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P2P網貸平台出現分化,陸金服網信普惠投資人數量保持穩增長

7月,網貸行業進入風險的集中爆發期,雖然網貸監管部門、互金協會以及網貸平臺果斷整治惡意退出,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但網貸行業交易雙方的活躍度、交易規模均有明顯的下滑。但在這樣的形勢下,網貸行業中的一些頭部平臺中仍然逆勢而上,在交易規模和用戶活躍度方面保持穩健增長。

網貸行業問題平臺增長 用戶活躍度降低

7月,網貸天眼統計的問題平臺數量達到253家,遠高於6月的82家,高於年內平均的88家。第一網貸統計的問題平臺數量達到263家,高於6月的71家,高於年內平均的71家。網貸之家統計的問題平臺達到165家,遠高於6月的80家,高於年內平均70家。

頭部P2P網貸平臺出現分化,陸金服網信普惠投資人數量保持穩增長

(整理自網貸天眼、第一網貸和網貸之家)

危機中,問題平臺數量有所增長,網貸投資者與借款人的信心受到明顯打擊。7月,網貸天眼統計的投資者為287.26萬人,達到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借款人為209.33萬人,結束5、6兩月的連續增長。第一網貸的網貸日均參與人數為66.11萬人,與5至6月基本持平,但大大低於一季度73.11萬人的平均參與水平。網貸之家統計的投資者和借款人分別為334.34和375.17萬人,均為年內最低水平。

頭部P2P網貸平臺出現分化,陸金服網信普惠投資人數量保持穩增長

(整理自網貸天眼、第一網貸和網貸之家)

投資者與借款人數量的下降直接導致網貸行業交易規模的下滑。7月,網貸天眼統計的行業月度交易額僅為1531.93億元,較6月環比下降11.1%,較年內平均水平下降12.46%。第一網貸統計的月度交易額為1425.65億元,較6月環比下降25.28%,較年內平均水平下降32.93%。網貸之家統計的月度交易額為1447.54億元,較6月環比下降17.62%,較年內平均水平下降18.61%。

頭部P2P網貸平臺出現分化,陸金服網信普惠投資人數量保持穩增長

(整理自網貸天眼、第一網貸和網貸之家)

網貸規模增長減緩 頭部平臺危機中保持領先

危機中才能看出平臺的經營意願、資金實力以及經營規範程度。相比於行業整體的下滑,然同受行業環境惡化的影響,但行業頭部平臺表現更加優異。

根據中國互金協會登記披露系統已披露的數據,紅嶺創投、銅板街、玖富普惠、宜信惠民、陸金服、鑫合匯、微貸網、網信普惠、團貸網和拍拍貸為網貸行業累計借貸金額最大的10家頭部平臺。

排除未披露的數據,相較於網貸行業投資者數量的下滑,頭部平臺平均投資者數量出現增長。5至7月,披露數據的頭部平臺合計月均投資者人數分別為33.28萬人、33.84萬人和37.17萬人。在風險爆發最嚴重的7月,頭部平臺平均投資者數量卻有明顯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個月,10家頭部平臺投資者規模均超過300萬人,可見第三方機構存在一定的數據缺失。

頭部P2P網貸平臺出現分化,陸金服網信普惠投資人數量保持穩增長

(整理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從平臺自身投資者環比變化看,陸金服、網信普惠、團貸網和鑫合匯投資者數量保持連續小幅增長。其餘頭部平臺投資者數量環比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微貸網也僅為6.99%。

頭部P2P網貸平臺出現分化,陸金服網信普惠投資人數量保持穩增長

(整理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值得注意的是,頭部平臺借款人數量受到的衝擊超過投資者。5至7月,披露數據的頭部平臺合計月均借款人數量分別為133.25萬人,93.05萬人和106.74萬人。借款人數量雖在6月有較大減少,但在7月有明顯反彈。

頭部P2P網貸平臺出現分化,陸金服網信普惠投資人數量保持穩增長

(整理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注:各家平臺業務模式不同,借款人數有區別

從平臺自身借款人環比變化看,紅嶺創投、銅板街、陸金服、網信普惠和團貸網借款人數量保持連續小幅增長。除鑫合匯以及未披露數據的拍拍貸外,其餘頭部平臺7月末借款人數量均高於5月末水平。

總體來看,頭部平臺平均借款人數量大大高於平均投資者數量,可見頭部平臺承擔了較大普惠金融的借款需求,但各平臺的借款人數量十分明顯。7月末,玖富普惠是借款人數量最大的平臺,雖較6月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380.41萬人。借款人數量最少的鑫合匯披露的6月借款人僅為20544人,較5月的23706降低3162人。

頭部P2P網貸平臺出現分化,陸金服網信普惠投資人數量保持穩增長

(整理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頭部平臺的借款人數量與投資者數量整體較為穩定,與行業總體情況區別較大。

自5月網貸平臺風險爆發以來,10家頭部平臺交易規模累計為581.55億元,6月進行數據披露的頭部平臺交易規模累計為486.54億元,環比5月披露數據的頭部平臺降低7.44%。7月進行數據披露的頭部平臺交易規模累計為440.7億元,環比6月對應披露數據的頭部平臺降低1.12%。

披露數據的頭部平臺月度交易額總體出現小幅下滑,但下滑的比例大大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頭部平臺的資本實力較強、運營水平以及客戶資質較好,抵抗行業衝擊的能力好於其他平臺。

頭部平臺交易方活躍度的降低、交易額的下滑與平臺所處區域的經濟模式有較大關係。民間借貸較為發達的浙江地區,中小微企業偏多的廣東深圳地區都受到宏觀經濟的不利影響,這些地區的頭部平臺交易方規模和交易額均出現一定下滑。

具體來看,深圳的紅嶺創投、杭州的銅板街、北京的玖富普惠、杭州的鑫合匯和東莞的團貸網的業務規模的危機中出現一定的下滑,團貸網受到衝擊最大,7月的交易額環比下降48.88%。

北京的宜信惠民、網信普惠、上海的陸金服、杭州的微貸網業務規模保持增長,其中宜信惠民和網信普惠在近三個月中連續增長,並且7月的增幅分別達到16.31%和10.56%。

頭部P2P網貸平臺出現分化,陸金服網信普惠投資人數量保持穩增長

(整理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網貸頭部平臺出現分化 優勢平臺逆勢而上

網貸行業頭部平臺的整體表現大大好於行業平均水平,頭部平臺的借款人、投資者數量以及交易規模並未出現顯著下降。此外,由於商業模塊、經營方式以及客戶水平的不同,網貸頭部平臺之間也出現了分化的現象。

行業出清中,陸金服、網信普惠保持了良好的競爭力,投資者、借款人以及交易規模均保持增長。網信普惠雖然交易規模不大,但其交易規模持續增長,併成為唯一一家在投資人數量、借款人數量以及交易規模三方面均持續增長的頭部平臺。

受到區域經濟的拖累,浙江和廣東地區的頭部平臺交易額出現了明顯下滑,北京和上海地區頭部平臺的交易額基本保持增長,預計經濟的影響將會持續影響當地網貸平臺的發展。

對於仍在網貸行業進行投資的出借人而言,雖然網貸頭部平臺在借款人、投資者、交易規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陸金服和網信普惠的優勢已經有所顯現。

在宏觀經濟環境惡化,網貸行業規模萎縮的形勢下,長期穩健經營平臺的優勢將逐漸顯現。未來,網貸頭部集團的內部分化將更加明顯,可以作為標杆的網貸平臺也逐漸顯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