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月子病找上你,坐月子原來如此重要!

別讓月子病找上你,坐月子原來如此重要!

月子病是怎麼得的

婦女生產後,因妊娠引起的身體變化及分娩引起的體力損失、出血等症狀,產婦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的身體狀態,這段時間稱為產褥期。坐月子對於產後女人來說是重重之重,如果調理不當,就有可能會產生月子病。分娩後,產婦的子宮頸、陰道和外陰都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傷,特別是子宮腔內胎盤附著處不可避免地留下較大的創面,這給致病菌引發產後感染提供了途徑。此外,由於某些異常的妊娠和分娩情況,如貧血、早破膜、產後出血等,可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也給產後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

別讓月子病找上你,坐月子原來如此重要!

月子病的症狀

1.在月子裡氣血虛弱,內外空虛,不慎風寒溼邪侵入,渾身怕冷、怕風、出虛汗,關節疼痛,遇冷遇風疼痛加重,嚴重的甚至熱天穿棉衣。

2.情緒抑鬱,容易引起肝氣鬱結,導致氣血不暢,氣血受滯容易失去營養,不慎風邪可以侵入,怕冷、怕風、關節疼痛,此外還伴有麻木、抽搐、脹痛等因素。

別讓月子病找上你,坐月子原來如此重要!

月子沒坐好怎麼辦

那要是萬一錯過了這次坐月子的機會,那是否還有可以補救的方法呢?

產後半年是調理的黃金期。

有些產婦想著自己年輕,沒有耐性好好坐月子,或是剛生完孩子就急著想要減肥,忽略了月子期間的營養補充,導致生完孩子一二個月之後,身體還是覺得很虛弱,甚至出現尿頻、筋骨痠痛、失眠等問題,可能就是月子沒“坐”好所引起的。如果生完小孩、做完月子後,還有腰痠背痛,或身體上其它疼痛、不適,或是月經不來、月經失調等情況,就可能是你坐月子沒做好!因此產後的42天非常關鍵。

產後第一週媽媽的身體屬於“多虛多淤”的特性,建議可以服用生化湯,有幫助惡露排出、減少產後腹痛的功效,食物則以清淡為主,如雞湯、魚湯、排骨湯等。

產後第二週:為幫助產婦將惡露排除乾淨,則可以陸續進補,以當歸、八珍湯為主。

產後第三週:主要是補肝腎,因為生產過程中,產婦流失大量的骨質與鈣質。

產後第四周: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就是補血、補氣、以及補肝腎,將生產過程失去的一次全部補回來。在坐月子期間,最好的食補就是麻油雞。

除了吃得健康、補得營養外,坐月子期間,產婦要使氣血快快恢復,最重要的就是足夠休息。但是,充分的休息並非一定要長時間的躺在床上,只要比平常休息時間稍多一、二小時,不可使自己身體過於勞累即可,但一定要配合適度的運動,才能發揮吸收的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