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个孩子中有3个可能患上这种病,为了帮助患者,泉州正骨医院坚持15年举办病友会

百余平方米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墙壁上贴着五颜六色的气球,桌子上摆满各种零食和玩具……

今日上午9点,泉州市正骨医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病友会,来这里的病友是一群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

1000个孩子中有3个可能患上这种病,为了帮助患者,泉州正骨医院坚持15年举办病友会

泉州正骨医院小儿骨科主任李炳钻在病友会做讲座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国内儿童骨科单位疾病谱中,该病始终占据着肢体畸形疾病的第一位,发病率大约千分之三,其中,女孩发病率较高。

活动现场,来自泉州正骨医院小儿骨科的医生护士们为病友们介绍髋脱位预防、治疗、护理与康复疾病知识及日常起居注意事项。除了解答病人家属的疑惑外,还为每位孩子做体格检查,了解他们髋关节发育情况。

1000个孩子中有3个可能患上这种病,为了帮助患者,泉州正骨医院坚持15年举办病友会

来自惠安的张老伯是最早赶来参加病友会的家属之一,半年前,小孙女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经人介绍,他们来到正骨医院小儿骨科接受治疗。

经过治疗,小孙女正在逐渐康复。“在病友群里听说今天有讲座,还能免费检查,我也来听听。”张老伯说。

今年13岁的女孩静静家住泉州,她算是病友会里资格最“老”的患者,早在静静一岁的时候,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好在及时治疗,她现在走路与常人无异,平日里游泳,打篮球都没有问题。

“多亏了有这个髋友会,我们在里面咨询问题,每年还能过来复查一到两次。”看着女儿健康长大,静静的妈妈很欣慰。

“每年医院都会收治100多名髋脱位的患儿。”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李炳钻主任医师介绍,许多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以为经过治疗痊愈后就没事了,其实不然。

在临床中,经常发现一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畸形出现变化,这就需要定期随访关注

为此,从2003年起,泉州正骨医院小儿骨科每年都会举办一到两次病友会,为来这里接受治疗的患者做科普和检查。

李炳钻说,病友会开创了一种新的病人随访途径,让病友们通过专业渠道了解医学知识,减少盲从,增加了对疾病的科学认知。

同时,也能让病人家属间交流治疗护理中的体会与经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他希望病友会成为一个发挥更多良性效益的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受益。

1000个孩子中有3个可能患上这种病,为了帮助患者,泉州正骨医院坚持15年举办病友会

医生提醒:尽早发现是关键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李炳钻介绍,在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发育性髋脱位、发育不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期

大腿皮纹或者臀纹不对称;

髋关节外展受限;关节弹响;

双腿不等长或双臀不对称。

婴儿期

髋关节外展受限;

大腿短缩,大粗隆上移;

大腿皮纹不对称以及活塞髋。

行走期婴幼儿

患侧肢体短缩、跛行,患侧负重时骨盆下降,身体向患侧倾斜;

患双侧脱位者呈双侧跛行,出现“鸭步”,腰椎前凸加大,站立时骨盆下降,双髋关节过度内旋。

“尽早发现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李炳钻说,6个月以内是小儿髋脱位治疗的最佳时机,出生后三个月内发现该疾病,大部分能通过穿吊带、连衣挽具等治疗得到治愈。

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就需要行髋关节闭合或者是切开复位,配合三期支具或石膏进行治疗,到了学步期则要采用包括骨盆复杂手术在内的各种治疗手段,才能获得基本正常的髋关节。

他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步态不稳,坡行,鸭步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