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金陵」:追溯清涼山南唐避暑行宮

近日有媒體報道,南京清涼山公園內建設清涼寺遺址保護及展示項目,正式啟動批前公示。清涼山在南京城西,山因寺而得名。作為南唐首剎,鼎盛時期的清涼大道場是南京佛教傳統文化、清涼山精英文化、金陵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清涼問佛”更是流傳久遠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同時,清涼山也是南京避暑佳地。

“走讀金陵”:追溯清涼山南唐避暑行宮

民初南京畫家陳作儀所繪的《清涼山》圖

“走讀金陵”:追溯清涼山南唐避暑行宮

晚清,清涼古寺山門

“走讀金陵”:追溯清涼山南唐避暑行宮

晚清民初南京清涼寺大殿

“走讀金陵”:追溯清涼山南唐避暑行宮

民國年間,清涼山一角

“走讀金陵”:追溯清涼山南唐避暑行宮

晚清,清涼山翠微亭

“走讀金陵”:追溯清涼山南唐避暑行宮

晚清,清涼山御碑亭前的牌坊

“走讀金陵”:追溯清涼山南唐避暑行宮

舊時清涼寺佛像

“走讀金陵”:追溯清涼山南唐避暑行宮

清人所繪清涼山《翠微環眺》,山巔明顯可見行宮和翠微亭

“走讀金陵”:追溯清涼山南唐避暑行宮

1910年清涼山全景

清涼寺,南唐時已是皇家避暑勝地

石頭城在六朝時屬兵家必爭之地,缺少佛家所需的平安和清靜,所以附近鮮見寺廟。

楊吳順義四年(924年),此處建起了一座興教寺。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徐知誥在金陵稱帝,建國南唐,複姓李,改名昪,隨即將興教寺擴建成石城清涼禪寺,也稱清涼禪院,迎請高僧文益禪師前來住持。“石城清涼禪寺”這個名稱,“石城”自是由其與石頭城相近而得名,也有古籍記載寺址就在六朝石頭城的舊址上;“清涼”則說明當時此山之中夏日清涼的特點已為人們所欣賞,也暗示著佛教能使奔競於紅塵之中的浮躁人心清涼下來。

寺後石頭山頂建有暑風樓,是南唐中主、後主的避暑行宮;行宮內有不受暑亭,又名翠微亭。中主李璟時,石頭清涼禪寺已簡稱清涼寺;後主李煜復改寺院名為清涼大道場。

李後主與小周後曾在此避暑禮佛

清涼山和清涼寺,與南唐皇帝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後主李煜祖孫三代大有關係。特別是後主李煜,關係更為密切。

李煜(937-978),南唐第三代皇帝,後稱李後主。其精於詩詞歌賦,通曉音律,深諳書法繪畫,更虔誠於佛教。他在18歲時娶三朝元老、大臣周宗長女周娥皇為妻,人稱大周后,後又續娶娥皇之妹,人稱小周後。李煜中年時,喪偶失去大周后,幼子又夭折。

南唐三代君主先後都在城西的石頭山中置建有避暑行宮。中主李璟在位時,就常到城西清涼山中朝香禮佛。李後主在皇帝任上時,南唐已走向衰勢。面對北方日漸強盛的周朝和代之而起的宋朝,巨大的壓力使李後主感到透不過氣,但他又無治國能力,改變不了這種局面,故只好借朝山禮佛來為國家求得安穩。為皇子時,李煜就與清涼寺文益禪師朝夕相處,聽他講述佛法。文益圓寂3年後,李煜方才登基為帝。此時已無能與他談得來的佛學大師,他只好去城西的皇家清涼寺中禮佛懺悔。

李煜即位以後大興土木,在城西清涼山修建了一座避暑行宮。每當炎熱夏天來到時,他便將朝中許多的煩心大事擱下,攜心愛的小周後在事先建好的行宮納涼填詞,除此之外,他在這裡還從事禮佛。因大周后娥皇患病時,耐不住寂寞的後主便與其妹妹(即後來的小周後)混到了一起,後來扶正的小周後和李煜覺得心中有愧對不起大周后,上香禮佛懺悔時,小周後竟將自己的額頭都磕腫了。而李後主也因對佛祖磕頭而額成“贅瘤”。

清涼臺與翠微亭,山頂觀景絕佳處

南唐保大年間,中主李璟在清涼寺後山頂建清涼臺,臺上築暑風樓,作避暑行宮,行宮內有不受暑亭,又名翠微亭。相傳,後主李煜多篇千古絕唱均誕生於避暑行宮。

清涼臺上,登樓遠眺,江天一線,風帆如畫。眾多文人墨客曾來此駐足,欣賞清涼山上的絕美之境。北宋年間王安石年年都要遊清涼山,登暑風樓。隱居西湖、“梅妻鶴子”的林和靖也尋蹤而來,清涼美景讓他流連忘返,不禁作詩盛讚翠微亭:“渺渺江天北雁飛,石城秋色送僧歸。長幹古寺徑行少,為到清涼看翠微。”蘇軾與清涼寺長老關係很好,在他貶官經過金陵之際,一再寫詩唱和。

南宋初年,翠微亭已不存。南宋紹熙年間(1190-1194年),復建成一面亭,格局過小,時人有“景大亭小”之語。淳祐九年(1249年),淮西總領陳綺將其擴建成二十四楹的四面亭,遂成清涼山頂登臨觀景最佳處。陳綺的朋友、資政殿學士吳淵作文記其事,稱“翠微之景,實甲於天下”。山下長江銀濤雪浪,煙帆漁歌,奔騰入海,晝夜不息。再加上清涼山中的雲靄出入,煙霞明滅,朝暮四時,千變萬化,都是翠微亭中可以觀賞的景緻。

景定二年(1261年),馬光祖在清涼寺後重建了不受暑亭。明初重修之後的清涼寺、清涼臺,更成為南京城內的名勝。到明代中後期,陳沂《金陵世紀》雲:“翠微亭石城登臨最嘉處,今不存矣。”清初餘賓碩《金陵覽古》清涼臺:“臺踞山巔……上有翠微亭,南唐時所建。又有不受暑亭,李後主避暑處也,今廢矣。”清康熙五年(1666年),龔賢歸隱虎踞關半畝園,離清涼臺近在咫尺。此時龔賢所見,估計只是臺基遺址。清乾隆年間,乾隆下江南,忽然想到了翠微亭。當時此亭已毀,兩江總督尹繼善奉命在清涼山北峰之巔復建,乾隆御題“翠微”額,亭中立一碑,翠微亭從此成了御碑亭。

據《新京備乘》:御碑亭(翠微亭)毀於咸豐兵燹,同治間重建。光緒年間,據《點石齋畫報》“御碑焚燬”:駐紮在山間的護軍管帶朱某,竟將這碑亭用來堆放草料乾柴,不慎失火,亭毀碑殘。朱某賠三千金用於重建。1933年出版的《新南京》寫到西區名勝古蹟,提到“茅亭”:(翠微)亭在清涼山上,登臨遠眺,四大皆空,短樹數株,參錯其前,更增雅趣。

民國年間,清涼臺上建起自來水廠的蓄水池,翠微亭遺址完全被毀。1936年市政當局著手闢建清涼山公園,成為市民生活休閒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