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官微八一节当天致敬军犬会引来争议?

昨天是第91个八一建军节,全国都在庆祝节日、感谢军人们的贡献,不论是部分退役军人抚恤标准8月1日再提高、退役军人事务部官方网站正式上线运行,还是央视官微提 前发起“我与军队的‘不解之缘’”网络互动话题,都彰显了我国上下对军人的重视。

然而,现实是不论哪个假日节点,都会有不一样的声音出现。

八一当天,出于对军人们的问候之心,央视新闻、新华网、军报记者、中国新闻网、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官微都发了同一条微博,没想到却引起了一定的争议。该条微博致敬了中国军犬,肯定了中国军犬的贡献,但是有人却觉得该条微博在建军节当天发出,是在公然的大规模辱骂解放军。

为何官微八一节当天致敬军犬会引来争议?

为何官微八一节当天致敬军犬会引来争议?

为何官微八一节当天致敬军犬会引来争议?

笔者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也是一脸震惊,也在想国家官微为何会做出侮辱解放军的事情。如果说这几大官微只发了致敬军犬的微博,没有提到建军节当天的主角——军人,这就可以说确实对军人不够尊重。然而仔细翻一翻这几大媒体的微博,并没有出现上述说的情况,因为官微也还是发了致敬军人的微博,而且都不止一条。

为何官微八一节当天致敬军犬会引来争议?

为何官微八一节当天致敬军犬会引来争议?

所以说,官微未必有着侮辱军人的心。

而微博的争议在于内容是致敬军犬,如果照着“致敬军犬就是侮辱军人”的逻辑,那么是否也可以理解成“军犬对军人、军队一点都不重要”?

然而事实是,军犬是为战而生、为战而死的一种物种。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四千六百年,犬就被用于狩猎、警戒和进攻敌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英等国用于战争的军犬达数万条以上。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原苏联的一条军犬破获了300多个重大案件。

为何官微八一节当天致敬军犬会引来争议?

而说到军犬,很多人觉得军队是利用狗天生的嗅觉和追踪能力,这些都是天生的,除了驯服狗要听军人的话也就不需要别的什么训练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军犬要接受跟军人一样的训练,以在战场上适应战士们要生存的战场环境。

为何官微八一节当天致敬军犬会引来争议?

军犬天生拥有非凡的听觉和嗅觉以及过人的胆识,在军队中,不仅是好帮手,协助军人拯救了无数人,同时还是军人的好伙伴,然而军犬已不能简单用“人类的伙伴”来形容,它们代表着军队,也代表着忠诚。

既然如此,在建军节当天为军犬发一条微博,有何不可?

再说回来,官微并没有把军人放到一边、忽略军人,人民日报也发了“军人一分钟”的视频。这难道不是我国媒体尊重军人的表现吗?何必揪着军犬这一条微博不放?可知有时候多想会带来群体之间不必要的隔阂?

习近平主席说过“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卫和平是人民军队之责。”军人是美好和平生活的守护者,我们知道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也很敬重军人,可千万不能因为动辄上纲上线的话语,伤了军人和我们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