繾一窗清歡,悠然自得

歲月向晚,時光清淺,告別紛爭繁雜的職場,無需再早九晚五,為謀生而辛勤奔波扒分。日子,循規循矩,週而復始;生活,返璞歸真,平靜如水。閒下來的時光,宅在家裡,收拾屋子,澆花養草,煮茶品茗,寫文舞字,洗衣做飯......在清淡中品味生活的樂趣,在寧靜中享受悠然的滋味。

繾一窗清歡,悠然自得

性格使然,喜歡素淨,追崇素簡,享受靜寂,嚮往清歡。也許,生命的過程,就是從繁至簡,由濃變淡,最終迴歸簡樸、無味,直至走向永恆的寂靜。有人能在一朵花裡撲捉到春天的氣息,也有人能在一杯水中感知菩提的幻影,於是,他們能置身三千紅塵,而獨自在雲水間,俯瞰蒼茫大地、芸芸眾生,保持一份寵辱不驚,繁華不喜,落寞不憂之淡泊,該是源於內心持有的這份清歡吧。

繾一窗清歡,悠然自得

這是一個忙碌的時代,行走在街頭巷尾的人們,始終以急促的步伐,行色匆匆,無暇顧及身邊的風景。密集的人流,擁堵的道路,林立的高樓,喧鬧的環境,時有壓抑之感,故萌生出逃的欲求。而生活這根繩子,一頭栓著夢想,一頭繫著現實,卻又無法重疊銜接,使得人們束手無措,憂慮重重,茫然遊走在兩者間,試圖尋找時段性的平衡。

繾一窗清歡,悠然自得

千喚萬喚始出來的春,再次走向縱深,進入暮春。時光的神速,讓人感嘆。蹉跎的歲月,留下一串串記憶拾零:曾經的童年無忌,曾經的粉雕玉琢,曾經的清麗容顏,曾經的風華正茂,都在不經意中漸漸遠去、消失,散落於歲月之牆的縫隙之間。

繾一窗清歡,悠然自得

春歸夏至,夏衰秋來,其實只是四季輪迴的自然規律,不必嘆息。此時的窗外,風輕雲淡的碧空,偶有浮雲飄逸,窗下的那樹白玉蘭,散盡花瓣,留下一片新綠,看不到絲毫的沮喪。屋子東側的大葉楊,枝葉繁茂,翠綠柔軟的的葉子,在春風吹拂下搖曳生輝,如同撐開了的一把把碩大綠傘。

繾一窗清歡,悠然自得

午後,慵懶地斜倚在陽臺鞦韆吊椅上,眯眼小酣,幾縷暮春的陽光,穿過明淨的玻璃,似幼兒般柔軟的小手,輕輕滑過面頰,一股暖洋洋的潤貼,瀰漫周身,微暖、微醺......將疲倦的身軀,沉浸這萬籟俱靜的慢時光中,聆聽心靈的聲音,在清閒的片刻,釋然鏡花水月的滄桑,釋懷歲月殘留的恩怨過往。

繾一窗清歡,悠然自得

傾心這樣無人紛擾的素心時光,用心寫下“清歡”二字,將四月煙雨揚起微瀾的心事,交付細碎的時光,靜靜氤氳。而後,便在靜默處,傾聽靈魂對話;在低眉處,聆聽花開的聲音,在孤寂時,用文字醃製心情,燻蒸情緒。

繾一窗清歡,悠然自得

“閒看庭前花開花謝,淡品天外雲捲雲舒”,是清歡的一種情調;“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是清歡的一種意境。而我向往的清歡,可以是夜闌人靜時,倚窗望月的一眸清愁,也可以是江南雨巷獨自徘徊的一份眷戀,還可以是粗衣淡飯的一種怡心,亦可以是一闕寫滿清歡的詞藻。

繾一窗清歡,悠然自得

季節更迭,年輪輾轉向前。回望迤邐遠去的舊時光,除了影影綽綽的足印,早已是物是人非。同行的人中,不停有人掉隊,就此止步,轉身走向彼岸,而尚在途中的我們,誰又能知終點站在何方?如此,我們真的不必給予歲月過多的裝飾、過多的渲染,而更多的是為自己找到一個任性的理由,隨意的原由,在清淺的時光裡,追尋自由隨風的歡愉,放下所有的牽絆,減負前行,盡享清歡。

繾一窗清歡,悠然自得

以清為佳,以淺為宜,以歡為旨。在春的末梢,為自己種下一抹淺笑,盈握一懷清歡,默守一份恬淡,漫步四季阡陌,借用一米陽光,只想悠然自得,只求歲月靜好。

繾一窗清歡,悠然自得


文字:山路幽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