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金融最新布局:將金融科技板塊放在上海

小米金融最新佈局:將金融科技板塊放在上海

『發自上海』

8月7日,小米集團與上海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小米將把金融科技、物聯網和工業設計等重點業務放在上海。

上海市有關領導、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參與了簽約儀式,可以看出這是一次上海市政府與小米集團都相當重視的合作。

結合此前不久,小米金融(香港)與尚乘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引力金融科技”,專門研究保險及資產管理等方面的金融科技,並計劃將此投入到“大灣區”發展之中。

可以看出,剛剛上市的小米,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佈局不可謂不快。

起步晚跑得快

小米在2015年才推出互聯網金融業務,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和百度金融相比,起步算很晚了。

但憑藉自身“廣大而多樣的用戶數據庫基礎”,小米金融背靠小米“親爹”,天資也不差。

根據小米集團與小米金融簽訂的框架協議,兩者相互提供產品供應、數據共享與協作、知識產權許可、支付以及結算服務、營銷服務以及其他的支持服務和金融服務。小米集團為小米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撐。

小米金融因此得以快速的發展,目前主要業務有供應鏈融資、互聯網小微融資、支付以及理財產品分銷四大板塊。

消金界統計發現,小米金融對外強調的具體業務包括人工智能化的在線金融服務、科技化銀行服務的移動應用程序、理財、貸款、保險產品和消費付款解決方案,以及建立專有的消費者信用信息數據庫等具體業務。

小米金融還投資了老虎證券、新網銀行、車車車險、捷付睿通。剛剛在港上市的51信用卡,小米金融也是股東之一。

目前,小米金融已經集齊了券商、銀行、保險、支付、保險經紀、商業保理、小額貸款等金融牌照,成為少數的擁有眾多牌照的機構。

可以看到,起步晚並沒有成為小米金融發展的障礙,隨著小米金融在金融科技領域不斷髮力,小米金融很可能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通道。

野心藏在拆分計劃中

未來的小米金融會是什麼樣子呢?

雷軍曾說:“將來,所有的商業巨頭都是互聯網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未來的金融都將建立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基礎上”。

雷軍在2017年曾將互聯網金融作為小米的核心業務。“除了人工智能,金融也是我們整年要拉開陣勢乾的大事。”

儘管如此,小米集團在招股說明書中卻說,小米金融是小米集團的金融服務部門,不是核心業務,僅僅涉及核心業務的不同模式、價值鏈、生態鏈、風險情況以及增長策略。

在消金界看來,這種表述也許是為今後拆分所做的鋪墊。

小米也並沒有隱藏拆分計劃。小米集團在招股說明書中,對於小米金融的未來做了十分清晰的規劃:小米旗下的金融業務都將由小米金融持有,當小米金融的商業管理成熟以後,將獨立於小米集團的運營。

事實上,小米金融內部人士曾向消金界透露,小米內部很早就拆分出金融這塊業務,已經是獨立在運營了。

在上市之前,小米金融就已經完成了重組。重組之後的小米金融架構為:

小米金融最新佈局:將金融科技板塊放在上海

消金界梳理發現,在開曼群島註冊的小米金融100%控股小米金融(香港),再由小米金融(香港)控股小米金融在大陸的業務。

小米金融在大陸的運營主體主要有天津小米商業保理與重慶小米小額貸款。天津小米商業保理控股北京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而小米支付則直接100%控股成都倍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小米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與重慶小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三家企業。

在以上提及所有小米金融相關企業中,雷軍均擔任董事長或執行董事長

小米金融未來或許會像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度小滿那樣,從母公司從經營到融資,完全拆分出去,成為一家獨立的聯營公司。

而就目前小米金融的佈局速度,這一天來的也許比市場預期的要快得多。

地利與人和

這次小米來到上海,不禁讓人想起上海一直以來的一個討論:為什麼當初馬雲來上海的時候沒有得到支持?為什麼上海失去了阿里巴巴?這對一直想以開放、創新示人的上海來說,是一個反思了很久的問題。

在與上海方面會談時,雷軍說小米看中上海作為國家經濟中心城市的資源配置、人才集聚和產業發展優勢,希望更好參與上海發展人工智能、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進程。

而上海市高層也表示,上海會營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和集聚一批有競爭力、富創新性的優勢企業落戶上海。

上海市如此重視小米將金融科技、物聯網和工業設計等重點業務放在上海,市委書記、市長都出席簽約儀式並表態支持,其實也是在展現一種姿態:上海歡迎更多的互聯網優秀企業來滬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