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提升续航里程,新能源就能被更多人接受了吗

比亚迪又推出了全新的秦EV450,顾名思义,就是把纯电动版的秦的续航里程提升到了350-400公里左右,在宣传的时候,比亚迪认为电动车已经可以满足一般的城际旅途需求。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放心,同时让新能源车不再只是市内通勤的选择。

仅靠提升续航里程,新能源就能被更多人接受了吗

新能源车出现至今,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除了特斯拉以外,都不算特别长,因此很多人对于纯电动车的认知一直都是,续航里程不多,但是出行成本低,拿来做上下班的室内通勤是最好的。如此一来,几乎是把很大一部分喜欢短途自驾游和需要城际通勤的消费者给拒之门外了。

近期,比亚迪推出了秦的新一代电动车:EV450,标志着比亚迪电动车的理论续航里程达到了400公里左右,虽然实测可能没有那么多(网上媒体的数据大约在340公里-360公里左右),但比亚迪仍然大利的标榜这款车可以作为城际交通工具使用。

不光是比亚迪,吉利的帝豪电动车也推出了EV450,理论续航里程也达到了400公里,估计的使用里程也在300公里左右。那么看似电动车技术已经可以满足城际通勤了,但这真的会成为更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理由吗?

仅靠提升续航里程,新能源就能被更多人接受了吗

其实未必,小编看来,现在新能源车的根本问题有三,第一,充电困难,公共充电桩在一些二线以下城市极少,多分布于一二线大城市中,且充电桩的质量,品牌,支付方式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而私人充电桩又受制于车位问题建造困难。在此情况之下,消费者感到不够便利,而对其失去兴趣。

第二,新能源车充电时间过长,消费者习惯于燃油车加油只需要三五分钟就可以跑400公里以上的使用方式,以目前的充电速度,哪怕是一些厂家标榜快充也至少需要40分钟才能充满65%-75%的电,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EV450这种级别的车,也只能跑200公里多一点,花了10倍的时间只有一半的续航数,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个膈应人的事儿。

第三,新能源车目前的保值率一直是个问题,各地出台了牌照政策来保证新能源车的推广,但只给了使用权,如果未来新能源政策出现变化,牌照使用权无法随车过户等情况的发生,将会极大影响二手新能源的销售。而目前的政策趋势让消费者对未来的新能源政策不看好,这也是问题所在。

根究这三点,会发现其实续航里程的增加最多也就是在第二点上用于弥补了一部分充电效率而已,可是充电难,保值率低的问题无法被解决,那么新能源就不会如汽油车一般被人们所接受,想办法加大电池的容量是必要的,但却不是当务之急,车厂的本末倒置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无奈,因为不管是充电桩设置的政策还是牌照政策,都是他们所无能为力的。

真会玩车/撰稿: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