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鵬飛:股價暴跌九成張京豫父女套現7億

華鵬飛頻繁轉手“炒作”併購標的 股價暴跌九成張京豫父女套現7億

標的業績爽約,一年鉅虧吞噬上市5年利潤。撞了南牆不回頭的華鵬飛依舊奔赴在併購路上。

8月9日晚間,華鵬飛發佈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告,這意味著,在質疑聲中公司閃電收購事宜戛然而止。

以物流及信息服務為主業的華鵬飛2012年上市後,經營業績持續下滑,公司自身似乎也無意通過自身拼搏進取改善經營,而是選擇大肆併購“捷徑”。

據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2014年至今,公司相繼向7家公司發起併購,其結果是,成功收購的公司中,不是業績未達標,就是被公司轉手出售。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公司耗資13.5億元收購的博韓偉業,這一最大規模併購帶給公司不盡傷痛。業績承諾期4年,前兩年勉強達標,近兩年頻頻失約,導致公司一年商譽減值3.17億元。這筆商譽減值超過公司上市以來的利潤總和。

業績慘淡直接導致公司股價“瀑布式”下落。近三年,股價從191.15元跌至8月10日的5.61元,後復權計算,跌幅約九成。

業績和股價慘不忍睹,公司實控人張京豫父女及一眾董監高卻不忘落袋為安。

據長江商報記者估算,近兩年,張京豫父女通過減持套現4.36億元,加上超八成股權質押融資約3億元,合計將變現超7.36億元現金。

上週,針對上述併購、業績等問題,長江商報記者向華鵬飛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時,仍未收到回覆。

重組標的被搶,推閃電收購被指炒作

三個月間,華鵬飛向兩家公司發起的收購均以失敗告終,且被指炒作股價。

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始於今年5月10日,公司公告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公告中還註明了“交易金額範圍為20億-30億元人民幣(具體金額尚需進一步洽談)”。

半個月後,公司宣佈,重組標的為京頤科技,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其100%股權。京頤科技是一家智慧醫療技術及服務提供商。

原本如期推進的重組過程中突然殺出個程咬金。7月10日,同為A股公司國新健康發佈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擬收購京頤科技、趣醫網絡、京頤飛醫司、趣護網絡四家公司股權。一天之後,公司再次公告,交易對方已發函告知華鵬飛,李志、京頤科技此案前與華鵬飛方面簽署的《合作框架協議書》將於10天后終止,不再與華鵬飛推進重組。

重組標的被國新健康搶了單,矇在鼓裡的華鵬飛直到此時才知道,重組京頤科技失敗已成定局。

或許為挽回一點面子,華鵬飛閃電推出新的重組對象新三板公司軍懋科技。軍懋科技主要從事航空狀態實時感知與應用系統、飛機實時監控管理系統和飛行員北斗單兵報位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其實,軍懋科技早有上市意願,去年10月,公司已進入上市輔導階段。

不過,軍懋科技經營業績不太理想。2017年半年報顯示,軍懋科技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為476.35萬元,淨利潤虧損956.12萬元,扣非淨利潤虧損938.74萬元。

被搶單後閃電推出的重組對象被指炒作股價,公司迎來了交易所問詢。

二級市場上,投資者對此也不買賬。7月17日,公司復牌後股價兩跌停,3個交易日跌幅超過20%。

最終的結局如市場所料。8月10日,華鵬飛宣佈重組軍懋科技事宜告吹,原因是交易各方未能就重組核心條款達成一致。

回過頭來看,短短三個月,擬重組標的跨界醫療與軍工兩大領域,其炒作跡象隱現。

上市後業績變臉,併購標的被頻繁轉手

業績下滑的華鵬飛通過外延式併購擴張並不意外,但其頻頻收購和出售,被市場指稱二道販子。

2012年8月,華鵬飛依靠並不出色但逐年增長的業績成功在創業板掛牌。然而,上市之後業績就變臉,營業收入徘徊不前、淨利潤不斷下滑。在這一背景下,公司試圖通過外力提振業績。

2014年,公司終止IPO募投項目——物流中心擴建項目,將結餘資金一分為二,一部分用於購買賽富科技16.43%股權,並約定視情況收購剩餘股權,另一部分資金則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然而,2016年4月,不到一年半時間,華鵬飛不僅未收購賽富科技剩下股權,反而將其所持股權轉讓給宏圖高科。這一筆買賣,公司獲得2815萬元收益。

不過,這筆買賣最終以宏圖高科放棄而終止。由於賽富科技承諾的業績未達標,且停止經營。2017年6月,公司向法院起訴,追討5400萬元收購及1080萬元收益。

華鵬飛轉手買賣的遠不止賽富科技。2014年前後,公司相繼收購過德馬科85%股權、鵬鼎創盈3.79%股權等,不久,均被公司轉手出售。僅買賣德馬科一項,公司一年內就獲得收益747.76萬元。

當然,華鵬飛也有真心實意的收購。2015年1月,公司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博韓偉業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3.5億元,博韓偉業是一家主要為物流快遞、醫療衛生等領域客戶提供企業級移動信息化解決方案和運營服務的公司。

交易對方承諾,博韓偉業2014年至2017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500萬元、9800萬元、13500萬元及15550萬元。

信心滿滿給出高業績承諾的博韓偉業並未如期達標。2014年,博韓偉業實現淨利潤7500.11萬元,僅比承諾數多出1100元,足夠精準。2015年實際盈利數比承諾數多出2014.80萬元,還算順利。然而,2016年、2017年,實際完成數分別為12718.27萬元、11568.88萬元,完成率分別為94.21%、74.40%,均未達標。

連續兩年承諾的業績未完成,直接導致公司對博韓偉業計提商譽減值3.17億元。這一結果直接導致華鵬飛2017年淨利急劇下滑。

2017年,華鵬飛營業收入增長38.59%達到9.64億元,淨利潤為0.59億元,同比大降55.17%。

扣非淨利鉅虧2.48億,實控人父女大幅減持

併購屢敗的華鵬飛股價暴跌。2017年,受3.17億元商譽減值及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等影響,華鵬飛淨利潤大跌55.17%,僅為0.59億元,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則鉅虧2.48億元。

今年一季度延續了去年全年跌勢。前三個月,其營收和淨利雙降,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69億元、0.1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31%、46.33%。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同比下降10%至30%。

不斷下滑的業績傳導至二級市場上的是股價跌跌不休。

上市之後至2014年上半年,華鵬飛的經營業績在20元以內震盪。隨著公司大舉實施併購,股價也坐上了火箭,大幅飆升,至2015年6月12日,高達191元,較2014年7月18日(停牌收購前夕)19.70元暴漲了8.7倍,而這僅用時11個月。

不過,潮水退卻,華鵬飛的股價似乎迴歸了真實,股價跌跌不休延續至今。至8月10日,收報5.61元,考慮復權因素,其股價也不過20.53元,較三年的頂點跌幅達九成,真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與此情景截然相反的是,公司實控人張京豫及其女兒張倩收穫頗豐。

據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2016年6月至2017年底的一年半時間,張京豫父女頻頻大幅減持,合計減持套現4.36億元(含張京豫兄弟套現0.15億元)。其中,2016年5月13日,張倩一次減持838.65萬股,套現2.47億元。2017年7月4日,張京豫一次減持1050萬股,套現1.07億元。

除了減持,張京豫父女還大比例質押融資。最新公告顯示,8月7日,張京豫向華泰證券補充質押了1069萬股。至此,張京豫所持的1.19億股已有0.98億股被質押,質押比為82.48%。此外,張倩所持股權也有七成被質押。

整體來看,這些股權質押大部分是在股價超過15元時進行質押的。按照創業板三折融資率,初步估算,張京豫父女通過質押融資至少達3億元。由此,張氏父女通過華鵬飛變現超過7億元。長江商報 記者 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