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流出的这种胶体能入药,但果农却一点都不喜欢,遇上了怎么治

说到桃胶,可能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在农村,经常会在桃树的树干上,看到树干流出一些黄橙橙的透明粘稠胶体。小时候,爬到桃树上摘桃时,最烦的就是毛毛虫和这个桃胶了,因为会粘在裤子上,很难清洗。不过,这个桃胶却是一味中药。

果树流出的这种胶体能入药,但果农却一点都不喜欢,遇上了怎么治

桃胶的成分主要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可以入药,有清热、止渴、止痛镇痛、养颜、抗衰老的功效。还可以用来制作美食,比如说桃胶炖银耳、桃胶银耳羹、白玉桃胶等等。正因为桃胶具有这样的作用,所以也是很多人都喜欢采食的食物。

不过,桃胶虽然能入药,也能制作美味,但是对于果农来说,并不希望果树流出这种粘稠胶体。为什么呢?因为果树流出这种胶体,是果树感染上了病菌所致,会让果树的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衰弱,严重时,会导致枝干或全株枯死,影响果园效益。

果树流出的这种胶体能入药,但果农却一点都不喜欢,遇上了怎么治

果树流胶的这种症状,被称之为流胶病、树脂病等,桃树、杏树、樱桃树、李子树、杨梅树、柑橘树、芒果树等这些果树都会感染上这种病。特别是粗放式管理的果园,或者是树势比较弱的果树,发生流胶病的可能都在95%以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在房前屋后栽种的这些果树上经常发现树胶的原因,因为这些果树都是管理比较粗放的果树,容易发生流胶病。

果树流胶病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较重。引起流胶病的原因有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种,侵染性流胶病就是果树感染葡萄座腔菌和桃囊孢菌侵染所致,而非侵染性流胶病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

果树流出的这种胶体能入药,但果农却一点都不喜欢,遇上了怎么治

大多数果树发生流胶病,基本上都是非侵染性的,比如桃树等核果类果树。非侵染性的流胶病,其病菌多从创伤口、病虫害伤口、冻害部位等入侵,引起伤口部位流胶,或管理粗放,修剪过重、施用氮肥多、黏土等造成的树体生理失调发生在果实、皮孔部位流胶。所以,当果树发生机械性创伤、冻害、果园干旱或渍水、施肥不当、栽植过深等等都会发生流胶病。

果树流出的这种胶体能入药,但果农却一点都不喜欢,遇上了怎么治

当果树发生流胶病以后,可能会有很多果农都不会注意,更别说会及时采取措施防治了,因为流胶病初期的时候,并不会像腐烂病那样表现出特别严重的症状。所以在不影响果树挂果的情况下,多数果农都不会注意防治。但是一旦感染上流胶病,枝干会有“水泡状”病斑突起,渗出黄色粘稠胶体,慢慢就会变严重,导致果树枝条或全株枯死,影响果园产量。

所以,不管果树发生什么病症,都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治。一般对果树发生流胶病后,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如下几种:

A加强果树栽培管理。上面我们说到,果树发生流胶病的原因之一是管理粗放,所以加强管理是很必要的。主要在建立果园时,要选择肥沃的沙壤地建园,并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病能力。在施肥中,要注意多施有机肥,如果是酸性土壤,要增施石灰,或者磷酸钙来中和土壤酸度。

果树流出的这种胶体能入药,但果农却一点都不喜欢,遇上了怎么治

B刮除流胶病的部位。有句话叫“冬刮流胶,夏结好果”,说的就是要在冬末春初,在果树发芽前,及时检查果树,发现有流胶症状的果树,要用刀将皮层和木质部变黑腐烂的流胶部位刮干净,然后再用专用的药剂涂刷伤口,控制病部扩展。

C用生石灰进行防治。在春季,流胶病发病时期,用生石灰涂抹在果树的流胶部位,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果树,要先将病斑刮掉,再将石灰涂抹在患病部位。一般涂抹以后,一个星期流胶症状消失,以后就很少会复发了。

果树流出的这种胶体能入药,但果农却一点都不喜欢,遇上了怎么治

D其他预防方法。主要就是在平时的管理中,要防止损伤果树的枝干,尤其是果树修剪时,要注意剪口必须平滑。除此以外,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在发生其他病害时,要及时防治,并合理处置病枝。

实际上,除了上述预防和治理措施以外,在现代果园的种植中,流胶病的治疗同样少不了药物的治疗,比如说硫酸链霉素、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都可以防治。但是,在生态果园的种植中,如果能采取其他防治方法,则要减少农药的使用。

文|山魈

欢迎订阅农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