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真爱吗?

最近,一部描写乾隆皇帝后宫的电视剧《延禧攻略》开播,因为剧情设置里皇帝能一眼看穿后妃争宠的雕虫小技,对争宠的女人毫不留情地处理;女主角一点都不傻白甜,一集干掉一个反派的战斗力;以及皇帝和皇后之间情深意浓,而不是貌合神离……各种“反套路”操作,让观众察觉到了一丝新鲜感。

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真爱吗?

《延禧攻略》中的乾隆皇帝与富察皇后

以往的影视剧里往往刻意渲染帝后不合,皇后必然众多后宫剧中最邪恶的大boss,揣着恶毒装圣洁的伪善小人,而皇帝跟皇后也不过是利益结合,凑合凑合过而已,真爱绝对不可能是皇后。

哎哎哎,话说是和皇后这个物种有多大仇?

而乾隆皇帝,活得长,后宫妃嫔众多,还下了N次江南,传说里的风流债一堆,他的真爱又是谁呢?

本文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一书,作者:张宏杰

在中国历史上,讲皇帝,就必然要讲到后宫。皇帝的感情世界,对他的政治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的是好的影响。比如明朝的明孝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他一辈子只娶了一个人,张皇后,两个人感情非常好,别的女人,他连看都不看一眼。感情生活很幸福,他在政治生活中,心态也很开明,所以他统治时期,人们称为“弘治中兴”。也有不好的影响。比如唐玄宗和杨贵妃爱得死去活来,就重用杨贵妃的娘家人,后来就出现了安史之乱。所以皇帝的爱情,与一个国家的命运,经常是息息相关的。那么,乾隆的爱情生活,是怎么样的呢?影视文学作品中,乾隆通常都是一个风流天子的形象,那么真实的乾隆果然是这样吗?

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真爱吗?

乾隆皇帝老年的画像

根据历史档案,乾隆的后宫中,有名号的后妃,一共四十人。他先后有过三位皇后,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他的结发妻子,第一个皇后,富察氏。历朝历代因为种种原因,很少有人真正和皇后能做到鹣鲽情深。然而乾隆和这位结发妻子的感情却做到了始终如一。

根据史书记载,孝贤皇后富察氏是一位名门之女。“富察”是满洲八大姓之一,她的家世很显赫。富察氏嫁给乾隆的时候,年方十六,还不是皇后。因为那时,乾隆也才十七岁,还没当皇帝。所以富察氏当初是作为福晋嫁到宫中的。

那么我们知道,雍正那时候已经把乾隆预定为未来的皇帝,所以给乾隆选福晋,其实就是为大清挑选未来的皇后,雍正当然要煞费苦心。除了名门之外,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漂亮。富察氏长得什么样呢?现在故宫中,保存着著名西洋画师郎世宁画的油画大像。从这张画像上我们可以看出,富察氏皮肤白皙,面庞清秀,五官端正。虽然算不上倾国倾城,但也可称得上很漂亮。画像上的她神态温婉,目光清澈。虽然已经贵为皇后,却毫无居高临下的骄矜之气,可以看得出,她有很好的风度和修养。

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真爱吗?

孝贤纯皇后画像

富察氏除了出身名门、长相姣好之外,富察氏还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贤惠、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女人。

富察氏的魅力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她多侧面的性格。

《清史稿》中记载,富察氏虽然是大家闺秀出身,但是却从来不爱在自己的脸上精耕细作,也很厌恶金银珠宝之类的恶俗装饰。她做了十三年皇后,每天素面朝天,不怎么化妆,穿衣戴帽都很简单。用《清史稿》原话来说,就是“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

漂亮对男人的征服是一时的,性格对男人的吸引才是永久的。富察氏的性格是多侧面的。她既有精明的一面,又有天真的一面;既有温柔的一面,又有活泼的一面。她为人既识大体,又善于经营细节。当乾隆他忙着处理政务的时候,富察氏就以自己的精明,把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让皇帝不操心。当乾隆遇到什么不顺利、情绪烦躁的时候,富察氏就如同一朵解语花一样,马上能感受他情绪的变化,轻声细语地陪皇帝聊天,让乾隆的情绪很快得到调整。当乾隆工作累了想放松一下的时候,富察氏又能展现自己特别活泼开朗的一面,展现自己的体育天赋,陪着他玩,两个人在承德的围场上纵马奔驰,富察氏和乾隆可以疯玩上一整天。乾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男人,他所期待的,绝不仅仅是一位听话的、顺从的女人,他需要的,也是一位和他一样,多侧面的立体的有深度的女人。那么可以说,富察氏就是这样的女人。这是第一点,多侧面的性格。

第二个方面,富察氏非常善于理解乾隆的精神世界。有一年秋天,乾隆带着皇后在避暑山庄打猎。乾隆无意间和富察氏聊起来,说当年祖宗们在关外之时,艰难创业,衣服袖子上,用鹿尾巴绒毛缘个边就算很好的装饰了,哪像今天这些八旗子弟,你看看,镶金戴银,铺张浪费,骄奢淫逸得都没边了。皇帝顺口说了这么几句话,富察氏却记在心里。回到北京后,富察氏特意让人找来鹿尾绒毛,亲手做了一个鹿尾毛缘边的小荷包送给乾隆,意思是与他共勉,不忘满洲俭朴本色。乾隆非常喜欢这个荷包,终生把它带在身边。所以富察氏与乾隆是能在各个层面,不仅是物质生活层面,也包括精神生活层面进行交流的。这很重要。

第三个方面,富察氏更是一个会关心人的女人。对于乾隆的生活起居,富察氏关心备至,事必躬亲。有一次乾隆身上长了个疖子,医生说,一百天之内,需要天天换药。富察氏不放心宫女手重,怕把乾隆弄疼了,特意把自己的被子搬到乾隆寝宫的侧室,每天亲自给乾隆换药,一直坚持了三个多月,直到乾隆完全康复,才回到本宫。(《清史稿·后妃传》)

当然,最能体现皇后贤惠的,就是她对待皇太后的态度了。我们以前讲过,皇太后出身很低微,一开始不过是个粗使丫头。所以虽然成了老太后,每天仍然是大说大笑的,不改普通劳动人民的本色。而皇后出身名门,行不动裙笑不露齿,可以说这娘俩气质完全不同,相处起来应该很有点难度。可是富察氏从心里把婆婆当成亲妈,对太后关心照顾无微不至。正因为皇太后出身低微,所以她在太后面前特别注重礼貌,遇到太后吃饭什么的,她都亲自侍候,不让宫女们伸手。老太后闹病,皇后衣不解带,成宿成宿地在跟前伺候。谁也想不到大家闺秀出身的皇后能吃得了这份苦,所以后宫上下都对她特别佩服。因此,婆媳关系也处得异常融洽,老太太一天也离不了这个儿媳妇。我们说过,乾隆是个非常孝顺的儿子,所以富察氏在这一点上,让乾隆非常满意。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真正满意的另一半,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所以只能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即使对于皇帝来说,也是如此。乾隆是个非常幸运的皇帝。如果说乾隆是人之中龙,那么富察氏就是人中之凤。乾隆非常自命不凡,对别人总是有很多挑剔,然而对这个结发妻子,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所以乾隆当了皇帝之后,按照礼制,三宫六院,娶了许多妃子,但这些妃子,谁也没能动摇皇后在乾隆心中的特殊地位。我们说,女人不经老,在富察氏一天天容貌褪色的同时,这些新进宫的妃子,如同一朵朵含苞带露的鲜花,竞相绽放。然而乾隆和皇后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淡薄,相反却是一天比一天深厚。为什么呢?因为皇后身上的魅力,就像一坛酒一样,岁月越久,这坛酒就变得越醇香。乾隆刚刚登基那些年,忙于处理国务,而富察氏就是乾隆的大后方、大本营。皇后的温柔、持重,不急不躁,就像一块贴身的玉石一样,时刻调试着乾隆的政治体温。所以,我们说,乾隆初政时期,政治风格,是开朗、宽大、仁慈,这与他感情生活的幸福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幸福的时候,对别人,也总是更能宽容。所以与皇后共同生活的时光,对乾隆来说,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真爱吗?

乾隆皇帝年轻时候的画像

从以上我们所说的来看,乾隆与皇后的关系,实在是太完美了。古今中外,很少有这样完美的夫妻关系。然而,“天道忌全”,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什么事凡是特别完美,总会有特别令人遗憾的另一面紧紧相随。

传统时代,特别重视子嗣。特别是一个女人,只有生了儿子,终生才算有所依靠。雍正八年(1730年),结婚三年后,富察氏给乾隆生了第一个儿子。这当然是一件特大喜事,雍正盼嫡长孙已经盼了两年多了,所以非常高兴,亲自给这个孩子起名叫永琏。琏,是宗庙中重要的祭器,那么这个“琏”字,实际上就寓意着将来希望这个孩子继承大统。这个孩子从小特别聪明,特别懂事,特别惹人喜爱,乾隆说他是“为人聪明贵重,气宇不凡”(《清高宗实录》)。

所以乾隆当了皇帝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秘密立储,在乾隆元年(1736年),把六岁的永琏秘密立为太子。那么儿子成了太子,富察氏当然也非常高兴,终身有靠了,所以到这个时候,乾隆和富察氏的感情,也达到了幸福的高峰。

然而,人的命运有一个规律,一旦谁感觉自己太幸福了,谁向世界得意忘形地炫耀自己的幸福了,那么灭顶之灾就会从背后突然袭来。就在初登皇位的乾隆通过早早立储向世界宣告了他的幸福之后不久,乾隆三年(1738年)九月,年仅九岁的嫡子永琏病了。一开始不过是感冒,几天之后却病情转重,很快就去世了。

这可完全是一个晴天霹雳。培养了九年的孩子去世了。我们可以想象这件事对富察氏和乾隆的打击有多大。富察氏因此大病了一场,几天之内,就形销骨立,瘦得脱了相。乾隆当然十分担心,天天跑过来探视。然而富察氏的与众不同之处也就在这样的时候体现出来了:在乾隆面前,富察氏很少流露内心的悲伤,不像别人那样哭哭啼啼,相反,她没话找话,和皇帝聊东聊西,想要来分散乾隆的注意力,减轻乾隆内心的痛苦。乾隆对皇后,真是越来越佩服。

那么永琏去世后,乾隆对富察氏也更加关心,与她同寝的次数比以前更多了。因为乾隆很清楚,只有让皇后再生一个儿子,才是对皇后的最大安慰。然而,由于生了一场大病,体气变更,身体不好,一转眼七年过去了,皇后仍然没能怀上孕。

好不容易到了第七年头上,时来运转,乾隆十一年(1746年),富察氏又生下了一个儿子。虽然此时乾隆和别的妃子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但是这个孩子一出生,乾隆马上爱不释手。也许是出于父亲的偏心,他觉得这个孩子是他所有儿子中最漂亮最聪明最可爱的一个,看哪哪喜欢。乾隆说他“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清高宗实录》)。就是说,又聪明又漂亮,太惹人爱了。

富察氏当然和乾隆一样高兴。她生怕这个孩子再出意外,几乎把全部心血,都放在他身上,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乾隆也一样,每天一下朝,就赶紧跑到皇后宫中,夫妇俩一起逗孩子玩。这是乾隆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然而,清代婴儿死亡率极高,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年三十,年仅两岁的这个嫡子出了天花,又去世了。

这个打击,对乾隆和皇后来讲,都太沉重了。乾隆还好说,毕竟有好几个儿子了,但是这时候,皇后已经三十六岁,已经过了女人最佳生育年龄,以后再生孩子可能就难了。所以乾隆一方面为自己难过,另一方面更担心皇后受不了。好在皇后这次没有像上一次那么大病一场。她默默地把悲伤藏在心中,表现得异常冷静坚强。在皇子的葬礼举行过后,她就像平常一样,一如既往,恢复了平静。皇后的坚强,让乾隆非常惊讶,因此也对她更加敬重了。

就在嫡子去世后两个月,乾隆十三年(1748年)年初,三十八岁的乾隆要开始他即位之后的第一次东巡,到曲阜拜祭至圣先师孔子了。这个日程表是头一年六月份就确定了的。乾隆即位十二年以来,由于统治方法比较得当,所以政治平稳,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向上的势头,可以说是天下初步大治。因此乾隆踌躇满志,感觉

自己可以出巡一下,视察一下自己的国土,检阅一下自己的统治成绩。再次经历了丧子之痛的乾隆很想带着皇后一起东巡,一个是共同分享事业成功的喜悦,另一个是让皇后也散散心。因为乾隆心里很清楚,皇后虽然表面上很坚强,然而内心所受的伤痛哪那么容易平复啊?所以他想让皇后和他一起出门。然而在出发前一个月,钦天监的官员向乾隆陈奏:“客星见离宫,占属中宫有眚(shěnɡ)。”(《清高宗实录》)

钦天监是负责观察天象的机构,还负责择定日程凶吉。“客星”就是一颗不常见的星星。“离宫”,是天上名为离宫的六颗星。钦天监是说,一颗忽明忽暗的所谓“客星”突然出现在离宫六星之中,这预示中宫皇后将有灾祸。

传统时代的人,大多有点迷信。乾隆看了这个汇报,一开始也有点害怕,但是转念一想,这个大难不是已经应验了吗?“新丧爱子”,刚刚死了儿子,这还不算是大难吗?那么以后应该没什么厄运了。

所以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乾隆就带着皇后和皇太后上路了。一上了路,乾隆就感觉带着皇后出门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因为早春二月,春风浩荡,一大家子人一起出门旅游,心情都很好,皇后也很开心,和乾隆一起高高兴兴陪着太后登上了泰山山顶。

不过乐极生悲,下了泰山,回到济南,皇后就感冒了,开始持续发烧。在济南待了好几天也没好,那么返程日期已到了。乾隆想让皇后在济南养好病再走,但是富察氏说,我在这不走,你和文武百官都在这陪着我,这怎么行,再说,也给地方上增加负担啊。还是回北京,北京医疗好,回去再好好调治吧。乾隆一听,也在理,就只好启程北返了。三月十一日,皇帝皇后一行从德州坐上了船,沿着运河返回北京。坐上船,乾隆长出了一口气,因为船上就不再颠簸了,比较平稳了,有利于皇后养病,所以乾隆坐在窗口前,望着河畔的春色,打算作上一首诗。不料就在这个时候,太监跑过来了,说皇后感觉不舒服,您哪,过去看看。

乾隆赶紧跑到皇后的船上,一看,皇后脸色苍白,浑身冰冷,已经昏迷了,乾隆紧紧抓着皇后已经冰冷的手,但是已经很难再握住皇后的生命了。到了当天晚上,富察氏就去世了。《清高宗实录》记载,十一日,“驾至德州登舟。亥刻,皇后崩”。

乾隆皇帝当然五内俱摧,他当天晚上就起草了一道谕旨,第二天发布全国。乾隆说,皇后如果继续在济南养病,也许就没事了,但是皇后一生凡事为别人着想,“诚恐久驻劳众”,怕待久了给地方增加负担,耽误国家政事,所以急着回京,不幸于路上仙逝。乾隆说,皇后“二十二年来,孝奉圣母,事朕尽礼,待下极仁,此宫中府中所尽知者。朕痛失内佐,痛何忍言!”就是说,皇后二十二年来,对太后,对我,对下人,都非常好,无可挑剔。她突然去世,我的悲痛,你们可以想见。所以要隆重办理皇后的丧事。三月二十二日,乾隆发布谕旨,给皇后加谥号,叫“孝贤”,这是所有皇后谥号中最好的一个。所以后来人们都称富察氏为孝贤皇后。

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真爱吗?

《延禧攻略》剧照

所以,乾隆皇帝的真爱是谁,还用问吗?

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真爱吗?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2

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真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