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拿下新能源造車牌照,神州能否解開行業困局?

這年頭,敢於喊出新能源造車口號的企業不少,但真正在這一領域有所大成的卻寥寥無幾,大多還在摸索、打磨和量產的路上。哪怕是在一場發佈會上一擲千金並準備上市融錢的蔚來汽車,走的似乎也並不順利,何故?就這一問題,其實,所有入局的新能源汽車都在上下而求索,尋求解開行業發展困局的突破口。

困惑中,又一則重磅消息在熱度頗高的新能源造車領域炸裂。7月11日,神州租車發佈公告稱,擬以每股0.06港元的價格認購90億股五龍電動車,合計港元5.4億。同時,神州租車還將認購6億港元的可換股債券。如果以五龍電動車現有股本計算的話,兩項認購完成後,後續債轉股的話,神州租車持有五龍電動車的股權比例將擴大到37%,成為後者最大的股東。

說得更直白一些,神州租車等於一腳踏進了造車領域。據說,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是這一交易的幕後操盤者。他向來是戰略佈局的高手,這一次出牌背後又有哪些精妙的謀劃呢?

時機成熟,曲線拿下新能源造車全牌照

過去幾年,互聯網造車領域風起雲湧,在傳統主機廠之外,一下子闖進來了蔚來汽車、威馬汽車、小鵬汽車等諸多的新面孔。這些企業與智能網聯汽車、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概念糾纏在一起,攪動著整個造車板塊持續升溫。但這些企業身上都存在一個共同問題——沒有造車牌照。

此次,神州租車“染指”的五龍電動車為何許人也呢?

實際上,五龍電動車雖然聽起來名聲不大,但卻在新能源車製造領域頗有資本和底氣。查詢資料發現,五龍電動車是專業造車企業,手裡攥著兩張稀缺的牌照,是工信部和發改委雙資質認證的7家新建新能源乘用車企業之一。乘用車牌照是發改委頒發的國內第二張新能源車牌照,也是第五家獲得工信部乘用車資質的企業。不僅有牌照,五龍電動車手上還有長江商用車的高端品牌,業務覆蓋了電動車從鋰電池到整車研發、生產、設計、製造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公司在杭州還拿下了700畝的土地,擁有規模化的電動車生產基地。

看了這些資料,就該對這家有些名不見經傳的五龍電動車刮目相看了。

曲線拿下新能源造車牌照,神州能否解開行業困局?

向來,互聯網造車動輒100億元起步,神州租車花了11.4億港元,不僅拿到了稀缺的新能源車雙資質牌照,還曲線完成了新能源車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和基地的完整覆蓋,不得不佩服神州租車當家人陸正耀打出的一手好牌。與那些苦哈哈融資造車的互聯網派們比,這波“抄底”由表及內都透著一股子精明。

摸到了好牌,神州為什麼能解開行業困局?

如今,港股不少企業市值被低估,交投活躍度不高,神州租車果斷出擊,拿下五龍電動車,自然是有備而來。孫子兵法雲,“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企業的決策如同作戰傭兵,必須做到三思而後行,才能“未戰而廟算勝”。無疑,神州優車董事局主席陸正耀就是一位出了名的戰略家,看起來不動聲色,但摸牌和打牌的手後面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深思熟慮。

神州這次曲線進入互聯網造車領域,顯然不是衝動而為。那麼,背後的業務邏輯又如何呢?

這就要從新能源造車的行業困局開始說起。目前,行業裡大多數造車企業都會碰到技術門檻高、資金投入大、量產難、缺採購和使用場景支持等難題,所以,賈躍亭的FF才會頻頻遭到質疑,遇到資金鍊斷裂的危機,即便是名號頗大的蔚來汽車,第一輪交車時間更是持續“跳票”。而就算是能夠衝過上市這一道坎,一款新能源車也必須經過規模化的量產和不斷的產品迭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曲線拿下新能源造車牌照,神州能否解開行業困局?

一些不懂行的人認為,神州優車衝進造車領域不夠理智,但其實這一判斷恰恰是錯誤的。神州租車可能是所有新能源造車領域相對靠譜的一家,這麼說有兩點理由:

一是新能源車雖在上游,但離不開下游產業鏈的支持。神州優車浸淫汽車產業鏈多年,業務板塊上涵蓋了神州租車、神州專車、神州買買車三大平臺,是亞洲最大的的汽車租賃企業和國內最大的共享汽車平臺。目前,神州優車的服務網絡已經覆蓋了中國大陸300個城市,車隊規模約40萬臺。更關鍵 的一點是,神州優車是國內最大的單一汽車採購商,僅在2017年就投入了45億元採購新車,是國內各大汽車品牌眼裡的香餑餑。

神州優車一旦開始自己造車,不僅能進一步降低採購成本,還能與遍佈全國的多元化的汽車租賃網絡和買買車的汽車電商門店形成互補效應,更有效地推進新能源車的佈局和銷售。

二是新能源車走向成熟,規模化的量產和產品迭代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國內新能源車扎堆湧進,雖然聲勢浩大,鬧出不小動靜,但真正量產並有良好市場表現的品牌並不多,問題恰恰在於使用場景不夠豐富,產品成熟度不高。神州優車與五龍電動車“合體”的話,能有效解決新能源車的發展瓶頸,藉助神州優車擁有的高達6000萬的用戶,超過1000家的服務網絡,及完整的汽車產業鏈佈局,快速實現電動車的量產和規模化銷售,從而降低成本,加速產品迭代速度。

所以說,相比單一的新能源車造車企業,神州優車的入局要有優勢得多。而無論是滴滴等出行運營商,還是汽車主機廠,都需要尋找合作伙伴,或投資入股,或合縱連橫,才能形成一張完整的拼圖。

適時而動,陸正耀的汽車棋局

其實,神州租車投資入股五龍電動車一點也不突然,如果你對神州優車的業務佈局和一把手陸正耀的“出牌”風格熟悉的話,就能隱約看到背後一盤更大的汽車棋局。

之前陸正耀透露過,不會自己投資建廠,貿然進入造車領域。雖然神州優車一直在汽車產業鏈下游的出行、銷售和汽車金融領域深耕,造車的傳言不絕於耳。2017年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透露過一個細節,當時曾花了1500萬元的“調研費”,讓麥肯錫給出自己造車的建議,還聘請了全球最大的汽車配件好設計公司麥格納來論證造車的可能性,當時得出了否定的結論。

如今,神州優車卻不動聲色地跳進了造車的場子裡。實際上,這並不矛盾。當時麥格納不建議神州砸入幾十億元去一抹黑地造車,但完全可以通過曲線介入的方式,以更輕盈的打法進入。之前投資小鵬汽車,這次又將擁有造車牌照的五龍電動車攬入懷中,恰恰暗示出了這一點。

曲線拿下新能源造車牌照,神州能否解開行業困局?

當下,汽車產業鏈正處於快速重構中,從上游的造車到銷售網絡,再到未來的智能汽車及出行運營平臺,每一個鏈條都將被重新定義,時機正走向成熟。彼時,一方面神州優車的業務佈局尚不完善,汽車電商、金融和分時租賃剛剛佈局,貿然進入造車環節,很難形成協同效應;二是,汽車產業鏈主動謀變的態勢並不明顯,政策層面暫時還看不清楚。此時,發展到今天,天時地利人和都已具備,順勢切入造車環節就順理成章了。

在互聯網造車喧囂嘈雜的環境中,動靜之間考量的是一家企業的洞察力,妄動的話可能會落個粉身碎骨,晚了的話又與機會失之交臂。這一次果斷拋出造車牌,“老謀深算”的陸正耀似乎要精明得多,也遠比那些浮躁的造車新生力量更加沉得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