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为什么要设定华容放曹的情节?

华容道故事源自三国演义,三国志中曹操说他赤壁之战“烧船自退”,应不至于那么狼狈,还三笑引出三路伏兵!但从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和故事前后呼应来说,华容捉放曹是非常成功的。

初读《三国演义》,看到许田围猎和华容道,总觉得可惜:关羽一刀下去后面不就没啥事了。还幻想要是我是孔明,第三道埋伏一定让子龙或张飞去,至少不会颗粒无收。后来明白是小说编出来的,还是念念不忘。

《三国演义》为什么要设定华容放曹的情节?但书中这样安排,有他的巧妙用意,就书论书,《三国演义》褒扬忠义,尊刘贬曹,而最大的义气在刘关张之间,特别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把对故主的忠,结拜兄弟之间的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曹操对关羽也有义,不管曹操如何奸雄,他对关羽的惜才怜才眷恋之情都跃然纸上,赐袍封侯赠赤免马,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灞桥送别情依依等等,都让人唏嘘不已。(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三国演义》为什么要设定华容放曹的情节?这样的恩义,绝不是一句不怀好意或沽名市恩的话就可以抹杀的,常人受恩尚且图报,何况是名震华夏的武圣!不报不够完美,所以必须有报答之举,华容道是最适合之地,当是时,曹操全军覆没,兵败几死,是他一辈子最接近死亡的时候,此时放曹,可以最大限度报答恩义,关羽忠义形象塑造得更加高大。

《三国演义》为什么要设定华容放曹的情节?再则,从当时形势看,曹操杀不得,更加不能由己方大将杀(刘方),曹操一死,不顾一切的倾国复仇之兵,就不是弱小刘备集团能接得住的。万一曹操死后北方大乱,以刘备方的实力,也无法前去摘桃子,只会便宜其他军阀和朝中大佬,损人而不利己。华容放曹是明智的,而这一放由关羽去做最合适。(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