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评《三国演义》:一代奸雄曹操的真面目,实则乃千古真英雄!

对于一代奸雄曹操,虽千古骂名于一身,但其本质却是一个有度量有气魄的英雄,生于乱世,安民兴邦,此乃英雄也!

“宁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人负我”,听过这句话人们便想起了曹操,也对曹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很多人眼里曹操奸诈、阴险 、狡猾。而这句话也让曹操背上了一个“一代奸雄”的称号。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写成一个很反面的人物,很多批判的矛头也指向了曹操,可是这些真实吗?曹操真的是奸雄吗?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没有那么简单。曹操是不是奸雄这个问题也有待验证。

趣评《三国演义》:一代奸雄曹操的真面目,实则乃千古真英雄!

曹操

毛泽东曾经评价过曹操,曹操并不坏,也不是什么奸雄,不要相信演义中所记载的,他代表的是正义,而不是什么奸邪势力。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的评价也是很高的,他评价曹操是一个聪明机智、很有才干、一生做了很多大事的人。唐太宗李世民也很崇拜曹操,对他的评价也是特别的高,他还亲自去曹操墓前膜拜曹操。在真实的历史中,曹操的形象一直是比较正面,他不仅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思想家,还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只是《三国演义》在民间流传较广,所以人们把小说中的曹操当成了历史的曹操,当人们一提起曹操就认为他是一个奸诈 狡猾 阴险的人物,我认为这样是不应该的。

趣评《三国演义》:一代奸雄曹操的真面目,实则乃千古真英雄!

其实,曹操不仅不是奸雄,而且是一个有度量 有魄力 和有远见的英雄。这样说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在董卓祸国殃民时,没有一个敢站出来反抗他,很多人都选择当董卓的走狗。可是曹操却站了出来,他选择去刺杀董卓,挽救大汉王朝。虽然曹操的刺杀行动失败了,可是他却远远胜过那些胆小之辈,这足以表明曹操惊人的胆量和气魄。

趣评《三国演义》:一代奸雄曹操的真面目,实则乃千古真英雄!

第二,在公元196年,汗献帝在大臣董承的掩护下逃出洛阳,随后就向天下发布诏书,请各路诸侯前来救驾,可是诸侯接到诏书却没有一个前去救援,当时袁绍离汉献帝最近,可是他却放弃了这块肥肉,他认为天子就是一个累赘,没有必要去救,可离汉献帝最远的曹操听到了这个消息,曹操非常的兴奋,立即带领5000轻骑火速前去救援,他认为天子比什么都宝贵。这样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天子,曹操将天子接回许都,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成为了曹操手中的一张王牌。这也能看出曹操是一个很有远见 、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

趣评《三国演义》:一代奸雄曹操的真面目,实则乃千古真英雄!

曹操的气量也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及的,公元199年,曹袁两大军事集团都在积极的备战,袁绍命令自己的谋士陈琳写讨贼诏书,之后陈琳写的讨贼诏书大骂曹操,而且将曹操的祖孙三代骂了个便,这篇文章也轰动一时。官渡之战后,袁绍战败,陈琳也被抓,很多人都以为陈琳必死无疑,可是曹操的举动更加惊人了,亲自为陈琳松绑,还大夸陈琳的文章写的好。假如换一个气量狭小的人,陈琳可能是必死无疑,曹操不仅没有杀他还留用他,这也能证明出曹操的气量和魄力。这要有怎样的气量才可以达到啊!

趣评《三国演义》:一代奸雄曹操的真面目,实则乃千古真英雄!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千奇百怪 丰富多彩的。更多的是对曹操的批判,可是我认为枭雄才是对曹操最好的名号,可能他没有那个的完美,也有一些缺点,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他那些过人之处就不值得后人去学习吗?奸雄的名号与曹操是不匹配的,他不是一个奸雄,而是一个有气量、 有气魄的大英雄。当然这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愿谅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