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祕爲何網絡詐騙連年攀升?騙子是如何「養成」的?

點開手機短信鏈接後,銀行卡莫名其妙被洗劫一空?

接到“快遞”電話,按照對方提示退款卻無端在陌生app上貸了款?

想炒股理財,進微信群學習卻被“炒股專家”的教學搞得血本無歸?

這些網絡詐騙案件頻頻發生在我們周圍,

而且越來越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是監管不力?

是人們防範意識淡薄?

還是詐騙從業人員技術越來越精湛?

小獵結合網絡詐騙現狀從以下幾點做出分析~~

一、為何網絡詐騙數量連年攀升?

近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信息通信行業防範打擊通訊信息詐騙白皮書》中指出:在外部環境中,有幾個因素導致網絡詐騙數量增多。

1.社會轉型期貧富差距大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轉型期,社會貧富不均,城鄉差異大、道德觀念下滑等誘發違法犯罪消極因素,而且大量的剩餘勞動力以隱性失業的形式散佈在農村,收入不穩定,生活難以維持,文化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識淡薄,在生活壓力下往往選擇不擇手段獲取財富。

深度揭秘為何網絡詐騙連年攀升?騙子是如何“養成”的?

2.詐騙手段高,破案難度大

這些詐騙時空跨度大、技術含量高、傳統社會治理手段難以適應,相關部門和企業防範打擊經驗明顯不足,通訊信息詐騙活動涉及人員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綜合跟蹤、分析和查出等工作,僅靠單一地區、單一部門、單一主體難以實現有效治理。

深度揭秘為何網絡詐騙連年攀升?騙子是如何“養成”的?

網絡詐騙的發展歷程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網絡詐騙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由最初的詐騙手段較簡單,作案區域相對狹窄,到如今的發案地域遍佈全國,詐騙手段頻繁變換,詐騙數額屢攀新高。

二、為什麼騙子釣上來的是“你”?

如今網絡詐騙氾濫,由於技術的加持更是讓詐騙防不勝防。據統計,每天每10人中就有1人接到詐騙電話短信或訪問詐騙網站,但只有部分人上當。那麼,都有哪些人容易成為騙子“碗中餐”,為什麼上當的人會是你?

受騙人群特點:

特點一:對網絡認識不清

對網絡認識不清楚,網絡興起很多人都是被動接受,無論移動端還是pc端,我們都是跟風操作,看著別人那樣做,就跟著照做,有很多人只是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其實“

網絡是把雙刃劍”它在給你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暗含風險,網絡詐騙深藏其中,我們需要了解這些危險,增強防騙意識。

特點二:追逐利益

利益永遠是人類最關注的熱點,而詐騙者主要抓住了用戶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心理狀態。說白了都是利益驅使的,一切利益至上的個人更容易遭受詐騙,這也是騙子慣用的伎倆。

而這些特點常發生在以下三類人群:低收入人員、無業人員、退休人員或老年人。

深度揭秘為何網絡詐騙連年攀升?騙子是如何“養成”的?

這幾類人常利用空閒時間想各種辦法賺錢,比如在陌生網站上炒股理財、落入“日賺上千”的兼職騙局等。莫讓利益燻心,矇蔽雙眼,“不貪財,不上當”我們任何人都要時刻謹記。

三、為什麼網絡詐騙能成功?

詐騙的成功與騙子自身的“努力”分不開。

據調查,某電信詐騙窩點,牆上貼著諸多勵志標語,例如:“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贏”“嚴格就是大愛”……且格子間裡擺著電腦、堆滿文件,儼然與一家創業公司沒有什麼不同,新人進入一個詐騙團伙要經過簡單筆試、面試,老員工給了她一套“話術”劇本。這套劇本從開場白、劇情漸進,直至回答“客戶”質疑,都有明確標註,可以讓新人短時間內掌握一整套詐騙技巧,堪稱“詐騙指南”。新人一邊學“話術”,一邊跟著老人“實戰”

從事電信詐騙的通常是哪些人?據悉,不少電信詐騙犯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薄。例如,從事“重金求子”“冒充黑社會”等詐騙活動的人員,多為小學文化的農民;從事“冒充白富美交友”詐騙、“炒金、炒股票”詐騙的多為中學輟學的年輕人。

除此之外,電信詐騙的非法收入頗高,月入四五千元屬中下水平,一般成員月收入過萬元。詐騙團伙頭目不少年入百萬元。在一些電信網絡詐騙案高發地區,部分村民一夜暴富的經歷刺激一些人鋌而走險,通過老鄉、親朋間的“傳幫帶”形成了特點不同的地域性電信網絡詐騙手法。

由此可見,網絡世界真的很複雜!

許多人需要對網絡詐騙有所瞭解,例如:

陌生鏈接”不要點;

電話或微信中能叫得上來你名字的也可能是騙子;

帶你炒股帶你飛的“大神”和他的擁護者可能就是騙子團伙假扮的;

你以為的真“快遞員”正想著如何騙光你賬戶的錢。

所有這些詐騙都潛藏在我們身邊,

但我們也不必驚恐,

事先做好準備,

多瞭解各種詐騙手段及防騙方法,

提高防騙意識就相當於有了

“金鐘罩鐵布衫”

相信騙子怎麼都騙不倒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