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过年,城市大多都会变空城?看来城里人的根都在农村

以前每年春节,都会大包小包、扶老携幼的挤着赶着回农村老家去过年,就算在路途中发生多少次囧事,和在农村过年的欢乐相比,这些都不算事儿。今年由于有点特殊情况,没能回农村老家过年,留在生活的城市过了一个并不舒爽的春节,就像过了一个假春节,毫无半点春节的味道。

为什么一到过年,城市大多都会变空城?看来城里人的根都在农村

先不说在城市过年的年味浓不浓,就平时喧嚣热闹的大街,春节期间也变得清静了许多。大多数人都赶回农村过节去了,街市上的商铺也关门了不少,街道上的车流量平时都堵到不行,倒是在春节这几天显得流畅了很多。总之,城市在春节这几日,真的没有平时的生气,毫无半点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景象。

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的城市,平时都喧嚣无比,热闹非凡,而一到春节期间,完全就是一座空城。所以,在春节期间,无论是在城市务工也好,还是在城市长期生活居住也好,只要农村尚有些许“缘”在,都会不顾一切风尘仆仆赶往农村过大年。

为什么一到过年,城市大多都会变空城?看来城里人的根都在农村

有人说,人们之所以不喜欢在城市过年,再怎么辛苦也要赶回农村去过节的原因,是因为农村的年味比较浓,而且一年又难以放一次假,在这个家人团聚的节日里,当然要排除万难回家与家人团聚一次了。

如果说是为了与家人团聚,才会在春节放假期间赶回农村。不过,这个说法是很经不起推敲的,为什么团聚只能是在农村老家,而不是在城市呢?这对大多数在城市没有住房的人来说,固然有生活条件不允许的可能,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春节期间完全可以将家人接到城里过年团聚啊。

为什么一到过年,城市大多都会变空城?看来城里人的根都在农村

而要说到农村年味浓的问题,虽然农村的年味总比城里浓厚一些,但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之下,以及作为春节民俗主要承载体的农村家庭逐步表现出的城镇化生活方式,很多传统的年味都显得淡了许多。所以,在农村和城市年味的差异不断趋同的情况下,依然还有那么多人选择回农村过春节,想必这就不是年味浓不浓的问题了。

所以,这根本与年味浓淡无关,而是与文化情节有关。想想为什么只有中国才有春运,实际上这个就是与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的农耕文化情节有关系。正因为有了这个文化情节,别看很多人平时生活在城市中,生活方式也比较城市化,但心中无时无刻不念着农村的泥土芬芳瓜果清香。

为什么一到过年,城市大多都会变空城?看来城里人的根都在农村

而作为承载中国人文化情节的第一大传统节日——春节,就是从农耕文明中诞生的节日。因此,春节就是众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想要借此表达情感的一个载体,而要追寻这个根,那根就在农村。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村大量的人口逐渐迁徙到城镇工作和生活,但他们的心依然还留在农村。

为什么一到过年,城市大多都会变空城?看来城里人的根都在农村

为什么心留在农村?实际上别看平时大多数已经习惯城市生活的人们避谈自己是农村人的话题,但没有一个人无不梦想着农村的生活方式。中国的城市多数都是从农业社会中孕育出来的,而不是像很多西方国家是在工业文明的基础建立起来的城市。所以,人们都说中国人重感情,家族观念强,都不喜欢城市中靠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更多时候都在怀念农村的浓厚的人情味儿。

为什么一到过年,城市大多都会变空城?看来城里人的根都在农村

实际上,农村交往的对象主要属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即宗族、亲戚、街坊、邻里,而不像城市那样主要是近亲和业缘关系。宗族和亲戚仍然一直是农村社会交往的首要对象,串亲戚是他们的主要交往方式。在农村,人们之间朝夕相处,血缘关系密切,彼此十分熟悉,故其互相交往时的感情色彩比较浓厚。

为什么一到过年,城市大多都会变空城?看来城里人的根都在农村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土地情节的农村人,当其为了生活而被迫选择到城市生活后,在农村依然还保留着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就算与自己有人情交往的人都整体迁往城市了,但农村的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依然影响着自己在城市的生活。

所以,我们说城里人的根都在农村,平时没有时间也没有氛围去找寻这个根,而在春节期间,既有时间,又有氛围,所以人人都想着往农村赶。赶回农村过年,一是为了与家人、亲戚、朋友团聚,二是为了捡拾那些离我们远去的“年味”,寻找些许慰藉。

文|山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