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生開學準備:建立好習慣,適應學校生活

這個暑假結束,有很多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要進入小學,正式開始9年義務教育生活了。

說起來,幼兒園階段跟小學階段的教育差別還是很大的,所以,家長要儘快幫助孩子適應這種變化,提前給小朋友預熱一下,以便更快地適應學校生活。

一年級新生開學準備:建立好習慣,適應學校生活

幼兒園大班畢業典禮

一年級的課程表和放學時間表

先分享下一年級課程表。一年級的課程,是以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為核心的,另外還有手工、寫字、思品、足球、音樂、音律、體育、美術、綜合、科學、圍棋等素質教育課程。各學校素質教育的課程有所不同,但三大主科幾乎是每天必須上的。

一年級新生開學準備:建立好習慣,適應學校生活

北京海淀區某小學一年級課程表

然後是放學時間表。可以看出基本上下午只上半天課。學校會有很多的社團,比如,民樂社團、西洋樂器社團、電影社團、棒球、足球、圍棋、書法等等。社團的老師,會在放學後的時間裡,給孩子們上課(免費的)。如果沒有參加社團活動的話,直接放學回家。

補充說明一下,沒有到校時間,是因為到校時間老是要求是7:30,最遲7:40到校。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們要在學校早自習一會兒,8點鐘正式上課。

一年級新生開學準備:建立好習慣,適應學校生活

放學時間表

一年級是形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在一定的年齡階段形成的。錯過這些年齡段再加以培養,往往難以奏效。開學的第一天、第一週、第一個月、第一學年在孩子人生中,尤為重要。這個第一印象會極大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舉個動物界很常見例子,小鴨子破殼第一眼看到東西,會被它當做是媽媽,終生追隨。

從簡單小事情入手培養良好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最好是從簡單的小事情入手培養。比如,說話,讓孩子使用文明用語,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走路,要有良好的秩序,不追跑、不打鬧,慢步輕聲靠右行。吃飯,提醒學生飯前要洗手,吃飯時不講話,不挑食。(北京的小學,中午有午餐供應。因為城市太大,沒辦法讓家長中午接回家,給孩子做飯吃。)

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這個應該是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習慣。因為在幼兒園階段,所謂的上課不過是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遊戲,而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在課堂不斷引入學科知識,需要認真聽講,才能順利理解和記憶。

一年級的每節課只有40分鐘,但是對於剛從幼兒園上來的小朋友而言,能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課,有困難。

老師也會從不同角度引導,小朋友們坐下來踏實學習,用各種辦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用各式的教具來吸引孩子們;漂亮的印章、貼畫鼓勵孩子們;精緻的獎狀鼓舞孩子們;精緻的獎狀鼓舞孩子們。

一年級新生開學準備:建立好習慣,適應學校生活

滿牆的獎狀有效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養成規範的寫字讀書姿勢

用老師的話講,三姿(坐姿、讀書的姿勢、握筆姿勢)正確。三姿不正確,養成不良習慣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視力發育,影響孩子身體發育(脊柱側彎),影響書寫速度與規範(比別人寫得慢)。

有的孩子在上學前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握筆姿勢,學校的老師會跟家長溝通,一起糾正孩子的握筆姿勢。每次上課前,老師都會培養孩子做好學習前的準備,一支筆、一塊橡皮、一把尺子。

一年級新生開學準備:建立好習慣,適應學校生活

坐姿矯正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