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資治通鑑札記606 漢帝國滅匈奴的根本基地在哪裡?

匈奴入上谷、漁陽,殺略吏民千餘人【按:內政告一段落,所以又從對外關係開啟新的話題。此次匈奴入侵的路線是草原進入中原的中部路線和東北路線。

】。遣衛青、李息出雲中以西至隴西,擊胡之樓煩、白羊王於河南,得胡首虜數千,牛羊百餘萬,走白羊、樓煩王,遂取河南地【按:但是漢王朝的反擊方向卻是雲中以西至隴西,這是長安北方防禦的重要地區,是匈奴對長安威脅性最大的地區。此次衛青和李息並沒有安裝匈奴的侵略路線來出兵反抗,頗有一種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思路。此次重大成果就是拿下了河南地。魏晉賢《“河南地”地理範圍試析》認為:“河南地,必是夾於昭襄王長城與河塞之問的地方,而且東西延伸於整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的北境。把它侷限於漢朔方郡,或朔方與五原,以及把它理解為僅指鄂爾多斯之地,便都是誤解。”】。詔封青為長平侯;〔班志,長平侯國屬汝南郡。〕青校尉蘇建、張次公皆有功,封建為平陵侯,次公為岸頭侯。〔據功臣表:平陵侯食邑於南陽郡武當縣界。晉灼曰:河東皮氏縣有岸頭亭。校,戶教翻。〕【按:重點是衛青封侯了。極大的奠定了衛青家族的政治基礎。已經從奴隸升到貴族階層了。唯一的遺憾是,對於這場戰事,司馬光這裡寫的甚為簡略。】

讀資治通鑑札記606 漢帝國滅匈奴的根本基地在哪裡?

主父偃言:"河南地肥饒【按:土地肥沃,有利於有發展農業。糧食才是滅胡的根本。打仗當然就是打後方,打後勤供給。佔領這裡相當於將後勤挪到前線去了。這得大量節省運輸和人力方面的資源。】,外阻河【按:黃河成為防禦匈奴的天險,這是軍事地理優勢。】,蒙恬城之以逐匈奴【按:歷史上蒙恬在這裡曾經建立軍事要塞。這個軍事要塞其實是對該地區重要的一個證明。也是下面提出在這裡建立朔方城的前提。】,內省轉輸戍漕【按:運輸方面的節省其實是河南地的當然結果。】,廣中國,滅胡之本也【按:漢朝擴張、滅胡之本,這是主父偃對河南地的高度概括和定位。獲得這個地區,在戰略上就取得了對匈奴的勝利的優勢了。可以說,這一戰開啟了漢朝對匈奴的勝利之戰的序幕。】。"上下公卿議;皆言不便。〔下,遐嫁翻。〕【按:大臣們居然反對。看來真理也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了。

讀資治通鑑札記606 漢帝國滅匈奴的根本基地在哪裡?

上竟用偃計,立朔方郡,使蘇建興十餘萬人築朔方城,〔括地誌:夏州方朔方縣北什賁故城,按是蘇建築;什賁之號,蓋出蕃語也。宋白曰:漢朔方郡治三封縣,今長澤縣有三封故城。什賁故城,今為德靜縣治。〕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轉漕甚遠,自山東鹹被其勞,〔被,皮義翻。〕費數十百鉅萬,府庫並虛【按:這段材料取自《漢書食貨志》但是有個問題,這在漢書中也是存在的。那就是按照前面主父偃的原文是節省運輸方面的麻煩,到那時此處卻是增加了運輸方面的問題。如果安照文字意思,應當說是因為大量的人口在朔方這裡施工建設,但是,漢書中說 是十萬人,當然這個數字在古代也很大,可是這十萬人就能夠將山東地區搞得府庫空虛了嗎?要知道就是衛青拿下河南地這場戰役,收穫也是巨大的,我們不敢說就可以支持為築造朔方城要塞的口糧,可是也不會差到將國庫搞得空虛地步吧。一個朔方城就能用十萬人?這也值得懷疑。漢書的原文與通鑑這裡不同漢書原文是“又興十餘萬人築衛朔方,轉漕甚遠,自山東鹹被其勞,費數十百鉅萬,府庫並虛。”這裡不僅是築城,還有守衛的任務,也就是說更多的軍需消耗應該是在這裡駐紮防衛的人消耗的。可是這裡又有矛盾了,那就是河南地土地肥沃,適宜耕種,這裡作為消耗地區,最多也就是一年,第二年就可以耕種了。怎麼會造成府庫空虛?而且有人提到,此時依然是今天河南和山東地區黃河氾濫沒有修復的時候,就是田蚡那次大水之後,漢帝國對黃河氾濫採取任期自生自滅的態度。這就是說這裡有大量土地不能耕種。武帝其實是將大量的農耕人口轉移到可耕地地區了。這其實是發展生產,而非是消耗國庫。

】;

讀資治通鑑札記606 漢帝國滅匈奴的根本基地在哪裡?

漢亦棄上谷之鬥闢縣造陽地以予胡。〔孟康曰:縣鬥僻,曲近胡。師古曰:鬥,絕也,縣之鬥曲入匈奴界者,其中造陽地也。杜佑曰:造陽,在今媯川郡之北。闢,讀曰僻。予,讀曰與。〕【按:造陽,古地名,戰國燕長城西端起點。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地當在今河北赤城縣獨石口以北、灤河上游閃電河一帶。其實,也只有說河套地區有所收穫,才值得將造陽地區丟到。應該可以猜測到漢王朝是賺了。而漢帝國抗擊匈奴的戰略方向,也就i清晰了,是朔方地區,和以後的河西走廊地區。畢竟這裡可以直接威脅長安,而且有朔方河套地區大量的草原。對朔方地區造成的巨大經濟負擔,相關人物,如衛青和蘇建的傳記都沒有提到。漢書食貨志還提到:“又興十餘萬人築衛朔方,轉漕甚遠,自山東鹹被其勞,費數十百鉅萬,府庫並虛。乃募民能人奴婢得以終身復,為郎增秩,及入羊為郎,始於此。”這個入羊為郎,有 的註釋解釋為就是卜式。戰爭肯定要大量的消耗社會資源,但是我覺得卜式第一次獻羊,更應該是對整個的戰爭,而不是在這次戰事上。當然,在《漢書卜式傳》和汲黯的傳中都明確提到的是渾邪王投降的時候才是府庫空虛,那已經是霍去病時代了。對匈奴的戰事持續很長時間了。而且是第二次獻產業,卜式才被封為郎官。漢書的記載是有自我矛盾的。

② 三月,乙亥晦,日有食之。

③ 夏,募民徙朔方十萬口【按:前面提到這裡是將大量人口用於築城和防衛。到此,朔方戰事和防禦問題告一段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