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警惕大師變大佬

時評:警惕大師變大佬


最近一段時間,相聲界很熱鬧。上一陣子出了個偽大師候耀華,上躥下跳,把相聲界攪得混沌一片,丟盡了祖師爺的臉,這些天,以姜昆為代表的廟堂相聲一派又借官方身份之助,欲對以郭德剛為代表的劇場相聲,進行徹底排斥,大有將其開除出相聲隊伍之意!這讓我不得不懷疑:做為國家認定的相聲藝術大師,曲協的大掌門,姜先生如何由大師一步步變成業界大佬了呢?

什麼是大師?大師是指在本行業造詣頗深,享有盛譽,為行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如京劇大師梅蘭芳,豐富了京劇的伴奏和唱腔且自創流派,使只能唱古的京劇能演時代戲,為京劇振興和發展做出里程碑式貢獻,這叫大師。相聲大師候寶林,自我革命,熱情創作,使相聲這門在舊時代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地攤兒藝術(那時稱不上藝術,叫玩意兒),脫胎換骨,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藝術形式,帶動一大批舊相聲藝人,自我改造,成長為新中國的文藝輕騎兵,這叫大師。總之,在科教文衛領域,能稱得上大師的人物可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為什麼少?因為大師這個稱號,是必須包含以下幾個要素的:一是前面提到的對行業發展必須有同業者難以企及的成就和貢獻,二是必須有基本的群眾基礎,是老百姓都公認的,三是得有來之官方的確認,是德才兼備、德藝雙馨的人。

當然,近些年來,在科教文衛特別是文藝領域,有各種稱呼兒貶值的趨勢,剛說了一段相聲就成為青年相聲表演藝術家的很多,剛成名勉強算是優秀從業者,便直接由民間自行任命的相聲大師也不少,甚至象候耀華這樣沒學過相聲的,別人不敢亂恭維,自己卻急不可奈自稱為相聲大師的,也絕非是相聲界的個例。但姜昆先生,做為曲協大掌門,候派相聲的嫡傳弟子,郭德剛先生的同門師兄,馬季大師的首席大徒弟,稱為相聲大師是不為過的!因為他在近三十多年來,對新時期相聲的繁榮和發展,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不能把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文學藝術的發展,而自然消亡的一些例如鼓曲快書類的曲藝形式,罪過都算在姜先生頭上,這既不公平也不科學。姜先生是浩劫結束後,相聲由電臺成功進入電視的領軍人物,其擔任曲協要職,從專業角度來說,也是實至名歸理所當然的,當然開始的時候,也算是眾望所歸!

可是姜先生在地位變化之後,身上漸漸有了官氣,少了在業務上繼續領軍的銳氣,也可能是姜郎才盡沒了創作和創新的才氣!現在的姜先生,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職責,忘了自己做為行業帶頭人,其要義是教育引導同業者,按照行業規矩辦事,按照時代要求發展,按著群眾需求創作,而是越來越喜歡指手畫腳,頤指氣使,甚至盛氣凌人,手舞大棒,越來越不象大師,反到越來越象大佬了!

什麼是大佬?大佬是指在某個方面在某種程度上有話語權的人,一般是資歷老,輩分高,說話頂用的人。這個詞本無貶意,但在實際使用時,人們習慣於用來稱呼那些為老不尊,常說一些與身份不符的話、做一些與身份不符的事的人。例如姜先生的反三俗鬧劇,候二先生又是假廣告,又是搶亡弟遺產,又是鬧緋聞,早就是四俗五俗的下三濫了,為什麼不反他?李姓藝術家招妓被抓竟妄稱自已酒後失憶,為什麼不反他?而單反以段子博人笑的郭德剛,這就不得不令人琢磨他的動機了!

姜先生借反三俗的愰子,如此打壓以郭德剛為代表的劇場相聲,其真實動機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妨做一下深刻剖析:一是姜郎才盡怕後生超越自已。其實高價票相聲還一票難求滿坑滿谷,和送票時特別給一個笑點說明書,告訴觀眾此處應該有掌聲,散場後到門口憑票根領贈品,這兩種場面比起來,孰優孰劣一目瞭然!這是姜先生在用“搬起石頭碰自己的腳”的方式自取其辱。第二個原因是做給別人看。我行施職能了吧!我整頓市場了吧!我慣徹精神了吧!其實姜先生這樣做是一種懶政,一種敷衍,一種無能。如果說小劇場演出有問題,正確的方法是引導和規範,而不是全盤否定一棍子打死。如果當年相聲是被一棍子打死而不是加以改造,會有八九十年代的繁榮?會有姜先生的藝術成就?第三個原因也是姜先生最不願說出口的原因,他怕下一屆曲協的掌門人會姓郭!

所以說姜先生不惜被別人指責,甘願做被人瞧不起的業界大佬,冒著有失大師風度的風險,一味將不科學不公正的反三俗進行到底,說白了,除了不自量,更多的是不自信!

各行各界的大師們,千萬要時刻自警,別一不小心,變成令人討厭的業界大佬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