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风雨带走黑夜 / 青草滴露水 / 大家一起来称赞 / 生活多么美 / 我的生活和希望 / 总是相违背 / 我和你是河两岸 / 永隔一江水 / 波浪追逐波浪 / 寒鸭一对对 / 姑娘人人有伙伴 / 谁和我相偎 / 等待等待再等待 / 心儿已等碎 / 我和你是河两岸 / 永隔一江水 / 我的生活和希望 / 总是相违背 / 我和你是河两岸 / 永隔一江水 / 黑夜过去到黎明 / 像飞鸟身影 / 我没有另外的人 /只等你来临.......

——《永隔一江水》王洛宾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 七河流域的草原 』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犁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阿拉木图▲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塞克湖▲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比什凯克▲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阿拉套山▲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犁河三角洲▲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巴尔喀什湖▲

我们不断地说起年轻勇敢而智慧的乔坎·钦吉斯诺维奇·瓦力汗诺夫,阿布莱汗的曾孙,成吉思汗长子拙赤的后裔。上世纪初亚洲杰出的哈萨克学者和探险家。

我们谈论着蒙古和哈萨克部落的名字,说起了清朝血腥屠杀准噶尔蒙古时,大量卫拉特蒙古人逃亡到哈萨克人中生活,后来渐渐融入哈萨克人的历史。

数千年来,蒙古高原的游牧人往往都是在自己强大之后翻越阿尔泰到这一片肥沃的中亚草原,然后马不停蹄地到东欧和中欧,这几乎是亚欧大陆游牧民族的惯例。而位于蒙古高原的吉祥的鄂尔浑河及于都斤山则是亚欧大草原游牧民的源头,亚洲游牧人都像是一条大河从这里起源,然后流向西向东向南,往往主要是往西方。

七河地区的草原有札拉亦儿、弘吉拉特、蔑儿乞、克烈、乃曼等在公元13世纪跟随成吉思汗来到这里的蒙古高原游牧部落。

哈萨克斯坦的宪法规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民主的、非宗教的和统一的国家”。在操突厥语的国家中,哈萨克斯坦的发展仅次于土耳其。据传,总统纳斯尔巴耶夫曾说;“这一片大地(指整个哈萨克斯坦),自成吉思汗时代以来就是属于我们哈萨克人的……”这些也让我想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甘肃西部的阿克塞,杰恩斯·哈巴邑的父亲感叹地对我说;“成吉思汗这样的英雄现在没有了……”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天山 · 伊犁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喀拉峻草原▲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喀拉峻草原鳄鱼湾▲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夏特 · 木扎特冰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夏特▲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犁河晚霞▲

准噶尔阿拉套山脉出现在眼前,我们在一座独山下停了车,哈马泰说这是成吉思汗扎过大纛的山,叫做阿尔俄勒,这个奇异的平顶山冈,像是一截蜡烛。山脚下的草丛中满是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碎石子。据说大汗在这里将整个欧亚大草原做了划分,把从蒙古高原带来的许多部落分配到了中亚各地。

哈马泰冷冷地讲述着。他还告诉我他自迁到哈萨克斯坦后有十五年没有讲汉语了。

七河地区的阳光、鲜花和草原。一个走累了的司机在路旁边的草地上裹着毛毯呼呼大睡,鼾声如雷。他的车停在路旁。

翻过山后,我们在库克苏神泉旁边的草地上,在一座洁白的毡房和一颗柳树旁边喝了马奶子、吃了香甜无比的奶食,这都是我最喜欢的食物。

塔尔迪库尔干市是个干净优美的小城。下雨了,我们前往准噶尔阿拉套山中一个小城——太开勒。苏联时期这里是一个重要的铅矿区。我们迷路了,一个热心的俄罗斯胖司机花了很长时间带我们找到了要去的地方,可以看得出这样的事对他来说是很自然的。临别时我们和他照了像。哈马泰感叹地说:“伟大的民族有一个伟大的胸怀。”晚上住在夏德曼的朋友叶尔兰家。

二战时期的很多子弹是在这里制造的。当时这里有很多德意志工人和技术员,他们来自伏尔加河畔的德意志共和国(属于俄罗斯联邦)和一部分二战时期的德军战俘。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他们迁到伏尔加河畔的德意志人居住区或德国去了。一夜之间,空了的楼房和设施遭到了当地人的抢劫,后来当局控制了哄抢局势,将空楼房向外出售。叶尔兰在这里买了七套楼房,正在装修。很多来自中国新疆的哈萨克人都以很便宜的价格在这里买了废弃的空楼房,这些楼房质量很好,装修后再用几十年没有任何问题。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赛里木湖▲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昭苏 · 天马浴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犁麦田▲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犁 · 世界四大薰衣草产地之一▲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薰衣草▲

一条河从城中间穿过,树林中有许多小巧幽静的别墅。葱郁的树木都是苏联时期的工人们种下的。远山一片碧绿,那里有条叫胡热的山谷,从那里只走八十多公里就可以到中国的阿尔山,太开勒现在大约五万人左右。城市的标志是一只昂首挺胸的大角天山羚羊(也叫北山羊)挺立在雪山之颠,太开就是公山羊之意。在中亚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远东和北极冻土地一带类似太开勒这样被废弃的工业城市有很多,多一半都已经成为空城。

太开勒附近有个村庄叫萨日木白特,据说这是一个叫萨日木白特的哈萨克英雄的故乡,是准噶尔战争时期的。苏联时期这里是个以德意志人为主的集体农庄,那时这个地名曾改称德力曼。这里现在居住的是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有八十多户居民是从中国迁来的哈萨克人。我看见主人家的姑娘边走边用汉语唱歌“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也许她是有意让我听,他们一家也是从新疆迁来的。

村庄,高大的杨树,绿草地,栅栏旁边的积水,骑马的人,安详地卧在密密的绿草丛中的小牛犊。我们去的哈萨克人家都是热情接待,肥美的羊肉和面、奶茶、馕、奶油和果浆。哈萨克人待人接物时的周到细致又从容自然的礼节,让我这个不同民族的游牧人肃然起敬。我感觉到他们这里保留了更多的阿尔泰游牧民族先辈们的遗风。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阿拉木图▲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阿拉木图 · 共和国广场▲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日落▲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阿拉木图 · 穆斯林墓地▲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哈萨克赛马▲

『 贴木儿大帝没有完成的事业 』

在阿拉木图,又看了一遍二战英雄潘菲洛夫烈士陵园,东正教堂,库克托别山冈,伟大的诗人阿拜的纪念碑,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独立纪念碑……,然后我们在阿拉木图火车站告别了哈马泰。我们三人坐火车从阿拉木图往南哈萨克斯坦的城市突厥斯坦启程。路线是阿拉木图市——江布尔市——突厥斯坦市。

火车刚启程时走的是紧靠着吉尔吉斯斯坦的北部边缘。从车窗外看到的是广阔的南哈萨克斯坦草原,间或有牧人,畜群和牧人冬窝子的房屋,我从心里感觉到牧人生活中的温暖而安详。火车上我们遇到了阿拉木图某报社的编辑,很热情地聊过之后,他询问了很多有关尧熬尔历史的问题。而坐在我旁边的老医生夫妇在聊天时,让夏德曼问我,尧熬尔人对成吉思汗是什么看法。老医生的老伴穿着长长的花裙,尽管已经很老了,但仍可以看出她年轻时异常地美丽。

夏德曼的父亲带着一个喝茶的小木碗。无论他的肤色还是相貌都和祁连山一带的老牧人没有什么区别。草地上出身的人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车箱里,两个哈萨克小孩和一个俄罗斯小女孩在打闹,夏德曼的父亲慈爱地抱住力量较小、总是被打的女孩说,这是我的孩子,你们不许打她。神态和动作都显出来自骨子里的慈爱。

火车过了江布尔市,这个城市取名自上个世纪的哈萨克诗人江布尔。这个历史名城里有哈拉汗王朝的苏图格布格拉汗的陵墓。

丝绸之路上的名城突厥斯坦市位于中亚河中地区,河中地区指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属于图兰平原。恬静、安详而明朗突厥斯坦市在16世纪以前叫亚瑟市,现在有七、八万人。在地理上,这里是突厥语世界的中心。

每天清晨,我和夏德曼去霍加·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旁散步聊天。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阿拉木图和马▲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教堂▲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哈萨克斯坦 · 卡普恰盖(钦察)水库▲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哈萨克斯坦 · 伊犁河下游▲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犁河三角洲▲

夏德曼告诉我,伊斯兰苏菲派的领袖、哲学家和诗人霍加·艾哈迈德·亚萨维(公元1103——1166年)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所以突厥斯坦被称为圣地。而这个中世纪独一无二的陵墓是成吉思汗的继承者贴木儿大帝(公元1389年—1405年)下令让波斯建筑大师建造的,而且他亲自参与了规划设计,但没有等到峻工他就在远征途中去世了。据说,他的继承者们认为这么伟大的建筑如果没有帖木尔,别的人没法能建造下去,所以这是个修筑了一半的陵墓。后来的阿布莱汗的遗体也在这个建筑中安放。

陵墓矗立在城南的旷野上,间或有人到这里祈祷,他们静静地沿着铺着石子的小路来到这里。地上杂草丛生,成群的画眉、灰喜鹊落在从高大的陵墓砖缝中伸出的椽子上。在清爽的微风、鸟鸣声和图兰平原和煦的朝阳中,宏伟的建筑愈加寂静。

每天开会临走时,夏德曼都要给他的老父亲精心地泡上茶。夏德曼和他父亲说话时总是要抓着父亲的手说话,气氛融洽和谐。我也看到哈萨克其他年轻人身上自然流露的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护。老人活得有尊严,不像如今有些失去美好传统的地区,看着自己的儿女和媳妇女婿的脸色战战競競地生活的老人们。

我们在亚萨维宾馆和来自新疆的哈萨克学者亚森会合了,他是克烈部落的人。午餐在亚萨维宾馆餐厅,马奶子和西餐,非常可口。

秃顶的乌兹别克学者在楼梯上热情地问我是哪儿来的,我用蹩脚的哈语告诉他我是sare yovhor(萨尔尧熬尔。裕固族人的自称)人后,他激动地拥抱了我。他惊奇地喊着:啊!sare yovhor!sare yovhor!

我不懂哈萨克语,我只能和来自蒙古国的年轻哈萨克学者乌马尔别克,还有另一个从蒙古迁来的哈萨克学者哈拉朝拜用蒙古语交流。有时候,会议上安排了来自我国新疆奎屯的加衣达尔小伙子做翻译,好几个来自新疆的哈萨克学生和我们见了面。

会议是在突厥斯坦的哈萨克——土耳其大学召开的,有16个国家32个民族的学者和这个大学的师生们参加。会务组安排我坐在了主席台上,旁边是一些哈萨克、塔塔尔、土耳其和乌兹别克等地的学者。

大厅里人们全体起立,气势磅礴的音乐缓缓响起,左手抚胸的人们庄重严肃,我注意到台下有一双坚定勇猛的眼睛,他是谁呢?我似乎从歌声和人们的表情中捕捉到了什么,那是一种源自遥远古代的鄂尔浑河的精神和思想。中亚细亚的苍狼在觉醒。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阿拉套山 · 泰克河谷▲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哈萨克斯坦 · 阿克苏河峡谷▲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Zailiysky▲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准格尔天山的沙丘▲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哈萨克斯坦 · 阿拉塔伊▲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犁阿拉套山▲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准噶尔阿拉套山 · 科克苏谷▲

会议的开幕式上,除了哈萨克歌舞之外,著名诗人穆哈塔尔·沙哈洛夫朗诵了他的诗,他是一个表情坚定的人,暴风骤雨般掌声经久不息。乌兹别克诗人表演了弹唱,表情深刻高贵,歌声悲情无比,真是令人难忘。会议给他赠送了珍贵的哈萨克祫袢,无论是哪个民族的诗人和作家在这里都是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的。

会议上,他们的发言声音大而充满活力和激情,笑起来旁若无人。陌生人见面也要充满善意地问候致意,礼遇和善意显示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上,这让我总是想起我的老一辈牧人们。我总是惊异于他们的风俗传承得如此完整美好。滔滔人世,哪一方水土能留住自己从前的美好呢?

在突厥斯坦市炎热的天气里,我是穿着羊毛褐子制的尧熬尔长袍和靴子去参加会议的,在众多的西装革履中我像是一个外星人。

在闭幕式上,干练机敏的夏德曼提议让中国的尧熬尔学生到这里交流学习。这也是我多年努力的事。学校的领导爽快地答应了。

汽车驰向见证中亚历史的锡尔河。这次看见的是大片的草原,还有村庄,空旷的草原上有亲切的单峰驼、羊群、马群、牛群,远处是哈拉套山脉。

略显浑浊的锡尔河缓缓流过长着柳树、芦苇的河岸,雨点打在人们身上。锡尔河沿岸是古代中亚地区城市比较多的地方,如今在哈萨克也是古迹最多的地方之一。被厚厚的尘土掩埋着的讹答剌(OtraL)废墟上,杂草丛中布满了蝎子毒蛇等。哈萨克人在这个城市的一角开始挖掘整理。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哈萨克斯坦 · 准噶尔天山北坡 · Keskenterek 河流域山区▲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流入巴尔喀什湖前的伊犁河三角洲▲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巴尔喀什湖▲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巴尔喀什湖▲

我和突厥文专家哈拉朝拜都觉得惊讶的是,为什么有如此之厚的尘土掩埋着这个在公元17世纪才被毁灭的城市呢?无论怎样的解释都显得缺乏说服力。

讹答剌位于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阿雷思河和锡尔河交汇处,北接钦察草原,曾是古代花剌子模国东方重镇,也是商人到伏尔加河及东罗马帝国的必经之路。

哈萨克女讲解员在讲解,口气是苏联时期的。她说的是人们都知道的1217年引发蒙古西征的花剌子模国守将亦纳勒术苏丹。别人告诉我女讲解员出生于弘吉拉特部落,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尔贴就是出身于的这个部落,当然源于蒙古高原呼伦贝尔草原。

这个城在1220年2月被蒙古军攻破。但一直有人居住,当地人一直到公元17世纪才放弃这个城市。

留学日本的哈萨克学者努尔兰说,他不相信这个城是成吉思汗的大军毁的,因为蒙古军需要丝绸之路。其实,成吉思汗首先需要占领丝绸之路,这是他宏伟事业的重大的一步。

有学者说,哈萨克斯坦的草原自古以来动荡不安,没有过长久稳定的政权,一如蒙古高原,所以古代遗迹不算太多。这是世界上所有游牧文明的特点。

风从宽阔沉稳的锡尔河水面上吹来,我们在河边的小餐厅的凉棚下吃了美味的羊肉抓饭。稀疏的雨点不时地落在棚布上。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比什凯克▲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吉尔吉斯男人▲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中央清真寺▲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Ala-Too

『 艾达尔讲的故事 』

半夜里夏德曼父子、亚森和我几人乘火车离开了突厥斯坦市。

火车自南向北行驶。起伏的丘陵,绿色的谷地,树荫中白色或蓝色的房屋。进入了著名的塔拉斯河谷,山脉间是宽阔舒适的绿色川地,贴木儿大帝就是在远征途中到这里后去逝的。塔拉斯河谷的草原有些地方已经被开垦,鲜艳夺目的红色哈孜俄勒达花开满了原野。远山覆着雪,笼罩着云雾。这里曾是突厥和蒙古王公们的最佳驻跸地、夏营地。

茫茫的哈萨克丘陵,铁路两边是骑在马上的牧人,骑手的姿势依然是很地道而考究的,旁边是牛群、马群和羊群,看到这些我的心总是充满了兴奋之情,好像是看到了我的兄弟姐妹。车窗上流着雨水,披着雨衣的牧人站在一群杂色的牛群旁边。雨水从山坡上流下,沟中流着浑黄的小溪。山岬的岩石,弯曲的路,柳树和灌木。山冈上和山坡上布满像村落一样的墓碑群。湿淋淋的会让站一闪而过,让人不由得想起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著作中,对吉尔吉斯和哈萨克草原出色的描写。

傍晚,我看见夜幕中的巴尔喀什湖。火车在这个伟大的湖畔走了好几个小时。曲曲折折的湖岸和山岬、盐碱地、灯塔、渔村。从这一带绵延到里海的草原叫做萨日阿尔俄,也就是著名的哈萨克丘陵。

苏联时期的旧火车晚上很冷,裹紧毛毯也冷得发抖。

火车上有戴满卫国战争勋章的哈萨克老战士,还有用哈语唤我“巴拉,替我开一下箱子”,让我去帮助她们的两个老太婆。她们带着精制的小碗和奶茶壶。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突厥斯坦 ·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突厥斯坦 · 艾哈迈德·库拉i陵墓▲

哈萨克斯坦的新首都阿斯塔纳,原名阿克莫拉,是古代的军事要塞,公元18世纪以来是亚洲商人和旅行者去欧洲的途中休息的地方。西伯利亚的第二大河流依希姆河从阿斯塔纳城中穿过。这里是公元13~14世纪后成吉思汗的长子拙赤的子孙们为核心形成的“钦察草原的汗王们”的封地。他们的后裔主要包括哈萨克、塔塔儿和乌兹别克等,此外,蒙古帝国后裔在俄罗斯联邦境内还形成了许多民族。

夏德曼的朋友,在外交部工作的艾达尔来接站。艾达尔是哈萨克小玉兹的人,汉语说得很好。苏联时期,艾达尔参加苏军后曾在匈牙利服役,退役后曾留学于我国兰州大学,后来又在哈萨克斯坦驻中国大使馆工作过七年。我们一行四人住在了艾达尔家里。高大健壮的艾达尔文雅、谦逊而有礼,是个内心精巧的人。每天的饭食都很合我的口味,天下的游牧人口味差不多是一样的。早餐是美味的奶茶、馕、面包、果酱和奶油等,晚餐是别西巴尔马克(手抓羊肉和面)、抓饭等,夏德曼父子不喝酒,我和艾达尔、亚森喝几杯伏特加。艾达尔12岁的女儿要去阿拉木图上学,她一一拥抱我们和我们道别。

艾达尔的妻子认为中国人都喜欢吃米饭炒菜,就给我一人做了米饭和炒菜。我解释说我是游牧人,饮食口味和哈萨克人一样。好客和热情是哈萨克人的特点,也是所有游牧民族的古老传统,文雅的艾达尔也是如此。游牧民族的耿直、随和的特点依旧在这些衣着整洁、文雅,思维和风俗习惯已很欧化的游牧人后裔们的身上保留着。他们不酗酒,有着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积极进取的风气。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卡拉科尔市山顶伊鸟瞰伊塞克库尔湖▲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塞克库尔湖▲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塞克库尔湖▲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塞克库尔湖的晚霞▲

我们去总统府、广场、土耳其建筑家设计的金字塔、纪念碑……,引起我兴趣的是在广场上矗立着的巨大圆形陵墓,酷似在天山西部常见的古代乌孙墓。像小山冈般的巨大陵墓上长着碧绿的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那里嬉戏玩耍。这个巨大的陵墓是为纪念在斯大林时期1934~1938年的“大清洗”中被杀的成千上万哈萨克知识分子而建的。

天气变冷了,白天雨横风狂,夜里风雪大作,这是西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原打算坐汽车通过塞梅伊州(旧译为塞米巴拉丁斯克)和东哈萨克州,然后从我国塔城附近的巴克图口岸回国。那里有著名的成吉思汗山,而成吉思汗山就是哈萨克文学的三个巨人——阿拜、恰克里木和阿乌艾佐夫的出生地。塞梅伊还是俄罗斯文学大师陀斯妥耶夫斯基被沙皇流放时生活过的地方。

气候变化,加之夏德曼的父亲年纪已经大了,怕是身体受不了。所以从塞梅伊和东哈萨克洲回国的计划取消了,我们改乘飞机从阿斯塔纳回乌鲁木齐。

早晨还在飘雪花,我们要去库科舍套,艾达尔拿来了一大堆自己的衣服让我们穿上,我穿了艾达尔的毛衣。艾达尔披着哈萨克式的长袍下楼来送我们。我觉得他仍然是个真正的哈萨克人,一点也都没有被异化。

我们租车往库科舍套,汽车在五月的雪原上、在泰加林中的弯曲公路上飞奔。司机也是从蒙古国迁居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人,健壮的身躯、一张饱经风霜的粗砺面孔和见过世面的冷峻眼睛。他会哈萨克语、蒙古语、俄语、土耳其语和英语。车中播放的是蒙古歌曲,那是著名的喀尔喀蒙古女歌手斯日吉玛的歌。

库科舍套山下有个叫做舒金斯克的小镇。进入针叶林、白桦、红桦和柳树密布的山区,梦幻般的布热巴依湖畔山崖重叠,松鼠、野鸭等各种禽类自由生息。千奇百怪的风蚀和水蚀的山岩。湖畔林中是阿布莱汗召开会议的营地旧址,有哈萨克和俄罗斯的游客。夏德曼的父亲很快能和遇到的人聊起来,接着询问各自的部落等,质朴自然。

关于库科舍套的传说是这样的,汗腾格里看到萨日阿日俄草原辽阔又单调,就从天上抛下了库科舍套来装点萨日阿日俄。这和世界各地阿尔泰语系的民族对风光旖旎之地的传说大同小异。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卡拉科尔市的尼玛堆▲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塞克库尔湖的天主教堂▲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塞克库尔湖的三色山▲

从库科舍套回来我们就到了古突厥文专家哈拉朝拜家,他们一家都能说流利的蒙古语,说起蒙古其亲切和思念之情自然地流露着,他们说在蒙古国有很多像库克舍套和布热巴依湖那样美的地方,那里的水都是随便可以喝的。哈拉朝拜的老伴说她的一个女儿在蒙古的乌兰巴托工作和生活。她常去蒙古,乘火车绕道俄罗斯去乌兰巴托。饭桌上是传统的沙拉、羊肉、伏特加。墙上挂着鄂尔浑河突厥石碑像。翌日,在阿斯塔纳的欧亚大学参加了纪念历史学家、作家koyshikara salgara先生诞生70周年的研讨会,koyshikara salgara先生和阿斯塔纳市的副市长都讲了话,哈拉朝拜先生介绍了古代突厥文,夏德曼介绍了尧熬尔人。将近60岁的小个子哈拉朝拜先生像是一头精悍的狼,灵敏、强壮又机智。

饭桌上,我们吃着肥美的马肠子,一边和夏德曼的朋友聊着他2008年到中国护送哈萨克斯坦支援中国汶川地震的物资到天水一带的见闻。 艾达尔说许多年前,他爷爷带领他父亲去撒马尔汗,那时他父亲才十岁,第一次见到俄罗斯人,惊讶俄罗斯人有那么白的皮肤。后来,爷爷希望艾达尔长大后去撒马尔汗的清真寺学习,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但后来事情朝着另一方向发展了。

晚上他给我播放了他在撒马尔汗和土耳其拍摄的录像。内容主要是贴木尔大帝的陵墓,以及乌孜别克斯坦关于贴木儿大帝的轶事。上个世纪初,贴木儿的陵墓曾被苏联科学家挖掘出来,他们依贴木尔的头骨复原画出了贴木儿的头像。中亚地区传说成吉思汗和贴木尔是人间的战神,民间是忌讳触动战神陵墓的,触犯了战神的陵墓就会有战事爆发。结果贴木儿陵墓被挖出后时间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他们听说现在有美国科学家在寻找成吉思汗的陵墓,也认为犯了阿尔泰民族的民间大忌。

艾达尔还让我看了在土耳其生活的哈萨克人的舞蹈和歌谣的录像。他还给我说到他有个哥哥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参加阿富汗战争,以及他哥和战友颤自炮击了一个阿富汗山谷的事,因为从那个山谷里不断有人朝他们打枪。结果他哥和战友在无意间将阿富汗游击队的一个军火库炸毁了,这个军火库苏军一直寻找了多日。当时他们还曾在俘获的阿富汗游击队中看见一个没有胡须的人,这个人阿富汗语也说得不好,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个中国人。后来他哥哥在阿富汗受伤后去塔什干治疗,伤势痊愈后在阿拉木图。

他耐心地给我讲述这些片断的时候是真诚而质朴的。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伊塞克库尔湖码头▲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歌库湖▲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吉尔吉斯斯坦的岩画▲

在艾达尔家住了四天,5月25日凌晨,我们告别他家。艾达尔开车送我们到了阿斯塔纳国际机场,他久久地看着我们消失在安检窗口的一个个弯曲处,我想起家乡的牧人们就是这样告别的。

这一段时间我渐渐听懂了一些哈萨克语,也是对突厥语世界的一次浮光掠影般的了解,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也许会渐渐忘记哈萨克语,但这些旅行和这些人是不会忘记的,他们像镜子一样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民族、历史和生活,更加了解了自己,而这不同的文化参照将会影响我的一生。在历史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我的部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遥远的匈奴时代、柔然时代、突厥时代、回鹘时代和蒙古汗国时代,我们曾操着相近的语言,有着相近的风俗,并曾为一个理想和信念而浴血。后来,我们渐渐走在不同的发展道路上。如今,我们相互之间虽有许多的不同,但仍有很多的古典性是相同的,那是从古时候保留下来的。所以,无论到突厥语地方还是蒙古语地方,我都在自然而然地进行着一次次的心灵之旅。

飞到乌鲁木齐后,我在夏德曼家吃了丰盛可口的饭,然后告别了夏德曼。火车在东疆的戈壁上行驶,沙子被风堆积在铁道两旁用枕木竖起的防风栅栏下。

从车窗里看见了笼罩着尘雾的祁连山,山的轮廓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四十多年来,我躲藏在这个蔚蓝色山脉的怀抱中,我所有的胡思乱想大多都是在我家那座黑色牦牛毛制的帐篷里发酵……。

阿爸在电话中说这两天帐蓬要搬到夏牧场,但是瘸腿的母羊和有病的乳牛走不到夏牧场,正在犯愁,即使到了夏牧场也可能要死。我想今年我必须抽空去一趟我家的夏牧场。

٧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吉尔吉斯坦牧场▲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哈萨克大妈▲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吉尔吉斯坦男子▲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哈萨克斯坦▲

行矣|中亚三部曲之《西流的七河》

中国新疆 · 琼库什台哈萨克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