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川軍:民族危難義無反顧

寫在前面的話:一個國家總有貪生怕死的人,但是絕對不能容忍在別人捨生忘死的時候躲在背後說風涼話!烈士是必須敬仰的!

抗戰時,有一支軍隊,他們的家鄉遠離戰火,卻義無反顧的踏上了最前線,足跡遍佈了全國的抗日戰場,幾乎所有的對日大會戰中,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裝備簡陋,缺乏彈藥和給養,甚至飽受排擠。然而民族危亡之際,他們深明大義,慷慨赴死,以劣勢武器,無數次與裝備精良的日軍進行殊死決戰。

不朽的川軍:民族危難義無反顧

這就是不朽的川軍!川軍前後出川300餘萬兵力,超過64萬餘人傷亡,全國同期實徵1405萬餘人的五分之—還強。曾經的川軍打內戰而著稱,在抗戰之初,卻紛紛請纓參戰。然出川時,卻被外界普遍看低,被認為是最差勁的軍隊。川軍就像叫花子,是雜牌軍中的雜牌軍,軍需補給無人過問,不僅槍支彈藥連吃飯穿衣都沒著落;急於插手四川的蔣介石更是將川軍分散的零零落落。

然叫花子部隊愣是打出了無川不成軍的傳奇!淞滬會戰,川軍20軍在楊森的率領下依靠草鞋千里跋涉,參戰部隊裝備最差卻是淞滬會戰戰績最好的部隊之一,至淞滬會戰結束,全軍僅剩2千餘人;川軍122師苦守軍藤縣與日軍磯谷師團殊死搏鬥,王銘章以身殉國。滕縣一役,川軍城內外總計傷亡5000餘人,日本也死傷近千人,李宗仁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如無滕縣之固守,焉有臺兒莊之大捷川軍以寡敵眾,寫成川軍史上最光輝的一頁!”

川軍作為一隻地方部隊,士兵素質,裝備,訓練,技戰術和指揮與中央軍和其他派系差距甚大;待遇就更差,我的團長我的團裡描述的川軍炮灰團可見一斑,但是明知道自己是炮灰還去衝鋒,這是什麼精神。川軍戰鬥力也不併不出眾,但他們盡了力了。沒有一支川軍部隊成建制投降,更沒有川軍組成的偽軍。

銘記歷史,勿忘先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