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保险有了新套路

微信保险有了新套路

说起保险,最近微信的微医保推出了一个创新的“孝亲保”保险。

挺新鲜的,它是由一款定期寿险和一款转换年金险组合的产品。

问了微医保的客服,这款产品,还在内测阶段,没有完全开放,部分人买不了,得等。

微信保险有了新套路

本质上来讲,这是定期寿险的新玩法,披着“孝心”的外衣,其实保障的范围并不完整。

给你们解读下保险条款:

1.仅限本人投保,为自己投一份定期寿险,18-50周岁的都可以买。

缴费和保障期都是到60周岁,等待期90天。

从保障期看,没有太大优势,其他保险有保到60或70岁的,还有保终身的呢。

2.这款保险的优点是每月缴费13元起,手头紧的家庭,这种缴费方式能减少一点生活压力。

微信保险有了新套路

孝亲保保费测算截图

像30岁的女性,一个月要缴20.83元,一年才249.96元,听上去不多。

价格亲民,当然了,保额也低,每份最多能拿23.148万元。

有嫌保额少的,最多可以投保5份,总共能拿115.74万元。

虽说保额提上去了,但我们来对比下交的钱,真的合适吗?

还是上面的例子,女性,一年249.96元,交30年,5份下来,得花37494元。

看一下其他寿险的价格:

微信保险有了新套路

金钟罩保费测算图

拿金钟罩定期寿险来看,30岁的女性,保额120万,保到60岁,每年交1308元,总共交39240元,如果选择一次性交钱会便宜很多。

孝亲保110万的保额,其他条件不变,总共交37494元,保费其实没有差太多。

从赔付门槛来看,孝亲保更高些,必须等到父母满60岁以后,才能领取。

这个是有风险的,如果父母没有到60岁呢?那保障就没有意义了。

另外,孝亲保没有全残责任的。

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如果不幸全残了,孝亲保不赔付。

相比金钟罩产品和其他大多数产品,全残是可以赔付的,孝亲保在这方面是缺位的。

3.赔付条款,给大家举个例子:

微信保险有了新套路

李四,买了一份孝亲保,60岁前,不幸身亡,他的保险受益人(默认自己的父母),可以领5万的慰问金。

等父母满60岁后,每月还可以领1000元的赡养金,直至终身。

(想变更受益人的,可以在犹豫期过后改受益人为配偶的父母、养父母、继父母也可以)

这里其实有不妥的地方。

假设父母领了5万的慰问金,还有18.148万赡养金可以领。

这就需要看老人家的身体素质了,能活到75岁,就可以拿回所有保额。

如果身体不好的,就亏了,越长寿,拿的也越多。

微信保险有了新套路

也可以不转换成年金,一次性领取23.148万元。

(另外:父母年龄已经超过95周岁的,一次性领取慰问金和赡养金,不再转换年金。)

我比较建议,一次性领取,大家都知道,通货膨胀严重,20多万保额,再分15年领,也不值啥钱了,不如一次领了划算。

4.孝亲保还有个好处说下:

健康告之和免责条款挺少的。

微信保险有了新套路

孝亲保健康告之和免责条款

像常见的患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乙肝携带者大小三阳等都可以买,条件比较宽松。

免责条款也只有两条。

从这些方面来看,孝亲保,比较适合没啥积蓄或是刚工作的年轻人。

花一顿快餐的钱,给父母个保障,对于年轻人来说挺有人情味的。

新闻里常有年轻人猝死的消息,白发人送黑发人,活着的父母要承受很大压力,养老保障其实是最现实的问题。

微信这次推出的孝亲保,包装成了一个“有情怀、能连接亲情与责任的产品”。

这虽然是一种营销套路,但也提醒了我们,对于寿险的重新认知。

一些国外的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等,他们的保险市场比较完善,定额寿险的保单基本上占市场10%-40%。

不过也和他们国家的福利政策,社会发展等有很大关系,毕竟国情不同。

看下中国的定额寿险市场占比也就不到1%。

而在传统忌讳生死的观念下,又有多少人认可?

微信这次的孝亲保,能不能借着微信这个大平台把寿险普及给10亿用户?

还得等这个产品正式上线以后,留给市场去判定。

但就保险产品而言,孝亲保的赔付门槛要高一些,产品理念是不错,挺温情。

但是保障范围不如其他保险全面,相当于买了一份缩水的产品。

是否要购买,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

我们活着,就是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多陪陪家人和爱人。

谁又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能给家人留一份基础的保障,也是份陪伴吧。

ps:关于孝亲保,你们觉得值得买吗?留言讨论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