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宝马”变舞马,汉唐雄风终不再

朋友让我看件稀罕物件,是件西汉王陵出土的石刻拓片,那是匹不奔不走,不急不燥,不嘶不鸣的马,仿佛正静静地凝神远眺。虽然在地下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沉积,又经过不知多少次的拓印,但那石马仍然静中有动,有一股此马非凡马,透出一种勃勃昂然的神韵。

我问,难道是九方皋相中的骏马?那难道是伯马看上的千里马?朋友是此行的专家,笑而答道,恕我直言:列子尚未有福气见到这样的天马、神马、千里马。

“汗血宝马”变舞马,汉唐雄风终不再

我静静地听,细细地看,啊,原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宛马,汗血马,就是为了汗血马,竟然引发了两场战争,为汗血马死亡的将士竞达十万之众,才把汗血马引到了长安。

汗血马何在?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13年的艰辛,他几乎走遍了西域36国,出使前130人的使团,13年后回到长安仅剩下张骞和甘父二人。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一条重要的信息,西域有天马,产于大宛国,它奔跑起来疾如风,快如闪,强健有力,以致于这种神马在奔跑时,身上渗出来的汗滴,竟然像殷红的血珠子,故大宛马的真名叫“汗血马”。

汉武帝不愧是西汉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立刻就明白了引进西域的“汗血马”就是引进生产力,引进战斗力。

张骞的描述说“汗血马”,世上无双。大宛国荒凉,野狼凶悍,但从未有咬死“汗血马”一说。之一是野狼追不上“汗血马”,之二是野狼打不过“汗血马”。“汗血马”太凶悍了,两匹“汗血马”相殴,如人之武士相斗,两腿直立,两足相扑,头颈相交,撕咬如虎,鬃毛直立,其鸣震天,群兽皆散。中原之马,但闻其嘶呜,无不害怕,甚至屁滚尿流。

汉武帝不愧是大手笔,为了换回他称之为“天马”的“汗血马”,他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出使代表团,携带上千两的黄金,特别是礼品中竟然有一匹黄金铸成的“黄金马”,是按张骞说的“汗血马”用黄金打造的,足见汉武帝的决心和眼光。不惜重金,以等身的黄金换良马,中国历史上堪称第一。

但大宛国也深知黄金有价,“汗血马”无价。虽然这些黄金在当时西域国堪称天价,但大宛国君臣却不为黄金所动。“汗血马”名贵,贵如国家。买卖不成,相视如仇。西汉出使团在大宛国朝廷当廷砸碎黄金做的宝马,怒骂大宛国王,裹上那些黄金碎块愤愤而去。大宛国王更绝,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边境上派军队把西汉王朝的使团杀得一个不留。

“汗血马”战争爆发。战争的结果是大宛国在西汉远征军的血战下几乎灭国,大宛国王被杀,不得不把国内最优良的“汗血马”让西汉的饲马专家挑选。西汉军队共征走数十匹上等良马,当为“汗血马”中最优良的“精品”,又挑选了中等良马和母马共3000多匹。从此做为一个良马的种群,“汗血马”便在中原安家落户。从西汉到盛唐,近800多年时间里“汗血马”为朝朝代代的兴起繁荣都立下过汗马功劳。唐太宗的“六骏”,就是“汗血马”。

“汗血宝马”变舞马,汉唐雄风终不再

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榜上有名的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视良马为“命”,是因为把良马看作是国威、军威的底色。优种的军马是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征服四疆的骑马军队的基础。从引进良种的角度看,汉武帝刘彻当记大功。刘彻也是不惜黄金,不远万里,不惜发动战争改良牲畜品种的中国第一人。他们“玩”的都是“硬功夫”,“硬实力”,到唐玄宗时就把良驹良马“玩”飘了,“玩”成宫廷生活了,搞成“软实力”了。阉割了“汗血马”的精髓。

唐玄宗要让那些“汗血马”像他后宫的美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谈何容易?这比把战场上的勇士调训成舞场上的美人还难。

一位资深的训马师说,把一匹新马儿训练成熟悉口令和听候号令的训马,至少要两年,但这两年训马听不懂复杂多变的音乐,绝不会随着音乐鼓点起舞,更不要说是集体舞。唐玄宗手下的训马师是怎样把这挑选出来的400匹“汗血马”训练成千古独有的舞马史书无记载,只是在一些诗中、文中可见,这些舞马是根据音乐鼓点一起动作的,训练的办法是体罚奖励相结合。体罚,包括不让舞马睡觉休息,用钉有铁钉的大板子打,用长针扎,熬去“汗血马”的野性,饿垮“汗血马”的悍性,每次奖励,每次休息,每次让马饱食时都要吹奏舞曲。每匹入选的马都要配置至少8人的小乐队,在训马期间,几乎每时每刻都要在马的耳边吹奏,几乎可以肯定,吹奏班子是三班倒,昼夜不息。然后还要一队一列地合练,一排一伍地合操。据估计,仅是训马的乐队,各类吹鼓手至少应在8000人以上,也就是说要让这四百匹血气方刚的悍马训练成闻鼓起舞的舞马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恐怕需要全国招聘。

“汗血宝马”变舞马,汉唐雄风终不再

唐玄宗想像自己排练大型乐舞《霓裳羽衣曲》一样,排练一场别开生面的,最能代表歌舞平升的大型舞马乐舞。

史书记载,唐玄宗本人精晓音律,且犹善于敲击羯鼓,仅他敲击羯鼓用坏的鼓锤就足足放满了三大筐,我认为其中就有在舞马合练期间李隆基敲击羯鼓时用坏的鼓锤。可以想像,那400多匹舞马彩排时需要多大的场面,多大的乐队,多大的阵容,多豪华的气派,有些动作的整齐规范,即使是人去排练亦非易事。有国宝为证。

1970年10月5日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次意外考古发现了何家村宝藏,见证了盛世唐朝的辉煌。也验证了舞马的舞姿。

何家村出土文物一共出土了1000多件各类文物,金银器皿271件,其中经专家鉴定,有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而堪称国宝的就是那件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在陕西西安博物馆,我曾瞪大眼晴认真仔细地反复欣赏这件国宝。

“汗血宝马”变舞马,汉唐雄风终不再

这件“舞马衔杯”银壶通体高14.8厘米,壶上方一端开有竖筒形小口,酒壶的提梁和壶嘴上的盖都是鎏金的,关键是在壶两面的是一匹仿佛相同的舞马,是一匹留在世上极其罕见的舞马,后腿两腿跪立,前腿两腿直立,尾巴不是梳起来的,而是自由分散,正甩在半空,舞马的鬃毛被梳编成有规律的漂亮的波浪状,扎着两段迎风飘扬的大彩带,彩带上结着个大大的花结,舞马肌肉发达,体态健美,神采奕奕,最让人难忘的是马口中衔一银酒碗,正在为寿主敬酒。这就是唐鼎盛时期经过精心调养训练后的舞马。铸造在酒壶两边的两匹舞马貌似神似而又不是一匹,可以想像在宏大乐队的演奏下,几百匹舞马,进则同进、退则同退,跪则同跪、拜则同拜,跳则同跳同跃,忽儿齐向右舞,忽儿又齐向左颠,随着音乐的起伏转承,舞马时而分散,时而团聚,时而前足跃起,时而后足跪下,时而旋转,时而腾跃,时而嘶鸣,时而突卧。

四百匹盛装的舞马在悦耳的音乐旋律中一起起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目睹过呢?要知道,奥林匹克马术运动竞技项目盛装舞步的比赛,仅仅是在长60米,宽20米的平整沙地中进行,且是匹马独舞。

最后,当身披锦绣马衣,鬃毛系着贵重珠宝的舞马随着音乐旋律进入高潮,四百匹舞马一同口衔酒杯,半跪于地,集体挺胸昂头,把口衔的酒杯献给皇帝,给李隆基祝寿。此情此景,何人不受感染?何人不被感动?何人不拍案称绝?何人不觉那美景良辰,盛况空前?何人不被这些近乎于神的舞马所震慑?所征服?所感动?连这些献杯敬酒祝寿的舞马似乎也真得沉醉其中了。

然而这批神奇的舞马,被异化的“汗血马”,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唐盛时舞马的悲剧。

“汗血宝马”变舞马,汉唐雄风终不再

唐天宝15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烽火连天,唐玄宗仓皇逃入蜀中,安史叛军对盛唐的长安城极尽一切地掠夺、摧残、蹂躏、肆无忌惮地破坏,毁灭。大唐高度的文明,无与伦比的文化在铁骑和刀枪的杀戮及火烧中变成一片瓦砾和废墟,四百匹舞马的下场,恰恰应了中国一句老话:复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些训练有素的舞马,在战乱中绝大部分被叛军所获,被充作战马编在战斗队列中,其中俘获舞马最多的是安禄山手下的主将田承嗣,这家伙本来就是安禄山手下的骄兵悍将,加之叛乱有功,打仗勇猛,杀人如麻,更助长了他桀骜不驯,凶残暴恶。

有一天,田承嗣得胜回营,在营地大宴将士,犒劳三军,为了把气氛搞得浓烈些,叛军找来从前的皇家乐队奏乐助兴,没想到拴在一旁的被掳来的舞马一听到那些熟悉的音乐声,立即随着鼓点节奏翩翩起舞,在一旁的安史叛军皆大惊失色,奔走大呼,以为马中邪,着了魔。于是用马鞭,藤条,木棍,木棒乱打,没想到这些舞马不但没有被打怕打乱打停下,反而跳的更猛烈、更欢快、更有节奏、更加疯狂了。原来当初这些舞马在受训时,为了去其野性,血性,让其听节拍,听旋律,听音乐,训练的手段之一就是打,小错小打,打错大打,不听暴打。这些挨打的舞马还以为是主人责怪自己的舞蹈没有踩在节拍上,跳得还不够专注,不够激烈,不够火爆,于是随着音乐,跳得更加卖力,几十匹马,上百匹马,一个动作,一个姿势,一个节奏,把叛军将士皆吓得“大惧”,赶快去报告叛军首领田承嗣,田承嗣此时也正处在得志疯狂阶段,仿佛取天下如探囊取物。且美人加美酒正被部下幕僚吹捧得无可无不可,已不知天高地厚,听说掠来的马中邪中魔,皆疯了,立即下令,把那些中邪中魔的疯马用

大棒捶死!那些珍贵的几乎是不可再得的舞马越打舞跳得越疯狂,越打舞跳得越认真,越打舞跳得越漂亮,越打舞跳得越入神!直到被活活打倒,打瘸,打瘫,打死!这批千挑万选的舞马,这批真正的“汗血马”的“精品”良种,经过800多年的传承,终于根绝源枯。

舞马死得冤枉,舞马死得悲壮,舞马死的血烈。随着这批舞马被残暴地屠杀,这种在公元九世纪已经达到世界艺术巅峰的马舞艺术,从此销声匿迹,不复存在。一千多年以后,马舞艺术才重新在欧洲兴起,但再也没有400匹舞马一齐狂舞的大型马舞团体操!呜呼哀哉!怎能不让人唏嘘长叹……

“汗血宝马”变舞马,汉唐雄风终不再

落日余辉。鼎盛的东方大唐王朝江山不在,辉煌不在,盛世不在。盛衰兴亡,悲欢离合,燥鸦声中,竟然是一曲悲歌。只有古松老石,青山碧水能记起那悲怆的嘶鸣。

“汗血宝马”变舞马,汉唐雄风终不再

白头翁作品《飘雪有韵远行无声》,此书分为3辑,一辑“雪落无声,风月有情”,是对既往人生岁月的追忆,有情有义;第二辑“历史无痕,花开有意”,是读书随笔,写的多是历史述评,对历朝帝王的点评,有声有色;第三辑“心灵无间,时空有序”,写的是心灵故事,充满生活情趣的小品随笔,有真有善。京东、当当均有售。

“汗血宝马”变舞马,汉唐雄风终不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