的飲食要清淡

如果孩子還在哺乳期,那麼媽媽們也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每天吃鹽量不要超過6g,也就是一啤酒瓶蓋的量。

因為哺乳期,媽媽吃什麼就代表著孩子吃什麼,鹽也會通過乳汁被寶寶攝入,此時吃鹽太多就表示寶寶也大受其害。

  • 孩子多吃蔬菜水果

如果擔心孩子缺鹽,那麼也不用額外添加,而是通過新鮮的蔬菜水果來補充。我們日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五穀雜糧中也含有不少鹽分,只需要多吃也能滿足孩子日常身體所需。

  • 少吃醃製食品

南方喜歡吃梅乾菜、鹹魚和臘肉等,這些食物含鈉量普遍高,寶寶應該儘量避免。

1歲寶寶查被出腎衰竭,只因婆婆給孫子吃了這個!

此外,豆瓣醬、辣醬、榨菜、酸泡菜、醬黃瓜、黃醬、大醬、腐乳、鹹鴨蛋等也應該儘量避免給寶寶食用。北方日常飲食多為鹹香味,可適當改善口味,用甜、酸味代替鹹味。

  • 一定提防那些隱形鹽

除了給孩子做飯時少放鹽,媽媽們也要注意一些含鹽量比較高的食物。比如在一些兒童餅乾、海苔中都含有各種鹽,如果吃太多那麼也對孩子的健康不利。

所以在給孩子購買食物的時候,要仔細看清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儘量選擇低鹽低鈉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